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1临床资料病例患者赵树翠,女,35岁,2007年4月30日入院。患者因"视物模糊复视伴头晕3天"入院,偶有恶心,伴有眼球阵发性疼痛。一月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查体:神志清,言语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眼球外展受限,四肢腱反射减弱,小脑性共济失调,双侧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脑脊液葡萄W3.21mmol/ L(1.68~3.92),氯128.2mmol/1,蛋白561mg/L,IgG41mg/L(0~  相似文献   

2.
<正>记者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王立平课题组首次发现特异性地激活胶质细胞可促进干细胞分化并修复受损帕金森氏病脑组织,有望为探讨帕金森氏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新方法带来新的希望。相关成果12月18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自然-通讯》。据悉,帕金森氏病在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患病率为1%-2%,且每年递增并呈年轻化趋势。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会随着疾病的发展产生耐药性,增大药量后会对机体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应用干细胞针对帕金森氏病的治疗仍然没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科护理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其防范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治疗患者42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组:2014年4月~2015年4月为对照组(实施风险管理前),2015年5月~ 2016年5月为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后),对比两组的风险防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98.10%vs8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0.95%vs 1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26例(6.19%)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安全因素为护理人员因素(42.31%)、患者及其家属因素(34.62%)、护理管理因素(19.23%)、环境因素(1 1.54%)等.结论: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存在较多的护理安全隐患,完善综合性护理干预及管理措施,对于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该院 1995-1999年 4年间收治 Binswanger氏病 26例临床观察和对其 CT进行分析讨论的报告。文章指出:帕金森氏病(也可译为帕金逊氏病)也称:“皮质下 动脉硬化性脑病”。  相似文献   

5.
患儿,女,4岁,住院号3197,二年前无诱因多饮、多尿、消瘦,日饮水量3000~4000ml,生长发育迟缓,不能站立和行走。腹泻二个月,为黄色稀便。喘促、哭闹、烦燥二天,时有抽搐,门诊以“肺炎合并心衰”收入院。(患儿之母因多饮、多尿,突然喘憋、昏迷,诊断为“红斑狼疮”而急死。患儿二位姨母也多饮多尿,生长发育迟缓)。 查体:神志清楚。一般状态差,烦燥,发育迟缓,营养状态差。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深大,皮朕弹性差,头颅正常,口唇樱红,无发绀,咽部充血( ),颈软,气管居中。胸廓呈漏斗形,心音钝,心率120次/分,节律规整,心界明显扩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喘呜音。腹部柔软,下部压痛( ),无反跳痛。肝右肋下2.1cm,质软,无压痛,无叩痛,脊柱呈生理性弯曲。四肢关节活动自如,腕部呈手镯样改变,膝腱反射存在,克氏征(-),踝阵挛(-)。 血常规:WBC:7.10×10~9/L,sg:40.63%,L:59.37%,RBC:1.16×10~(12)/L,Hb:10g/L,,血K~ :2.5mmol/L血Na~ :136mmol/L,血 Cl~-: 126mmol/L,血Ca~ :1.1.mmol/L,CO_2CP:13.2mmol/L,BuN:11.2mmol/L,AKP:16金氏单位。尿常规:pr( ),尿沉渣:RBC、WBC偶见,尿比重:1.000,尿PH:6.0。 X线检查,胸廓畸形,膈上诸骨结构密度普遍降低,呈毛玻璃样改变,骨小梁不清,双肺纹理略强,心影饱满,心胸比例为0.56。右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9年9-10月及2010年5-6月在绥芬河干、支流采集标本,初步研究了高体鮈、拉氏和湖3种鱼类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高体鮈渔获物体长范围是48.0-137.0mm,体重范围是1.8-36.8g;拉氏标本渔获物体长范围是24.0-138.0 mm,体重范围是0.3-40.1g;湖渔获物体长范围是32.0-88.0 mm,体重范围是0.4-10.5 g;(2)高体鮈丰满度范围为0.96-2.45;拉氏丰满度范围为0.84-3.00;湖的丰满度则在1.16-2.23之间;(3)高体鮈和拉氏均由三个龄组组成,其中1龄和2龄为优势龄组,其相对多度分别为92.64%和97.44%;湖仅含两个年龄组;(4)三种鱼类均在1龄时生长速度最快,其体长的绝对生长速度分别为64.33mm/y(高体鮈)、41.46 mm/y(拉氏)和52.56 mm/y(湖);(2)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11.06×10-5L2.57(高体鮈),W=3.67×10-5L2.81(拉氏)和W=7.91×10-5L2.65(湖);(5)雌:雄性比分别为1.1◇1(高体鮈),0.75◇1(拉氏),0.48◇1(湖);最小性成熟年龄均为2龄;(6)高体鮈、拉氏的绝对繁殖力分别为4,270-7,200粒、1,679-2,610粒和2,264-2,871粒;相对繁殖力分别为514-1,019粒/g、156-193粒/g和282-485粒/g。  相似文献   

