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测定不同地域马齿苋总黄酮含量,比较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NaNO_2-Al(NO_3)_3-NaOH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Fenton法、DPPH法和FRAP法研究总黄酮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内蒙古、安徽与河南产的马齿苋总黄酮含量分别为6.72%,7.22%,6.92%;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为安徽产的河南产的内蒙古产的,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内蒙古产的河南产的安徽产的,对Fe~(3+)的还原能力为安徽产的内蒙古产的河南产的。结论马齿苋总黄酮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总黄酮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有地域性差别。  相似文献   

2.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文冠木中槲皮素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显示HPLC测定槲皮素含量在0.40μg/mL-8.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0%,(RSD=2.44%);7个不同产地的文冠木中槲皮素含量为0.0088%-0.0143 %,总黄酮以芦丁计在8μg/mL-48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3%,(RSD=1.45%);7个不同产地的文冠木中总黄酮含量为3.27%-10.57%.不同产地的总黄酮含量分布与槲皮素基本相似,其中以内蒙古鄂尔多斯产文冠木中的槲皮素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安徽毫州产的最低.该方法准确、灵敏、稳定,可用于文冠木药材的质量监控与评价.  相似文献   

3.
 对鸡血藤/φ=60%醇提物及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中总黄酮和缩合鞣质含量进行测定,并测定它们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样品中总黄酮含量;采用香草醛硫酸法测定各样品中缩合鞣质含量,结果显示,鸡血藤/φ=60%醇提物、乙酸乙酯不溶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水层留余物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6.49±1.99)%、(7.36±0.13)%、(9.35±0.22)%、(8.41±0.27)%、(4.48±1.53)%;〖JP〗缩合鞣质含量分别为(5109±0.37)%、(52.34±4.73)%、(73.22±2.72)%、(83.11±5.87)%、(29.74±2.12)%。采用MTT法测定各样品对乳腺癌MCF-7和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不同样品对HT-29和MCF-7细胞增殖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正丁醇萃取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4.
半枝莲     
曾玉亮 《今日科技》2012,(10):46-48
[Banzhilian]又名并头草、狭叶韩信草。贴心提示孕妇及血虚者不宜服用。化学成分主含生物碱、黄酮类甙、甾体及酚类、鞣质等活性成分。《中国药典》主要检测总黄酮含量,规定按干燥品计算,含总黄酮以野黄芩苷(C21H18O12)计,不得少于1.50%。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昆明产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和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AlCl3显色分光光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并利用DPPH自由基(DPPH.)捕获分光光度法和连苯三酚红褪色光度法对银杏叶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5.85%;提取物对DPPH.的捕获能力达59.11%,IC50=114.6μg/mL,对.OH的最大清除率为39.16%.结论:昆明产银杏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陈树进  王浩华 《科技信息》2013,(17):484-485
研究方法:乙醇回流提取法、分光光度法、正交实验法;研究目的:从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考查提取条件对不同地区药用贡菊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并利用L9(34)正交实验,找出提取药用贡菊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测定药用贡菊中总黄酮含量计算得率并比较;研究结果:用70%乙醇作溶剂,提取药用贡菊总黄酮的最佳条件:温度80℃,时间2h,料液比6:60g/mL。提取出安徽黄山、浙江新昌、云南昆明三地药用贡菊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是2.126%、2.099%、2.063%;结论与讨论:安徽黄山的药用贡菊总黄酮含量较高,说明安徽黄山的地理环境种植的菊花作为黄酮原料基地较为理想,为药用贡菊的应用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中药艾叶的地道性,测定了不同产地艾叶中的总黄酮含量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艾叶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所测不同产地艾叶中的总黄酮得率分别为:湖北蕲春3.900%,安徽霍山3.609%,山东鄄城3.419%,江西樟树2.045%,河北安国:1.054%.湖北蕲春的总黄酮得率最高.故蕲春作为艾叶的地道产地具有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正交试验并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黔产山银花中生物活性成分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以此考量不同发育时期黔产山银花及其叶片中总黄酮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黔产山银花总黄酮的优化提取工艺为浸提时间20 min,浸提温度80℃,料液比1∶40(W/V,乙醇浓度为70%);在此条件下,幼蕾期花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43.669 mg/g(鲜重),其次为青色期花30.575 mg/g(鲜重)和成熟叶29.438 mg/g(鲜重),大白期花和幼叶中总黄酮含量相近,分别为22.792 mg/g(鲜重)和23.059 mg/g(鲜重),而银花期花中总黄酮含量最低,为12.161 mg/g(鲜重)。结论:总黄酮含量随花蕾发育呈线性降低;黔产山银花叶片和花有较为可观的黄酮含量,均可有效提高山银花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以芦丁为对照品,三氯化铝为显色剂,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总黄酮的提取方法进行研究。建立黔产犁头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芦丁在浓度为0.005~0.04 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4.290 5C-0.000 4(R~2=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60%,RSD=0.03%(n=3)。结果表明:贵州不同产地犁头草中总黄酮含量在2.10%~4.04%之间。建立了黔产犁头草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回收率高,可为黔产犁头草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pH值、碱度对产酸脱硫反应器硫酸盐去除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pH值、碱度对产酸脱硫反应器硫酸盐去除率的影响@甄卫东$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任南琪$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李建政$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王爱杰$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生喜民$天津市公用事业设计研究所!天津300100~~~~~~~~  相似文献   

