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武术运动中劲与力是衡量武术内在实质的重要标准和具体体现,提高劲与力速度和有效质量是关键。本文主要运用物理学原理来对武术劲与力进行探讨,这两种力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增大劲与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武术的劲力,从生理学角度和应用价值上,进行分析与研究.阐述了不同发力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我国武术运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的核心是技击,而技击的核心是劲力.劲力的发放效果是技击中能否制胜的关键.提高劲力的发放效果须首先尽量减少劲力在自身体内的无用消耗.减少劲力在自身体内的无用消耗,即充分利用太极拳技法特点,通过保持正确的身型、松静的身心状态及合理的运用呼吸,去除拙力,实现体内劲力最大限度的滋生、整合及发放.据此,从太极拳运动中人体自身内在因素人手,对影响太极拳整体劲发放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内劲耗散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内劲是肌肉运动系统的一种耗散结构,从它的形成条件到动态特征来分析,太极拳内劲对信息的把握和与经络的配合是内劲最重要的内在操作过程.不仅显示了太极拳内劲在人体系统中的养生健身价值,更说明内劲耗散结构的建立才能真正全面发挥太极拳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劲扩复合桩是在水泥土搅拌桩同心沉入刚性桩,通过水泥土或芯桩实现扩体,进而组合形成具有扩体形态和力学特性的一种新型复合桩型。本文针对劲扩复合桩,通过同直径多桩型进行现场单桩载荷试验对比,研究多种桩型Q-S曲线、桩身轴力分布以及桩身侧阻力特点,进而分析劲扩复合桩竖向承载能力和桩身侧阻力发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劲扩复合桩的极限承载力是同直径钻孔灌注桩的1.39~1.69倍;劲扩复合桩Q-S曲线呈“缓降型”,表现出大直径桩的承载特性;劲扩复合桩侧阻力计算值与预制桩及灌注桩桩侧阻力经验值的比值平均值为1.54~2.50。  相似文献   

6.
疲劳试验中沥青混合料的弯拉劲度模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确定弯拉劲度模量是否适用表征疲劳过程中试件的力学状态变化,通过控制应变的小梁疲劳试验,研究了沥青混合料疲劳过程中弯拉劲度模量随应变水平的变化情况,应变水平的变化模拟了实际路面厚度变化变化对层底拉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应变水平较高时,沥青混合料弯拉劲度模量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而急剧减小;随着应变水平的降低,衰减趋势逐渐变缓;通过研究发现,弯拉劲度模量可以用于表征应变疲劳过程中沥青混合料试件力学状态变化,并由此推算混合料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考察和分析掤字的来源,以及历史上对太极拳的掤和掤劲的各种说法,初步论述了太极拳掤劲的含义,说明太极拳的掤劲是一种内劲。并结合实践,提出了对掤劲练习的看法,以期能够更好地把太极拳理论和竞技操练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石狮市明异凯悦酒店的施工概况、施工组织与材料准备以及劲性柱的安装与校正,分析了劲性柱施工工艺,提出了要确保工程质量,钢骨柱的安装校正尤为重要,要加强工厂质检工作,严格控制外形尺寸、节点板位置、孔距和焊缝外观等等,为劲性混凝土结构施工操作提供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9.
罗云峰 《广东科技》2007,(11X):48-49
劲性钢筋混凝土柱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施工技术最大区别在于劲性柱内的型钢柱施工技术,即型钢柱的制作和安装,而型钢柱的制作和安装的关键又在于控制型钢柱的垂直度和轴线位移偏差。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控制型钢柱垂直度和轴线位移的技术要点和解决措施,提高劲性柱的施工技术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整体劲的发放要达到最好的效果,在做到尽量减少劲力在自身体内的无用消耗的基础上,还要注意通过合理有效地技法运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发放的劲力在对方身上的打击效果.最大限度的提高劲力在对方身上的打击效果,本文从理清劲源、劲别、劲路和劲点,遵循整体劲发放的顺序和规律,把握好机势、方向和时间等三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以“两金会晤”为转折点,朝鲜外交渐易常态,日益呈现出明显的全方位特征。朝鲜外交模式由保守单一到多边开放的转变是以后冷战时期朝鲜的一系列错综而深刻的国际国内因素为背景的。这决定了朝鲜推行全方位外交路线的战略性而非策略性。  相似文献   

12.
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治水不仅在工程上成就巨大,其思维方法也独具特点,他在深入的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对水利工程的规划与建设方案;能在把握重点的前提下,注重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在恢复旧有工程时,既有对原工程的保留又有发展;能尽量地利用数字进行水利工程计算,避免主观臆断。  相似文献   

13.
在对明代长椿寺鏒金多宝佛塔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并参考与其有关的史料,对鏒金多宝佛塔的造型及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促使武术进入奥运会的策略是抓住机遇、继承传统、改革创新,以北京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成功为契机,向世界展示中国武术的风采和魅力,搞好武术创新和竞赛体制、规则及裁判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以适应奥运的要求,促使武术早日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以全面反映中国武术的面貌和特色为项目设置构想的出发点,综合考虑项目的代表性和可行性,确定设项方案为武术大项下设6个小项。  相似文献   

15.
武术实战意识贯穿套路教学始终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年套路武术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武术的产生,套路武术的本质作用,以及套路武术与实战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找出了套路武术与实战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把实战练习贯穿在套路教学中,从而提高套路武术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徐州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频繁的战争孕育了剽悍的民风,也繁衍了武术.本文以徐州的历史发展为线索,结合农民起义、历次战事来展示徐州武术的发展及流派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首届世界武搏运动会,以继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为推动武搏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也给予了中国武术史无前例的殊荣。在这具有历史转折性的"拐点"上以何种方式推进中国武术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命题。本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武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养生武术等方面对武术发展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华武术由古代人与自然界的不断斗争开始发展,历经各朝代的不断创新、发展完善,形成了具有攻防格斗与健身意义的体育项目.它正朝着大众化、世界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着重对宁夏回族民间武术的民族性、击技特点和健身价值进行了分析评价,笔者认为回族武术是华夏武术这棵古老而又繁茂的大树上结出的硕果,与汉族武术水乳交融,互相影响又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武术这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体育美学知识,从武术套路对美的感受,运动形式对美的追求,动作对美的体现,攻防含义的表现应不脱离美的原则,阐述了武术套路与美感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