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对KFe~((Ⅱ))[Fe~((Ⅰ))·(CN)_6)]·H_2O结构,进行了晶胞计算,进而解释了普鲁士蓝和滕氏蓝具同一结构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X射线等实验证明,普鲁士蓝和滕氏蓝是同一种物质,具有同一结构。为什么是同一物质?为什么Fe~(3 )和亚铁氰化钾、Fe~(2 )和铁氰化钾反应得到同一种产物?关于以上问题,在目前无机化学教科书中虽曾提及,但没有详尽解释,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3.
原子物理学中定性的叙述:孤立的光子不能转变为一对电子,因为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不能同时得到满足。因而产生电子偶必须在另一个粒子附近,那么入射光子照射真空中的自由电子能否吸收光子而产生跃迁呢?本文首先依据量子力学的微扰跃迁理论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普鲁士蓝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电解液中CTAB的存在可能使所沉积的普鲁士蓝更加疏松分散,修饰电极CTAB-PB-GCE表现了普鲁士蓝表面原子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以壳聚糖为模板和稳定剂合成了普鲁士蓝纳米粒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紫外光谱等技术对制得的普鲁士蓝膜的性质和形貌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壳聚糖为模板可以制得普鲁士蓝纳米块;以壳聚糖作为稳定剂时,所制得的普鲁士蓝纳米粒子的稳定性有显著提高.初步说明了壳聚糖-普鲁士蓝修饰电极可应用于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相似文献   

6.
利用循环伏安(CV)法制备了普鲁士蓝(PB)膜修饰电极。在制备过程中采用循环伏安和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技术对成膜过程进行了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电位扫描范围内发生的成膜反应不同,且当电位小于250 mV时,无法在电极表面沉积普鲁士蓝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循环伏安法制备普鲁士蓝膜的成膜机理。  相似文献   

7.
以壳聚糖为模板和稳定剂合成了普鲁士蓝纳米粒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紫外光谱等技术对制得的普鲁士蓝膜的性质和形貌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壳聚糖为模板可以制得普鲁士蓝纳米块;以壳聚糖作为稳定剂时,所制得的普鲁士蓝纳米粒子的稳定性有显著提高.初步说明了壳聚糖-普鲁士蓝修饰电极可应用于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晶体场理论对蓝宝石中Fe ̄(3+)离子的能级分裂和电子跃迁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利用光学光谱中已知的Fe_(3+)单电子跃迁吸收带的有关参数计算了电子相互排斥参量B=629,C=3185,进而利用B、C参量值估算出Fe_(3+)电子由基态向其他激发态能级跃迁的能量,从而确定山东蓝宝石光学光谱中a_1、a_2、a_3、a_4四个吸收带系Fe_(3+)单电子跃迁吸收带,为解析复杂的蓝宝石光学吸收谱和研究蓝宝石呈色机制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应用循环伏安法在铂电极上进行了普鲁士蓝膜的电化学沉积,并对两种不同组成电解液中沉积的膜进行了扫描电镜、现场电化学拉曼光谱以及电化学阻抗谱的测量和表征.扫描电镜的测量结果表明,加入邻菲咯啉沉积的普鲁士蓝膜的形貌与不合邻菲咯啉的膜有明显不同,拉曼光谱测量证明了结构方面存在的差异,电化学阻抗谱则进一步验证了两类膜不同的电荷传递机制.  相似文献   

10.
普鲁士蓝(Ⅱ)水溶液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摩尔比4:3固体亚铁氰化钾和固体三氯化铁加水溶解可制备普鲁士蓝(Ⅱ)溶液,用它可较系统地测得普鲁士蓝(Ⅱ)-草酸溶液的光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蓝光对水稻幼苗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蓝光对水稻幼苗生长及干物质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白光及黑暗处理幼苗相比,蓝光处理的水稻幼苗较矮,第2叶鞘较短,第1叶片开张角度增大,叶片平展加快。  相似文献   

14.
在1.0×10-2 mol.L-1的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中,在光辐射下利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一种蓝色薄膜修饰电极。XRD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研究表明,该蓝色薄膜为普鲁士蓝。电化学研究表明该膜的电子传递系数为0.48,表观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0.43 s-1。在pH=3.0的条件下,该修饰电极的峰电流与维生素B6浓度在7.29×10-5 mol.L-1~1.22×10-3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0.999 4,检出限为4.86×10-5 mol.L-1。干扰实验表明,7.29×10-2 mol.L-1的共存葡萄糖、果糖、维生素B2和维生素B12不干扰维生素B6的测定。对实际样品的测定,5次测量的平均回收率为93.7%。  相似文献   

15.
首次以长光程薄层光谱电化学法研究了灿烂甲酚蓝的电还原反应,结果表明,在SnO_2镀膜玻璃电极上,灿烂甲酚蓝发生准可逆的双电子还原反应,测得其标准电极电势E~o=0.249V(vs.SCE),并根据电化学和光谱数据,推测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6.
全固态蓝光激光器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全固态蓝光激光器几种主要的实现方法,应用领域及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困难,并对实现高功率全固态蓝光激光器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蓝铜蛋白质的电子顺磁共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