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52-58
将携带4种转录因子的逆转录病毒共同感染HeLa细胞,感染后的细胞铺到滋养层细胞MEF上培养,细胞长出类似胚胎干细胞的克隆团,这种克隆团可以扩增,并进一步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同时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分化不同天数后Pax6,Sox1和βⅢ-tubulin的表达.结果表明,肿瘤细胞HeLa在Oct4、Sox2、c-Myc、Klf4等4种转录因子的作用下成功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同时可进一步分化为神经元. 相似文献
2.
人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及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原代细胞培养,从引产胎儿骨髓组织中分离干细胞,然后进行生物学鉴定,旨在体外建立培养胎儿骨髓干细胞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干细胞奠定基础.本研究对四个月的引产胎儿骨髓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采用贴壁筛选法,在含有15%胎牛血清的L-DMEM/IMDM(1:1)混和培养液中培养,7 d后细胞可长满瓶底.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均一,呈长梭形.传代后,在8代以内的细胞贴壁能力较强,生长速度较快.将其命名为BMMS-03.在第3代时,对培养的细胞进行了于细胞标志物的生物学鉴定,采用流式细胞仪对经免疫荧光染色的细胞进行检测.结果显示:97.2%的细胞呈CD105阳性反应,66.0%的细胞呈CD106阳性反应, 9.2%的细胞呈CD34阳性反应.阴性对照组阳性反应为0.5%.生物学鉴定的初步结果提示,从胎儿骨髓组织中分离培养成功的细胞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其细胞形态学特征、CD105 、CD106 和CD34-的检测结果均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体外培养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有效方法,所获得的间充质干细胞纯度较高,增殖较快,适用于干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工程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通过转入特定基因诱导体细胞重编程成为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研究成果引起了生命科学领域新的轰动。将完全分化的细胞重编程。不经过胚胎逆转为多能干细胞状态,这种方法相对容易操作,比较稳定,在生物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都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与胚胎干细胞(ESC)相似,iPS细胞对于生物制药品种的更新和产生等十分有益。iPS细胞的产生对解决长期以来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伦理问题和免疫排斥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iPS技术仍然存在致癌性、效率低、病毒载体欠安全以及移植后存活率低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iPS细胞的发展、获得、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4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骨碎补有效成分柚皮甙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骨碎补的有效成分枘皮甙对人骨髓间充质于细胞(hMSCs)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将骨碎补的有效成分柚皮甙以及成骨诱导液(地塞米松、维生素C、β-甘油磷酸钠)与hMSCs共同体外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CCK-8法检测细胞的毒性和增殖作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von kossa钙结节染色。结果50μg/L柚皮甙对细胞无毒性、能促进hMSCs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von kossa钙结节染色与卒白对照组比较有明硅差异(P〈0.05)。结论柚皮甙对hMSCs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其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形成发生蛋白(BMP)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及调节作用.方法使用含BMP-7基因的PTracer-CMV载体感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MSCs),并设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免疫组化法检测BMP-7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湿化学法检测碱性磷酸酶合成情况.结果培养48 h后,BMP-7转染组h MSCs增殖速度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转染组与空载体组h MSCs增殖速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P-7转染组各时间点G_0/G_1期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S期、G_2/M期的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未转染组与空载体组G_0/G_1期、S期、G_2/M期细胞比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P-7转染组h MSCs细胞碱性磷酸酶含量明显高于未转染组、空载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P-7可促进h MSCs体外增殖和向成骨细胞分化,可能与促进细胞由G_1期进入S期、DNA合成增加、提升DNA合成的后期细胞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7.
