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玉米不同垅作及群体结构对产量影响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三种垅作形式为主要内容,研究不同垅作的增产机制及相应的群体结构,提高玉米大面积连片种植的单产水平。试验表明大垅和大小垅种植方式具有保持和提高土壤温度、水分、抗旱抗涝的作用,同时适于密植,光能利用率高等老年,吡常规小垅玉米增产14.0%-22.85。适宜密度6-7万株/hm^2。图3,表2。  相似文献   

2.
不同土壤营养面积对大豆冠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I-110植物冠层分析仪,对不同生育时期不同营养面积的大豆群体冠层指标参数叶面积指数(LAI)、平均叶倾角(MLA)、散射光透过系数(TD)、直射光透过系数(TR)和叶分布进行测定。经过分析,不同营养面积所形成的冠层的指标参数是不同的,随着单株营养面积的减少,LAI逐渐增大;平均叶倾角先增大后减少;散射辐射和直射辐射逐渐降低,但是散射辐射始终大于直射辐射;叶片分布密度增大。单株营养面积大,所形成的冠层会给大豆一个宽松的生长环境,有利于产量因素的形成;单株营养面积小,所形成的冠层郁蔽,限制产量因素的形成。图2,表3,参15。  相似文献   

3.
不同密度大豆生殖生长期群体冠层结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两个大豆品系在不同群体密度下比较生殖生长期冠层结构。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下大豆的植株形状、群体生育和产量均发生变化,密度对干物质积累、LAI动态、叶片空间形态、株高/茎粗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均表现为明显的基因型间差异,品系9808较品系9395有更高、更稳定的干物质积累,株高/茎粗变化不大,高密度群体下能维持较高的LAI,叶片不早衰,叶片自身的调位能力强,叶倾角大,且叶片分布均匀,有利于高密度下形成较高群体产量。图4,表4,参12。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分期种植对特种玉米生长发育及青嫩鲜穗产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晚播种比早播种生育进程加快,青嫩鲜穗产量降低;覆膜种植比同期露天种植生育进程加快,青嫩鲜穗产量增加。试验中6个品种表现一致,分3期播种,每期间隔16d,从播种到乳熟采收全程天数,第2期比第1期缩短3d~5d,第3期比第2期缩短4d~6d;青嫩鲜穗产量第2期比第1期降低1 1%~18 5%、第3期比第2期降低0 2%~22 1%。覆膜种植比同期露天种植生育期提早4d~6d,产量提高1 5%~11 4%。表3,参4。  相似文献   

5.
遮阴对不同品种玉米叶片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遮阴对不同玉米品种叶片形态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遮阴条件下玉米叶片长宽比增大,叶生物量比和叶质量分数增大,叶面积比增大,比叶面积增大,比叶质量减小;各生育期玉米叶片光合速率随遮阴程度的加重降低幅度加大,玉米开花期叶片光合速率降低幅度大于大喇叭口期和灌浆中期;玉米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降低。遮阴后叶绿素含量的增高,特别是叶绿素b含量的培加是玉米对低光胁迫的一种生态适应。图1,表2,参16。  相似文献   

6.
黑土农田氮磷钾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调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获取了氮磷钾与玉米产量各自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从产量角度讲,最佳的肥料施用量,N为143kg/hm^2,P2O5为60kg/hm^2,K2O为35.5kg/hm^2,一般可获得玉米产量为7100kg/hm^2-7900kg/hm^2.还讨论了经济最佳施肥量的确定,表4,参2。  相似文献   

7.
玉米光合生产与产量形成模拟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玉米光合生产动态及产量形成模拟是玉米生长发育模拟的核心内容,也是研制基于模型的玉米精准栽培智能专家系统的基础。为此,根据"物质-能量转化-能量平衡"理论及作物生理生态学和农业气象学的基本原理,以田间试验数据和搜集相关区试资料为基础,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和数学物理方法等手段,首先建立了玉米群体光合生产动态模拟模型,模型考虑了群体叶面积动态、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同化物向各器官的分配及干物质积累等主要生理过程。然后以此为基础,研制了玉米产量形成模型。利用江苏省大面积栽培品种掖单13和苏玉9号的田间试验数据和区试资料对产量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精度。表2,参21。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稀疏描述与结构特征相结合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SAR)图像斑点抑制算法。首先利用图像的极化信息对原图像按结构特征分类,形成分类标记图;然后采用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matching-pursuit,OMP)算法对图像进行稀疏分解,利用K奇异值分解 (K-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K-SVD)算法对过完备字典进行训练更新,得到图像相应的训练字典和稀疏系数,重构图像;最后在重构图像中按分类图增强相应的点线目标。利用美国AIRSAR系统采集的半月湾地区数据进行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实现图像去噪的同时,能够有效的保持地物的散射特性。  相似文献   

9.
微量元素肥料组合对不同基因型大豆产量和品质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探讨了锌、锰、钼、硼4种微量元素肥料单独及配合施用对不同基因型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锰和钼配合施用以及硫酸锰单独施用对黑农35在保证产量的同时,对蛋白质含量也有较大幅度提高。硫酸锌和钼对东农434的产量影响较大,但是各处理对其品质影响并不明显。表4,参10。  相似文献   

10.
河西灌区三元种植结构研究--以张掖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措施。根据系统工程生态学原理,采用线性规划、投入产出等定量数学分析方法,对张掖市进行了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优化战略研究。研究得出:该市粮、经、饲作物高效种植比例为41.1:31.1:27.8;并提出分层次建立该市种植业三元结构的构想,分析了可供开拓的经济、饲料作物的潜在生态位资源以及粮、经、饲结构优化实施的种植模式及其阶段性效益。表4,参5。  相似文献   

11.
通过带型、品种和种植方式组合筛选了适于绿洲灌区应用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了不同模式的生产能力和生理生态特性。结果表明,小麦/玉米‖洋芋(-洋芋)和新型小麦/玉米模式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三大模式平均产量高于传统"吨粮田"11%,其中"三种三收"模式增产增效更为显著,推广价值较高。试验同时得出影响复合群体产量的因子顺序是小麦品种>玉米品种>种植方式,组分产量的突破口主要在生理特性方面。参试模式中最优组合是A3B1C3。表5,参3。  相似文献   

12.
东北黑土区玉米优质与高产的限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近年来对东北黑土区玉米生产现状的调查与玉米大面积高产试验示范项目研究的结果,找出影响了玉米质量和产量提高的限制因素,即:品种越区种植,新品种更新周期长,种植密度不合理,连作时间长,整地质量差,施肥不合理等,并将这些限制因子进行归纳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该区玉米产量与质量的有效措施,表1,参9。  相似文献   

13.
该技术规程涉及的关键技术,有适于冬季温室无上栽培的草莓配套品种、定植期、栽培方式、营养液配方与管理、促成栽培环境调控技术等。表1,参5。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近50年粮食产量及作物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分析吉林省近50年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及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可以看出吉林省近50年来粮食总产量呈"波动式"迅速增加;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大豆、玉米、谷子和高粱四大作物"四足鼎立"的结构模式演变为目前以玉米占绝对优势的"玉米型"经济。分析了粮食总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和影响粮食作物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指出吉林省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图3,参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