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简述了四川江油马角坝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中的双壳类化石组合特征,描述了1新种(Claraiajiangyouensis)和1新亚种(Claraiasongpanensismagnus),划分出两个双壳类化石带(Pseu-doclaraiawangi带和Eumorphotismultiformis-Claraiaaurita-Claraiastachei带),刊出了主要化石图版  相似文献   

2.
西藏聂拉木县聂聂雄拉地区,早、中侏罗世地层较发育,地层中化石属 种繁多。地层划分为下侏罗统“普普嘎组”,中侏罗统聂聂雄拉组和拉弄拉组。作者研究了该区旱、中侏罗世的双壳类动物群40多属80多种。描述双壳类化石8新种:Tancredia(T.)nyalamensis,Hiatellasubtrigona,Pronoella(P.)minima,Opis(O.)curvus,Costigeruillia tetracostata,Weyla costalliformisa,Entolium obliquus,E.subfilosus,刊出部分化石图版,简述双壳类化石组合特征。它的研究对该地区旱、中侏罗世地层划分对比,生物地理分区和动物群特征的认识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较详细地研究了西藏噶大克地区三叠、侏罗、白垩纪地层及其双壳类化石的地理分布和组合特征。  相似文献   

4.
文章将灵关地区志留系分为灵关-金台山飞来峰系统和原地系统两种类型,并分别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剖面描述和岩石地层划分对比,同时讨论了各岩组的生物化石组合和时代归属。  相似文献   

5.
苏皖地区下二叠统孤峰组4条剖面中含有极其丰富的放射虫化石,经鉴定计9属27种,它们主要由阿尔拜虫类albillellids,球形多囊虫类spherical polycystine和十字多囊虫类stauraxon polycystine组成,并且可以划分成3个组合带,即Pseudoalbaillella fusiformis-P.longtanensis,Follicucullus monacant  相似文献   

6.
四川彭县小渔洞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常伴随二叠系飞来峰灰岩出现。该文着重介绍了丙寅沟出露较好的飞仙关组地层剖面,分析岩石组合特征(基本层序的划分、顶底界线讨论等)、动物群面貌(着重介绍Claraiawangi和C.stachei化石带),并与同期地层对比。  相似文献   

7.
文章描述了西藏最西南部札达、噶尔地区双壳类化石2新种和1新亚种,并刊出部分双壳类化石图版。  相似文献   

8.
天全龙门下泥盆统按岩性特征被分为平驿铺组和甘溪组,从甘溪组中识别出两个腕足化石带:Dicoelostrophiapunctata延限带和Euryspirifer-Rostrospirifer组合带。文章还将其与北川甘溪下泥盆统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
对江西省信丰县铁石口剖面晚二叠世长兴阶至铁石口阶下部的牙形石动物群有了新的认识。基于牙形石的研究,将该地区晚二叠世的地层划分为3个牙形石生物带,自上而下分别是:Clarkina changxingensis yini带;Clarkina postwangi带;Clarkina changxingensis带。探讨了浙江长兴煤山标准剖面晚二叠世长兴组至殷坑组下部的牙形石生物带的划分,将这段地层划分为4个牙形石带,自上而下分别是:Clarkina meishanensis meishanensis带; Clarkina changxingensis yini-Clarkina meishanensis zhangi带;Clarkina postwangiClarkina subcarinata-Clarkina changxingensis组合带,而最下部的一个带又分为2个亚带,即上部的Clarkina changxingensis亚带和下部的Clarkina subcarinata-Clarkina wangi亚带。最后将铁石口剖面与煤山剖面进行了牙形石生物地层对比,认为铁石口剖面除了长兴组下部被第四纪河床覆盖之外,晚二叠世上部的地层可以完全与煤山剖面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0.
金湖凹陷闵北地区阜一、二段火山岩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火山岩的岩性、电性以及岩石化学等特征,将闵北地区阜一、二段火山岩地层划分为岩流单元、岩流组、亚旋回等不同的单元。以岩流组作为该区火山岩地层划分的基本单位,对该区火山岩地层进行了划分与对比。该区火山岩分布的规律是:岩流组的厚度、数目由东向西呈衰减趋势,而在南北方向上则相对比较稳定;岩流组的厚度分布受断层活动的控制;岩流组的可对比性,南北方向略好于东西方向;火山岩岩体呈东厚西薄楔状分布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四川有蹄动物区系形成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有蹄动物现生种和化石种进行了比较,认为四川现今属东洋界的西南区和华中区有蹄动物区系是第三世纪上新世至第四纪中,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发展和继续,属古北界的青藏高原区,相当于晚更新世的北方动物群。同时还讨论了四川有蹄动物的兴衰演替与地理迁移,以及横断山脉对有蹄动物的保存分化和扩散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林又玲  伍耀忠 《河南科学》1992,10(2):192-204
本文介绍了对焦作地区太原组介形类的研究成果,共获24属46种,可分为两个组合.下组合为Cryptobairdia xiaodonggouensis-Lobobairdiaventiconcava—Rectobairdia(L_1-L_5);上组合为Orthobairdia chasae-Amphissites-Discoidella(L_6-L_9)。上、下组合介形类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均有明显的差异。文章并分析对比了该区太原组介形类、牙形刺及蜓类组合变化的界线和介形类、蜓类、珊瑚、腕足类的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太原组沉积期海面变化事件的关系,从而为石炭—二叠系界线的确定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四川芦山中林飞来峰由四套次级飞来峰组成。这些次级飞来峰在空间上层层叠置,并形成构造倒序结构。飞来峰的母体为宝兴杂岩体及其盖层,其成因为重力滑覆,形成时期为喜马拉雅期。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前苏联地质学中结核分析的内涵和由其发展而成的边缘学科——结核学的形成、发展和理论意义,并以俄罗斯顿涅茨等煤田的石炭系地层剖面为例,运用结核分析方法剖析了剖面中结核的成分、种类、含量、分布等与含煤性的关系,探讨了用结核分析法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和进行沉积建造分析的可能性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川东北须家河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勘探和研究证明,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具备良好的勘探潜力,特别是元坝地区中浅层已经成为该区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成藏条件优越、气源充足,而储层发育是控制气藏分布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须家河组储层岩性特征、岩石结构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类型和成岩作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指出沉积相是控制优质储层发育...  相似文献   

16.
宝兴的91.13%陆生脊椎动物为恒温动物。鸟类季节相与我国东部南北均不相同,川滇及喜马拉雅山地的区系成分多达30.5%.根据其各植被带夏季的陆栖脊椎动物区系的相似率将分别为3个垂直带.探讨各垂直带的动物区系的现状和起源演变后认为:当地阔叶林带的动物区系的历史和现状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致相同;其余则受新构造运动和更新世冰川进退影响较大;生物进化过程的加快使之川滇喜马拉雅山区可能成为某些分类群的次级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