运用基因芯片研究甲基乙二醛诱导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原代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诱导组以终质量浓度为0.1 g/L的甲基乙二醛刺激培养细胞,对照组不含甲基乙二醛。24 h后收获细胞,提取mRNA,逆转录cDNA时用Cy3和Cy5荧光染料标记,制备成cDNA探针,与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扫描和分析。芯片检测结果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验证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有18条基因显著差异表达,其中上调基因有11条,下调基因有7条,差异性表达的基因按功能可分为程序性细胞死亡、信号转导、细胞因子、代谢酶类、载体蛋白和未知基因等。与程序性细胞死亡、信号转导和细胞因子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是甲基乙二醛通过线粒体信号通路,诱导人牙周膜成纤维程序性细胞死亡,破坏牙周组织增生,从而导致牙周病发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应用人间充质干细胞作用肿瘤细胞,拟揭示间充质干细胞对肿瘤细胞的作用,为今后应用人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肿瘤细胞治疗奠定理论基础.应用胎儿真皮来源的Z3间充质干细胞和胎儿骨髓来源的BMMS-03间充质干细胞的条件培养液作用于乳腺癌MCF-7细胞,观察MCF-7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应用BrdU掺入分析和流式细胞仪测定等方法发现,在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的作用下,MCF-7细胞的增殖受到了明显抑制;应用划痕实验和琼脂糖滴实验发现,MCF-7细胞的迁移能力也受到明显抑制.结果表明,人间充质干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人胚胎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在体外长期培养时的基本特性和向成骨细胞的分化能力。结果表明:前三代hBMSCs多数呈长梭形,生长快速,增殖能力强;而后几代细胞变得比较扁平,生长缓慢,增殖能力下降;至第六代,细胞已失去增殖能力。每一代细胞生长均分为延滞期、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延滞期一般为6~7d,对数生长期为4~5d,最后是稳定期。前三代细胞对数生长期的群体倍增时间(PD71)基本相同,而第四代细胞的PDT略有上升,第五代细胞的PDT最大。在体外扩增能力方面,前三代细胞均可以扩增18倍左右,而第四、第五代细胞则下降至11倍、5倍。实验结果表明扩增后的细胞经过诱导可以形成钙化小结,与未诱导细胞相比碱性磷酸脂酶(ALP)活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脐血干细胞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脐血干细胞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最近的一、两年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对脐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采集与冻存、体外扩增及其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研究有利于其更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创伤性脊髓损伤能够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是一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但是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有研究中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具有和母细胞相似的生理作用,将外泌体应用于脊髓损伤的治疗中表现出令人满意的疗效,而且移植外泌体后尚未发现在移植干细胞中出现的致瘤等副作用,因此外泌体将会是脊髓损伤治疗中一个很有前景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13.
比较老人和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生物学性状,为选择抗砷细胞的种子细胞提供实验依据。取老人和胎儿骨髓MSCs,在α-MEM培养液中进行骨髓MSCs培养,测定生长曲线,细胞贴壁率及NaAsO2对骨髓MSCs的细胞毒作用。从老人和胎儿骨髓中可培养出骨髓MSCs,二者在细胞形态、生长特性等方面相似,胎儿骨髓MSCs的扩增潜能明显强于成人骨髓MSCs,胎儿骨髓MSCs对NaAsO2的耐受性比老人骨髓MSCs高。因此,从老人及胎儿骨髓中可分离培养出骨髓MSCs,在体外保持有效扩增能力。胎儿骨髓MSCs比老人骨髓MSCs更原始,具有更大的体外扩增潜能,可做为抗砷细胞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4.
栓塞性血管阻塞在急性心肌梗死、脑梗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等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临床上针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溶栓、血管旁路移植和介入手术等,多年来其治疗方法无实质性进展。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发现了干细胞新的生物学特性—可塑性,对干细胞可塑性的研究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为心脏病、老年痴呆、帕金森等的治疗带来了希望,也为栓塞性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有望成为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放射性胸腺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C57BL/6小鼠行1.75Gy X 线全身照射,每周1次,连续4周.实验设正常对照组、照射组及照射+MSCs组,于末次照射后30、60、90 d称量各组小鼠体质量.取胸腺组织,计算胸腺质量指数,并通过组织学观察MSCs对胸腺组织损伤的修复作用.结... 相似文献
18.
To confirm and characterize the adherent fibroblast-like progenitors in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we isolated mononuclear cells from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by FicolI-Hypaque. Two main morphologically different kinds of cells were formed by culturing the cells in collagen-coated 24-well plastic dishes and flasks.One type was the adherent fibroblast-like cells, while the other was loosely adherent clonally expanded round cells. Our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dherent fibroblast-like cells possess multilineage potential,including the ability to differentiate into endothelial-like cells and to express the mesenchymal cell marker.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并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删Ⅶc)体外稳定培养的方法。方法:以1%Ⅱ型胶原酶消化收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嘲加10%的胎牛血清进行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内皮细胞。结果:原代培养的内皮细胞镜下呈典型的铺路石或者鹅卵石样排列,3~4d时生长最快。5d左右融合;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内皮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阳性。结论:酶消化法获得的原代血管内皮细胞有较高的存活率,可以作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由各种因素导致的重症肝病的终末治疗的最好手段一直是原位肝移植,但长期以来肝供体的缺乏和免疫排斥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极大地限制了该手术的运用,同时,在肝脏相关药物的筛选中,原代肝细胞难于培养且易在培养过程中变异,而随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肝细胞分化的潜能。因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而成的肝样细胞在再生医疗和药物筛选领域具有较好的运用前景,本文就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肝样细胞的诱导培养条件,生物学特性及其运用前景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