7.
1病例患者1,男,56岁,2010年7月17日因“右下腹持续胀痛27d”入院.患者于27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右下腹胀痛,于2010年6月21日在外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程顺利,但术后1周仍有腹部胀痛感.2010年7月3日再次因腹痛,腹胀,呕吐入住该院,急查立卧位平片.初步诊断为:“不全性肠梗阻”,腹部CT显示:肝胆胰脾无明显异常,腹膜后多个淋巴结肿大.对症治疗,效果欠佳.遂入我院,入院时,查体:左锁骨上多个淋巴结肿大,右手臂有多个大约3 cm ×4 cm的瘀斑,胸骨有明显压痛,腹软,脐周及右下腹有轻压痛.完善相关检查:2010年07月17日血常规:白细胞(WBC)11.46×109/L,血红蛋白(HB)65 g/L,血小板(PLT)36×109/L,次日复查血常规:WBC12.5×109/L,HB56 g/L,PLT16×109/L.肿瘤3项中糖类抗原(CA199)达126.05 u/ML(参考值0~37 u/ML),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值均正常.胃镜检查并活检,取(胃窦部)微粒组织3粒,结果为低分化腺癌.给予禁食,抑酸,减压镇痛,输血等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曼氏无针乌赋的怀卵量及生殖力。结果表明:1)曼氏无针乌贼的怀卵量为832—7925粒(平均2,366粒);个体绝对生殖力为155—1590粒(平均447粒);个体相对生殖力 r/L 为5—44粒(平均15粒);个体相对生殖力 r/W为4—25粒(平均9粒)。2)怀卵量和个体绝对生殖力与胴长、纯体重及缠卵腺重之间的关系均为直线正相关。相对生殖为 r/L 与胴长呈直线正相关,相对生殖力 r/W 与纯体重呈直线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1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PEG-IFNα-2a 180μg/周联合RBV 800~1200 mg/d的标准治疗,并完成治疗后24周随访,同时分析HCV基因型、HCV-RNA定量对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影响.应用罗氏试剂检测丙肝病毒定量,应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T-PCR)法检测HCV基因型.结果在110例进行标准联合治疗、并完成治疗后24周随访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68例患者获得SVR.其中,HCV基因1b型感染者SVR率为51.4%(37/72),HCV基因N-1b型感染者SVR率为81.5%(31/38);基线HCV-RNA水平1.0×10~5IU/m L的患者SVR率为71.2%(42/59),基线HCV-RNA水平≥1.0×10~5IU/m L的患者SVR率为50.9%(26/51).结论非1b基因型SVR率高于1b基因型;基线低病毒RNA水平(血清HCV-RNA水平1.0×10~5IU/m L)SVR率高于基线高病毒RNA水平(血清HCV-RNA水平≥1.0×10~5IU/m L).  相似文献   

10.
赵永红  王喜梅 《甘肃科技》2006,22(11):231-231,229
1病例资料患者女,25岁,停经7月,右下腹痛伴发热1天,于2003年8月13日收住外科。末次月经2003年1月5日,停经4月半出现腹内胎动感,既往无慢性腹痛病史,入院前1天无诱因出现右下腹部痛呈持续性,伴恶心呕吐及发热。入院后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5.3×109,中性粒细胞79%,血色素110g/L,其它  相似文献   

11.
例1,患者24岁,妊娠39周,因腹部阵痛4小时,破膜2小时,先流出羊水约700CC,相继流鲜血约700CC于1995年4月6日急诊入院。既往身体健康,曾妊娠8个月死产一婴。检查:贫血貌、血压12/8KPa、心肺未见异常、肝陴未触及、无浮肿、宫底32cm、子宫无压痛、胎头已入盆、胎心音规律120次/分、宫口开大3cm,可触及胎头、其右后方触到海绵样易出血组织、血色素77g/L。入院诊断:孕39周,前置胎盘失血性贫血。立即予输血400CC,相继在严密观察下静点催产素分娩—苍白窒息之女婴。女婴口腔向外突出一暗红色肿物12×10×9cm(见图片),婴儿出生10分钟死亡。胎盘检查完整未见前置胎盘征象。肿物病理检查诊断为口腔海绵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12.
患者李某某,男,46岁,病历号94180。因持续发热四十余天于1994年9月12日入院。病程中每日体温在36.2~0—39.5~0之间伴关节酸痛。查体:体温38℃,皮肤可见散在对称的斑血疹,粟粒状以躯干部位为多,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四肢关节无红肿无压痛,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RBC:5.28×10~(12)/L;Hb:16g/L;WCB:6.2×10~9/L;ESR 35mm/h;GPT 51IV/L;HBS( )HBC( ),取肿大的淋巴结作病理检查:淋巴结呈轻度肿大,切面可见暗红色点状区。镜下:淋巴结内可见大小不等,形态、数量不一的凝固性坏死灶,内无中性粒细胞浸润,周围可见组织  相似文献   

