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青少年使用网络语言的现象入手,通过举例对青少年网络聊天语言进行定性分析和阐释,总结青少年网络语言的显著特点。结果发现:青少年网络语言是青少年真实生活的反映,家长、老师和社会要理智接受并加以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2.
孙秀丽  任峰 《科技资讯》2007,(15):222-222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越来越多的介入我们的生活,掌握和使用网络语言的人也越来越多。本文对网络语言、网络英语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重点论述了网络英语在丰富现代汉语的表达的同时,也给现代汉语带来了挑战。关于对待网络语言的不同态度问题,该文提出要正视网络语言,正视网络英语。  相似文献   

3.
卞亚南 《科技信息》2009,(33):I0109-I0109,I0151
因特网的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其中以对语言的影响最为引人注目。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的发展和网络语言的产生.并且总结了目前学者们对于网络语言的界定。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网络语言进行初步研究和探索,而使其得到正确的理解.促进其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静 《科技信息》2009,(32):I0016-I0017
网络语言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语言形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本文从当今社会网络语言的发展现状、网络语言的成因、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网络发展的必然、网络语言存在的问题、网络语言的影响五个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阐释,为今后的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的产生和发展,人们交流的载体——语言也随着网络的拓展在新的时空中延伸。网络与语言的结合形成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中一个突出现象是大量英语外来词杂糅其中,即英语借词现象。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语言中英语借词构成方式与各自特点,探讨网络语言中英语借词的使用现状。  相似文献   

6.
蔡艳丰 《科技信息》2009,(30):214-214
当今社会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人们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产生了网络语言,它体现着现实的社会行为,反映了社会的某些心态和导向,显现出人们生活观念、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剖析了网络语言之所以迅速传播的原因。网络语言是人们在使用网络时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  相似文献   

7.
网络语言规范化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络语言的使用,这就需要研究者认真研究影响网络语言规范的语言、网络、社会、心理等因素,制定网络语言规范的相关标准,根据标准制定出网络语言规范的具体措施,保障网络语言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语言的研究和网络语言词典编纂过程中,存在对网络词语的范围界定过宽的问题。许多与网络语言有关的词语现象,其实都不是网络词语增加、减少和运用等方面的问题,而是与网络语言密切相关的词语变异现象。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判断有助于今后对网络语言进行更为科学化、规范化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带有明显网络背景和特点的网络语言随之产生,从简单的符号、词语逐步发展为具有独特风格和语法形式的网络文体。网络语言从起初流行于网络,继而进入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并应用于日常生活,对传统语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因此,从保持传统语言的规范性、加强监管、加强网络制度建设、提高公众文化素质等方面入手,可以使网络语言更加规范,更好地传承和光大传统语言。  相似文献   

10.
网络的日益推广,催生并繁荣了网络语言。作为一门发展中的新兴语言,其触角已渗入网络之外的生活并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文章意在立足修辞学理论,结合现行的网络语言,从词语、句式和篇章三个层面,探究网络语言中的仿拟手法的运用及其独特的表达效果,预测该修辞手法在网络语言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网络语言使用的调查与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学生网络语言使用情况进行调查,认为大学生青睐网络语言的主要原因是网络语言具有幽默风趣、体现个性、快捷方便和语义模糊等契合大学生心理状态的特点,提出应从净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语言以及网络语言建设等方面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语言的语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亮  黄飞 《科技资讯》2006,23(30):94-95
网络语言是发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的信息、符号,是一种“另类”语言。网络语言在风格上、形式上都与现实语言有一定的差异。本文从文体学的角度对网络语占的语体特征作了简要的分析。并就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和网络语言的规范作了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本对网络语言进行了归纳,从网络环境和语言学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语言形成的原因,并提出语言发展不能拒绝网络。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语言网络信息普及和广泛的使用,应接不暇的网络语言逐渐成为现在中学生日常交流语言的流行趋势,也正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学生的语言行为,甚至在语文作文里也经常出现新潮的网络词汇。老师既要了解、熟悉网络语言,又要正确看待网络语言对语文教学的双刃作用,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健康的语言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并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网络语言的研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网络交际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语言具有其本身鲜明的特点。网络传播中的语言符号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变异现象,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初步分析法语在网络语言交际中的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交际语言也应运而生。目前业界对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分类做了大量的分析,而对网络语言所折射出的社会镜像及其社会心理因素的分析似乎还有所欠缺。本文将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网络交际语言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7.
王立凯 《科技信息》2012,(22):176-17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在网上交流的一种主要形式。各种不同形式的网络语言不仅在人们的网络语言中不断深化,而且开始由互联网进入书面话语与日常用语系统,冲击着传统的语言规范。笔者以近期网络上盛行的一个网络流行语"hold住"为例,对其形成及流行盛传的原因进行了浅析,从不同层次上分析网络语言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孕育出了一门新的语言变体,我们称之为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在网上不断得到复制、传播,已成为人们进行网络交际不可或缺的工具。模因论(Inemtics)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为解释网络语言的模仿、复制、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模因论的角度探讨网络语言的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9.
浅谈网络语言在词汇层面上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一种新的社会方言———网络语言兴起并蓬勃发展。互联网的出现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网络语言是广泛应用于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网络语言与现实语言相比,它受现实语言的制约,同时又反作用于现实语言。本文试图从词汇层面对网络语言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0.
继口语和书面语之后,一种新的交际语言——网络语言,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而悄然形成并传播开来。有不少学者认为网络语言污染了大众语言,应该坚决抵制。社会公约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无论是在网络语境中,还是在非网络语境中,网络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与口语和书面语一样,也必然要经历社会公约化的过程。能够被大家普遍接受的网络语言最终会成为大众语言,而不能被大家普遍接受的则会自然消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