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军民两用技术转移是军民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以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探索与实践为基础,研究了军民两用技术转移促进机制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从政府作用、市场作用和社会服务3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技》2011,(12):21-21
为期4天的“2011上海军民两用技术项目对接活动周”日前在上海技贸大厦启动,现场签订13个军民两用项目推广转化合作服务协议。继去年成功举办后,对接活动已经成为一个了解最新军民两用科技创新信息、增进相互了解、推进合作共赢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是富国强军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本文概述了军民两用技术的概念以及现阶段国内外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现阶段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的背景形势及必要性与重要性,展望了军民两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国家实验室已成为支撑国家重大科技战略的前沿阵地,然而在国内外安全形势的变化下,如何发挥其军民融合的带动作用,推进科技创新与国防建设相结合,已然成为我国当下国防科技战略发展的迫切需求。通过阐述军民融合战略思想,分析国家实验室坚持军民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参与主体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以美国国防部MIT辐射实验室为研究对象,采取案例研究方法对其军民融合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军民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MIT辐射实验室以服务国家安全为设立宗旨,依托国防部的项目支持参与众多涉密性军工研究计划;其军民融合发展大致经历军地合作商讨、项目研究及成果转化阶段;军方、政府、军民企业等作为MIT辐射实验室参与军民融合过程中的互动主体,在吸收民间资金、招揽多方人才、军民技术两用及利益共享中参与军民融合系统运行及创新活动,并提出国家实验室融入“军民联合体”的全新思想观点,为国家实验室坚持军民融合提供了优化方向,有望为国家实验室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障碍因素的分析,认为支点缺失、渠道不通是军民融合的痛点.构建了政府主导的军民融合信息平台建设及内容,形成政府搭台、安全可控、需求牵引、供给创新、动态平衡、各方收益的军民融合生态体系,从而促进军工企业、民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资本、政府、中介机构等互融互通,协同创新,实现服务国防、促进经济增长、服务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军工集团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的骨干力量,肩负着服务国防军队建设、促进科技进步、服务经济发展三大历史使命,具有鲜明的军民融合属性,是天然贯彻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的主力军。国内外安全和发展新形势、新特点使得军工集团的军民融合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基于中国军工集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了军工集团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趋势,围绕国家总体安全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新要求,提出了科学妥当处理好军与民、大与小、上与下、内与外、左与右、计划与市场六方面关系。  相似文献   

7.
技术、经济、制度三维视角下的科技资源军民融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资源的军民融合是在特定的技术、经济、制度背景下进行的。技术兼容性和互补性作为军民共享的物质基础决定着合作的规模、重点和可能性;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是军民融合的经济动因;制度因素主要影响军民融合的合作效率。技术、经济、制度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三位一体共同决定着军民融合的内容、形式及其演变。因此,从科技资源军民融合的基础、动力出发,运用唯物辩证的观点,在三维视角下科学地把握有关科技资源军民融合的内在规律,形成技术、经济、制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从而为更好地推动军民融合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马振龙 《科技信息》2009,(18):115-115
军事技术作为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开始就是和民用技术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后来由于战争的频繁发生,特别是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导致了军事技术单方面的快速飞跃式的发展。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各国都开始关注军事技术的军民一体化发展道路,我国也提出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民一体化道路。从源头上考察军事技术军民一体化发展必然性。以及探讨军事技术军民一体化发展的实现途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贯彻和实践军民一体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高校作为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主动顺应“军民融合”大势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实现国家安全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北京科技大学弱磁检测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明确军民融合的建设目标和科研方向,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性地服务国防建设,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军民技术转移网络治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军民技术转移网络治理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技术转移理论、复杂网络理论和治理理论,构建了军民技术转移网络治理的理论模型,阐释了其中的治理目标、治理环境因素,分析了信任机制、学习机制、生态治理机制、文化机制等4个不同治理机制。最后,给出有利于军民技术转移网络治理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在发挥原始创新、技术转化和加速军民协同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该文基于协同创新理论,提出了包含协同创新的主体层、增值层和模式导向层的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并遵循系统性、实用性及资源共享原则,从内部和外部协同两个视角阐述了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路径,以期实现多个创新主体协同行动,为我国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外刊概要     
《世界知识》2014,(24):10-11
<正>1越南拟推进军民两用技术【越】《全民国防》2014年11月"军民两用技术"是指既能研制军用产品满足军事需求,又能研制民用产品投入市场的技术。其优势在于不仅能提高本国军事实力,还有助于提升本国在民用市场上的竞争力。越南国际地位上升、同各战略伙伴国关系日益密切、外国禁运得以逐步取消、在国际军用技术市场上取得了初步经验,这些因素有助于越南将军用技术转换为军民两用技术,服务于工业化、现代化事业。为推进越南军民两用技术进一步发展,越南国防工业总局副主任段雄明少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浙江省科技开发中心浙江省科技开发中心是省科技厅直属综合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主要从事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评估、科技招投标、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院士活动、军民科技合作、"四技"服务、科技成果登记等科技中介服务。先后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科技部备案评审单位"。专家库涵盖包括院士在内的近3000名科技专家,综合服务能力居全省科技中介机构前列。  相似文献   

14.
随着“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军民融合”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探索军民融合背景下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科技创新服务的综合优势,是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满足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的必然选择.但体制壁垒、知识产权归属、安全保密、税收优惠等问题阻碍着大学科技园军民融合模式发展.建议从拓展战略定位、构建科学模式和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为推进大学科技园军民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正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战略意义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互相依存,当前我国一方面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结合自身国情,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的转移工作。伴随科技和产业的发展进步,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分类逐渐模糊化,据统计,绝大部分的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可通用。军方科研单位及军工单位积累大批可产业化的军民两用技术。有些民用技术成果已转化到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对于提高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和增强国防实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军民融合发展已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科技协同创新是实现军民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本文对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构建以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为主体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对策,并指出了各个主体在协同创新机制中的角色定位和主要职责。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对打破军民技术共享的樊篱,破解军民双向转移转化难题,深化军民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飞斯信息虽是一家市场化公司,却同样肩负责任和使命。我国从2005年起就开始陆续推出军民双向技术的相关政策,从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到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军工民品企业,再到推进民用技术向军用转移,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参与军工企业改组改制等等,已经为军民双向技术的深度发展奠定了基础。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军民双向技术  相似文献   

18.
军民融合发展是我国的国家战略,关系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和财产,不仅企业要在产品技术上进行创新突破,也要注重利用互联网资源。为进一步提高军民融合的高度,探究互联网资源应用对军民融合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利用Deap2.1算出57家上市军民融合企业2018—2020年资源配置的纯技术效率,然后用Stata15.1软件对相关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得出互联网资源应用会促进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8月4日至5日,2018镇北台论坛在榆林举办。本次论坛以"无人系统与未来社会"为主题,由榆林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主办,榆林市科技局、榆林市委军民融合办、榆林智能无人系统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承办,旨在积极响应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榆林市空域和地域资源优势,推进我国无人系统技术在国家安全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实际应用,促进智能无人系统军民用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融合。  相似文献   

20.
根据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安市经济委员会、西安市信息化办公室、西安市财政局5家单位共同制定的《西安市军民两用技术示范园、示范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西安军民两用光机电技术产业示范园、西安军民两用电子元器件产业示范园于2006年9月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