11.
迷惑集壶菌(Synchytrium decipiens)是三籽两型豆上的一种专性内寄生菌,侵染三籽两型豆的豆荚和假根,形成不规则瘤状凸起,瘤状体内着生许多病原菌的营养体,阻碍导管中水分和无机营养物质的运输,最终导致三籽两型豆的枯死。本文首次报道三籽两型豆豆荚和假根上的迷惑集壶菌,并进行了初步观察和研究,为三籽两型豆的资源开发和人工种植中病害形态学鉴定以及病害防治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福建建瓯杉木、油桐、仙人草复合经营的土壤结构特性与水分性质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系统运行8年后,由于油桐和仙人草的覆盖,使杉木幼林免遭雨滴直接袭击,加上油桐落叶与根系及仙人草宿根的作用,与未套种杉木林地相比,土壤结构特性和水分性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良。  相似文献   

13.
钱萍  黄萌  高丽琴  季春峰 《江西科学》2012,30(2):138-139
报道了2种江西新纪录木本植物,樟科香粉叶Lindera pulcherrima(Wall.)Benth.var.attenuata Allen与野牡丹科假朝天罐Osbeckia crinita Benth.。  相似文献   

14.
黄连配伍吴茱萸前后氨基酸的成分分析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黄连配伍呈茱萸前后氨基酸的含量变化,采用日立835型氨基酸分析仪,定量测定黄连配伍吴茱萸前后煎液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果共测定了18种氨基酸的含量,发现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后氨基酸的煎出量呈上升趋势,其上升幅度与吴茱萸的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15.
药用植物广藿香的品种分类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栽培在广东省3个地区的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 Benth.的形态特征,药材特性和采用超薄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得出的蛋白质电泳图谱,把广东省栽培的广藿香分为3个栽培品种(cultivas),即(1)石牌广藿香(P.cablin (Blanco)Benth.cv.shipaiensis),(2)高要广藿香(P.cablin (Blanco)Benth.cv.gaoyaoensis),(3)湛江广藿香(P.cablin(Blanco) Benth.cv.zhanjiangensis)。  相似文献   

16.
黄连配伍吴茱萸前后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考察黄连配伍吴茱萸前后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采用(美国热电)SOLAAR-M6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黄连配伍吴茱萸前后煎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共测定了1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得出汤剂中部分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后微量元素含量下降,且下降程度与吴茱萸的比例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两型豆地上、地下都能结正常种子的特性较为罕见 ,本实验从地上、地下种子的萌发、出苗、植株生长发育、地下结实、及幼苗对短日照反应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 :(1)地上种子存在硬实现象。 (2 )地下、地上种子播种都能正常出苗、开花 ,并结出地上、地下正常发育的种子。在昌黎地区 5月初播种 ,9月初开花 ,10月下旬收获。 (3)两型豆的幼苗属于子叶不出土类型。 (4 )地下种子的发育来自子叶节部位着生的地下茎及分枝。 (5 )两型豆是耐阴、怕高温的短日照植物 ,短日处理 (6 ,8,10 ,12h)可大幅度提早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假朝天灌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及理化鉴定的方法。结果:详细描述了假朝天灌的生药性状、横切面构造、粉末特征及理化鉴别的研究结果。结论:所得结果可为该生药的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石见穿以95%乙醇抽提得总提物.分别用不同试剂萃取总提物,获得其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以及其水溶性成分.以体外培养成骨细胞MC3T3-E1为模型,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法测定了上述不同萃取物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总提物在浓度10~-3、10-4、10-...  相似文献   

20.
毛细管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在广藿香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研究不同栽培品种广藿香挥发油的指纹图谱,用相对保留值和相对峰面积2个参数以及指纹图谱八强峰和指纹图谱分区2种方法加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品种广藿香的指纹图谱既有一定相似性,也有一定差异性.相似性表现为:指纹图谱各区出峰稳定,峰数一致,有5个共有峰在12个样品中均进入指纹图谱八强峰,参考峰均为指纹图谱八强峰中的最强峰.差异性则表现为:各区特征峰的峰形、相对峰面积值亦有不同,19和20号峰是湛江广藿香特有的指纹图谱八强峰,而14和17号峰却为石牌广藿香特有的指纹图谱八强峰.指纹图谱分区比较与指纹图谱八强峰的结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