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通过文本分析全真教龙门派内丹心论体系与老子“道”的紧密联系,得出全真教龙门派修行理论仍以“道”为主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全真道士闫希言师徒是今本《西游记》定稿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作者另一文提出全真教主丘处机门徒是《西游记》祖本《西游记 (平话 )》作者的前提下 ,本文又结合明代全真教秘史 ,通过对“华阳洞天主人”具体历史的分析 ,认为今本《西游记》的定稿人是明代万历年间江苏茅山的全真教龙门派道士 ,其中闫希言师徒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3.
古传《西游记》是全真教龙门派开创者丘处机所撰。“五四”后,鲁迅、胡适等新进学者推定吴承恩是唯一作者,完全否定《西游记》与龙门派的关系。从元初关中陇山道教文化区有关史料分析;《西》直接祖本《西(平话)》,系丘祖高徒史志经弟子作。应将其与吴并列为《西》之作者。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另一文提出全真教主丘处机师徒是《西游记》祖本《西游记(平话)》作者的前提下,本文又结合明代全真教秘史,通过对“华阳洞天主义”具体历史的分析。认为今本《西游记》的定稿人是明代万历年江苏茅山的全真教龙门派道士,其中闫希言师徒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5.
古传《西游记》是全真教龙门派开创者丘处机所撰。“五四”后,鲁迅胡适等新进学者据清代非主流见解,依明代天启府志,推定吴承恩是唯一作者,完全否定《西游记》与龙门派的关联,几乎成为定论。本文在引述大量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侧重从元初关中陇山道教文化区有关史实分析出发,首次提出小说《西游记》的直接祖本《西〈平话〉》系丘祖高徒史志经弟子作。本文建议今后应将其与吴并列为《西游记》之作者,并可在陕新辟“《西游记》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6.
作者已发表文章认为,今本《西游记》之祖本《西游记(平话)》,系全真教创始人之一丘处机麾下道士史志经等人所撰。现进而从明代道教秘史等若干方面认定,今本《西游记》定稿人也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居于江苏茅山乾元观的全真龙门派道士,其中阎希言(阎蓬头)师徒可能性最大,因此,《西游记》作者不是吴承恩。  相似文献   

7.
"七月派"笔下的抗日叙事与其他抗战文学相比有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对战争的真实描写、对人在战争中的处境和心理的刻画、对战争荒谬性的揭示,从而使"七月派"的抗日叙事呈现出特有的悲壮、苍凉、沉郁的艺术风格.而这种叙事态度与创作风格的形成与"七月派"的核心人物胡风的文学观点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老子第一个提出了"道"这一哲学范畴。"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基石,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系统中的核心范畴。"道论"是老子对中国哲学思想史的主要贡献之一,他的另一个杰出贡献是朴素的辩证法。"道"字在老子之前早就流行,它的本意是指行路,以后其字义不断抽象化、普遍化,同时也多样化层次化了。但在老子之前,"道"字还停留在形而下学的范围,其最广泛的应用是"天道"、"人道"、"地道"三者,但仍都是有限的事物。老子的《道德经》,首次阐明了道的无限性、超越性、自然性和普遍性,这就使"道"摆脱了感性色彩,上升为最高哲学概念。本文就将以"道"为中心简单阐述老子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词的"婉约"与"豪放"成因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分"婉约"与"豪放"两派,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受哲学影响.2. 由于词家精神气度、资质性情有异.3.文化习得不同.4.题材和主题选择差异.  相似文献   

10.
赵玲霞 《南昌高专学报》2009,24(3):50-51,56
全真教剧作在元代杂剧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受当时时代和社会背景的限制,在佛家“轮回”和道家“谪世”思想影响下,全真教剧作有较为固定的“度脱”模式。正确地认识和归纳全真教剧作中的“度脱”模式,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古代哲学与古代文学之间联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传入英德,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最早进入英德传教的是英国循道会。循道会在英德采用三种方法传经布道:一是设立教堂直接传教;二是设置医院,施医赠药以施加影响:三是兴办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灌输教义。  相似文献   

12.
宗教、音乐起源于人类历史之初,宗教活动中有意无意地运用了音乐这一直接作用于会众心灵及情感的因素宣传教义,营造氛围,增强宗教经验的体验,调整会众及信徒的心理。本文简述了,在宗教经历、生活中,宗教音乐作为一种载体对宗教体验及对受众的情感抚慰、心理调节、治疗,生命建造等很便捷的辅助功能,同时也标明音乐治疗的广泛的人文背景和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宗教的存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以后,宗教在我国城市和广袤的农村将长期存在,其主要原因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客观的社会因素与人的主观心理因素;各大宗教教义逐渐演变,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相协调;传统宗教信仰的影响和宗教礼仪的保存完好。  相似文献   

14.
西方哲学中一直都包含着人对人的认识这一内容。从人生哲学、宗教人学、到理性主义人学及现代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和反思,西方哲学对人的认识逐渐深刻。而这种认识最后必然得出结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共存,人在与自然和平共处的实践中实现价值。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具有悠久儒家文化传统的中国人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宏伟构想。而民族、宗教、地区冲突以及蔓延的金融危机,也都在重新呼唤着重集团主义、节俭、和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传统儒家文化。在维护世界安全、保持世界经济平稳发展、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儒家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新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徐志摩的诗中,常会有《圣经》中的语汇出现,诸如:上帝,耶稣,天使等。此外还有直接以《圣经》中的人物和故事为其创作题材的作品,和诗中弥漫着的基督精神,这一切使我们不禁要问徐志摩与基督教的“情缘”究竟何在?其实,作为理想主义者和个人主义者的徐志摩,他所认同的并非是基督教神奇迷离的宗教传说和枯燥乏味的教义。他所关注更多的是耶稣那种伟大的人格和精神.并为他的社会理想寻找依托的思想支柱。  相似文献   

17.
龙门山逆冲构造带大地电磁测深初步成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穿过龙门山逆冲构造带中段松潘一中江大地电磁观测资料的处理和反演解释,揭示了松潘-甘孜褶皱带、龙门山及川西前陆盆地30 km深度的地壳电性结构,发现龙门山-松潘地壳15~20 km深部存在西倾连续的壳内商导层,大地电磁测深结果明显显示龙门山深部逆冲推覆构造特征.龙门山深部电性结构初步研究,对于分析其与相邻构造单元的关系,研究青藏高原东缘陆内造山带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很久以来青藏高原的民众便以转经的传统习俗建立既定模式下的社会关系和表达情感。转经习俗也藉由个体之间的群体性联合得到了极大的巩固。尽管从表象上看转经似乎侧重个体具有差异性的单独朝圣行为,但并不意味着转经群体是无序的集合,相反,借助宗教教义和人际纽带,转经大军在貌似纷乱之下井然有序。宗教与生俱来的整合功效不仅强化了群体中的个人行为模式,还重塑了转经人的某些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最有名望、最受人爱戴的诗人。作为美国的民族诗人,他的诗歌中充溢着大量的美国文化因素:记录世人对"美国梦"的追求,体现圣经的人物、思想和西方宗教神话、典故,并包含亘古不变的美国信条,这些都是弗罗斯特给人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和精神遗产。诵读他的诗歌对现代人理解美国的精神文化、宗教信仰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佛说王忠庆大失散手巾宝卷》讲唱家庭伦理和因果报应,由明末南无教教团中的民间艺人编写。它完全按照民间教派宝卷的形式演唱,但内容主要不是宣传教义,而是宣扬因果,劝善惩恶。这一宝卷对研究清及近现代北方民间念卷和宝卷的源头、形成及其演唱形式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