13.
1病例资料 某患者,男,55岁,因胸闷痛、咳嗽、盗汗、气促14年余,加重1周,于2008年8月4日收住我院诊断为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曾于1994年10月在我科住院时因胸片X线检查示:右侧胸腔中等量积液.抽胸腔积液检查示:①常规:黄微浊,李凡他氏试验阳性,细胞计数1.4×109/L,中性4%,淋巴96%,新鲜红细胞3~5个,比重1.037.  相似文献   

14.
患者 男、41岁、工人.92年月4月13日突然右上腹持续性剧痛8小时.病人无心前区疼.门诊以急性胰腺炎收入普外治疗.查体:BP16/11.8kpa、T37.2℃。发育好,语畅.呼吸促。两肺(-).心界不大,律齐,率135次/分,S_1略弱.腹软,左上明显触痛.无肌卫及反跳痛.移动浊音(一).化验:WBC14.0×10~9/L,sg93%;血淀粉酶21.76MKaT/L(0~2.66);尿淀粉酶10.83Mkat/L(0. 67~10. 66);肝肾功能正常。心肌酶学明显增高: AST2. 16Mkat/L(1.67);ck-NAC4.24Mkat/L(0.42~3. 17);α-HBD7.05Mkat/L(0.87~3.07);LDH6.55Mkat/L(1.90~4.13).B超:胰腺增大,回声低,表面起伏不平,符合急性胰腺炎.心电图:下壁Ⅱ、Ⅲ avF,正后壁 V_(7.8.9)及 V_6右室 V3R. 4R.5R.6R.ST段呈损伤性弓背抬高;并出现病病理性Q波.系列心电图符合急性心梗演变规律,经禁食、青霉素静滴、解痉、尿激酶溶栓、消心痛扩冠镇痛、极化镁液改善心肌代谢,23天酶学正常出院。  相似文献   

15.
配血困难1例     
患者纪某,女,56岁,工人,汉族,于1990年4月19日住院。临床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Hb25岁/L,RBC1.4×10~(12)/L,因贫血较重需要输血。血型检定:正反定型均凝集,经进一步定型为AB型。与AB型血交叉配血,主侧、次侧均凝集,经多项试验证实为冷凝集素影响配血。 ABO定型(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16.
一、基本案情 1.检查情况 2020年4月17日,益阳市应急管理局危化烟花监管科执法人员对沅江市四季红镇先锋加油站进行检查,检查发现:该站"贵和测控"液位监测仪显示"1/95#,油体积:22529.1 L,可卸量:27474L","2/92#,油体积:21821.5L,可卸量:28181L","3/92#,油体积:18647.8L,可卸量:31355L","4/0#,油体积:33194.8L,可卸量:16808L".  相似文献   

17.
一、基本案情 1.检查情况 2020年4月17日,益阳市应急管理局危化烟花监管科执法人员对沅江市四季红镇先锋加油站进行检查,检查发现:该站"贵和测控"液位监测仪显示"1/95#,油体积:22529.1 L,可卸量:27474L","2/92#,油体积:21821.5L,可卸量:28181L","3/92#,油体积:18647.8L,可卸量:31355L","4/0#,油体积:33194.8L,可卸量:16808L".  相似文献   

18.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面瘫患者的影响。将甘肃省定西市中医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面瘫患者9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实验组(45例),两组均采用针灸治疗法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和恢复时间及治疗费用。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各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P0.05),实验组好转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情况、恢复时间、治疗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恢复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影响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相关因素,探究输注疗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113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预防性输注的1 921次血小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分析,并依据血小板增加指数值(CCI),将患者分为血小板输注有效组和无效组,对无效组及有效组患者进行预后分析.结果:血小板输注疗效与患者起病时的血象、脾脏大小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型、疾病类型等并无统计学差异.无效组患者死亡率(45.2%)高于有效组患者(25.8%),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无效组中位生存期(10.4月)远低于有效组(17.2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无效组及有效组中位生存期均未到达,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起病时伴有贫血(血红蛋白质量浓度60 g/L)、血小板降低(血小板计数20×10~9/L)、白细胞升高(白细胞计数50×10~9/L)等血象异常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更易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的疾病预后差于输注有效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左桡骨远端骨折,即Colles骨折为骨折中常见病。但合并腕关节脱位较少见,而同时伴有尺桡下关节脱位则罕见。我院于1995年4月门诊治疗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18岁,学生,1995年4月12日在学校要篮球争球时不慎扑倒,左腕部着地,当时腕部疼痛,手指麻木,不能活动,急来我院就诊。检查:左腕部畸形、肿胀、呈“锅铲状”,触痛,可触及骨擦感。手部皮肤感觉及末梢血运良好,腕关节功能丧失,手指活动受限。门诊拍X线片(05825);左桡骨远端骨折,远折段向背侧移位1/2,近捧腕骨向背侧移位与桡骨远端相错,尺桡骨下端骨间隙增宽,尺骨小头向掌侧移位。诊断:左Colles骨折合并腕关节及尺桡下关节脱位。 治疗方法:局麻下行手法复位。先整复腕关节脱位。助手双手握住前臂肘下方,术者双手握病人左手先行对抗牵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