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几何分析的方法,导出外啮合渐开线变位齿轮传动中心距略变大时,法向齿侧间隙的计算公式,并以实侧分析了对法向齿侧间隙的影响程度,导出了法向齿侧隙与啮合角及变位系数之间的关系式,供齿轮传动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对于外啮合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中心距略变大时非工作齿面法向齿侧间隙(以下简称法隙)的计算,提出了一种新的几何研究。给出了变位和标准两种传动型式此条件下的法隙计算公式,指出了此公式与贝洛格斯特雷塞公式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用数学解析法系统地论证了在角度变位齿轮传动设计中,在保证径向间隙不改变和实现无侧隙传动的条件下,齿项必需缩短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根据少齿差传动的特点,理论分析了脱离啮合时齿侧法向间隙与啮合点位置的几何关系,建立了寻优求齿侧间隙的数学模型,为进一步全面对少齿差传动参数的选择和强度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根据少齿差传动的特点,理论分析了脱离啮合时齿侧法向间隙与啮合点位置的几何关系,建立了寻优求齿侧间隙的数学模型,为进一步全面对少齿差传动参数的选择和强度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根据少齿差传动的特点,理论分析了脱离啮合时齿侧法向间隙与啮合点位置的几何关系,建立了寻优求齿侧间隙的数学模型,为进一步全面对少齿差传动参数的选择和强度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根据少齿差传动的特点,理论分析了脱离啮合时齿侧法向间隙与啮合点位置的几何关系,建立了寻优求齿侧间隙的数学模型,为进一步全面对少齿差传动参数的选择和强度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根据少齿差传动的特点,理论分析了啮合传动时齿侧法向间隙与啮合点位置的几何关系,建立了寻优求齿侧间隙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一个算例,为进一步对少齿差传动参数的选择和强度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根据少齿差传动的特点,理论分析了啮合传动时齿侧法向间隙与啮合点位置的几何关系,建立了寻优求齿侧间隙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一个算例,为进一步对少齿差传动参数的选择和强度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解决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变位系数的最佳选择方法。方法 采用齿廓建干涉条件Gs向不发生齿廓干涉条件的临界值e逼近,结果,推导出选择变位系数的公式,并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结论利用该方法得到的变位系数,可以增大重合度,减小机构尺寸、提高传动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鼓形齿联轴器在倾角下正常工作,提出了一种快速、精确的侧隙设计方法。首先,采用沿齿宽方向对齿廓形状连续变位的方法形成鼓形齿,建立了鼓形齿齿面模型;模拟插齿刀加工内齿圈,建立了内齿圈轮齿齿面模型。其次,基于空间坐标变换方法,建立了鼓形齿联轴器在倾角下工作时的装配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再次,运用轮齿齿面接触理论,计算出无侧隙下鼓形齿和内齿圈相邻齿间的最小间隙,并给出了最小侧隙的计算公式。最后,以某鼓形齿联轴器参数为算例,对相邻齿面之间最小间隙点轨迹、最小间隙分布与Alfares方法和有限元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无侧隙、有倾角时相邻齿面之间均处于干涉状态;最小侧隙设计量随着倾角的增大而增大;最小侧隙设计位置在纯翻转区;文中方法比Alfares方法更精确。  相似文献   

12.
齿轮副必须具备足够量的最小侧隙才能保证正常啮合传动。目前关于最小侧隙的计算还没有比较理想的方法,在理论上和考虑诸影响因素上也尚有争论,尤其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制(JB179—83)简介中规定了最小侧隙的计算公式,我认为也同样存在着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重点提出了齿轮副最小侧隙与润滑方式无关而与齿面粗糙度有关的新论点,同时对各影响因素逐一进行分析,提出了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基于齿轮啮合原理和计算机图形学的齿轮齿廓实体逮模方法。它可以使实体齿廓形状通过调整共轭运动和产形面的参数进行修正。同时,可用实体模型对齿轮进行几何分析。文中还列举了两个实例。  相似文献   

14.
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齿隙非线性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参数未知的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施加偏置力矩后的系统,应用Backstepping方法选择控制Lyapunov函数(CLF),设计了基于状态反馈的自适应控制策略,完全消除了齿隙非线性对系统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案能够保证系统稳定地跟踪参考输入,同时保证整个控制系统渐近稳定.  相似文献   

15.
 研究数控铣床几何误差检测及其补偿技术,对高速数控铣床工作空间中的平面误差场的检测、建模和补偿技术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探讨。对几何误差的基本特性,在单轴轴向运用高精度的HEIDENHAIN直线光栅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满足基本测试条件下,误差的基本特性成立,这为提供新的误差测量方法打下了基础;针对数控铣床运动过程中的反向间隙,提出了插补运动综合几何误差的间隙补偿技术和算法,数据处理后的测量结果显示反向间隙可以很好地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   

16.
基于传统摆线成形原理,提出了摆线成形的二连杆等效机构转化方法,得到了n+1连杆机构生成广义n阶摆线轨迹的运动规律,推导并建立了可用于齿轮传动的新型四阶复合摆线齿廓方程;基于微分几何及共轭啮合理论,推导了复合摆线齿廓的共轭齿廓方程,分析了该新型齿轮副的压力角、曲率、重合度、滑动率等啮合特性;进行了齿轮副三维实体模型的精确构建,并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该齿轮副的强度特性。研究表明:当齿高确定时,分度圆压力角由齿形调控系数f1控制;齿廓曲线是由凹凸弧组成的光滑曲线,且传动过程始终为凹凸齿面线接触啮合传动,理论上具有较高的接触疲劳强度;相对于渐开线齿轮,复合摆线齿轮副具有较高的重合度、极小的滑动率以及较高的弯曲强度和接触强度。最后,加工了齿轮副试验样件,并在FZG齿轮试验机上测试了不同工况下的传动效率,结果表明:复合摆线齿轮副的传动效率随加载扭矩在97.30%~99.00%范围内呈正相关变化,且高于同工况下的渐开线齿轮副,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几何耦合模型和齿轮结构的刚度特性,建立多齿轮同步驱动内啮合齿轮系统的齿圈几何中心位移与各啮合对的位移扰动量之间映射关系;分析弯扭耦合作用引起的齿轮啮合中心距、原始啮合角以及中心线产生的偏斜角的变化特性,并给出由此而产生的附加啮合力的数学表达式.同时,以某型盾构机回转系统的多齿轮驱动系统为例,分析了弯扭耦合载荷作用下各啮合对的载荷传递的均匀性.结果表明:不同的小齿轮安装位置,使弯扭耦合载荷作用下各齿轮对的附加啮合力在变化初期呈现出正弦或余弦规律的波动,但其相位角不同步;不同的电机排布方式,使系统的总附加啮合力不同,合理布置电机位置,可有效地减少载荷不均匀性所造成的堵转或断轴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齿面法向偏差测量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轴数控精铣加工得到的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零件,提出了一种基于齿轮测量中心的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齿面法向偏差测量及分析方法.通过对理论齿面进行网格划分并在齿轮测量中心上完成对该齿轮零件的齿面测量,将测量获得的实际坐标数据与计算得出的理论坐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到了其实际齿面法向偏差,同时分析了该偏差的基本变化规律,最终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的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齿面法向偏差测量及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齿轮曲面倒角刀具几何建模与调整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齿轮齿端曲面倒角加工面临的两个主要难题——成形刀具设计困难和加工过程中刀具的位姿调整费时费力,分析了成形刀具的几何结构和倒角加工过程的特点,建立了倒角加工的几何模型,推导出刀具刀刃回转面的几何模型和数学表达式,为刀具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进一步简化了刀具的几何模型,以便于成形刀具的设计与刀具调整.在Pro/Engineer环境下,应用Pro/TOOLKIT开发工具,开发了刀具参数计算及仿真系统,为刀具的设计及倒角加工刀具位姿的调整提供软件工具支持.  相似文献   

20.
基于空间齿轮啮合理论,建立了平行轴渐开线变厚齿轮传动的节圆锥设计模型,提出了平行轴渐开线变厚齿轮传动的几何设计方法。考虑安装误差与变形,建立了平行轴渐开线变厚齿轮啮合分析模型,研究了节锥角、载荷与安装误差对啮合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节锥角增加使接触压力减小、齿轮副传动精度降低,但啮合刚度波动更为平缓;载荷增加使角度传递误差均值与峰峰值均增加,但对啮合刚度均值的影响不大;安装误差中,轴线平行度安装误差对齿轮副的啮合特性影响较大,将导致齿轮副产生边缘接触,而对于相同的轴线平行度误差量,y方向的轴线平行度误差产生的边缘接触更加严重。研究结果可望为平行轴渐开线变厚齿轮传动的工业化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