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玲 《科技信息》2011,(5):282-282,279
本文根据产生歌唱心理障碍的原因,提出了如何消除心理障碍,强化唱歌心理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是通过人的思想感情,利用声学上的各种技能、技巧而获得的.一首歌曲演绎的好坏,除了技术和生理上的因素外,心理素质也非常重要.因此,研究心理活动对歌唱的影响、歌唱心理障碍(也就是怯场心理)产生的原因、找出应对策略,就能使歌唱者得到正常甚至超常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变声期是青春期人体嗓音变化的特殊阶段。此期间,由于身体状况的变化,青少年常会因喉咽部不适、音高及音色的变化惧怕歌唱或丧失歌唱的信心,产生严重的歌唱心理障碍。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从青春期青少年声带变化及歌唱心理变化的分析入手,试图引导变声期的青少年正确认识变声期的发声现象,科学合理地进行歌唱训练。  相似文献   

4.
司马鲜芳 《科技咨询导报》2011,(33):212-212,214
要使我们的声音更加优美、动听,必须要正确调动和支配自身与歌唱有关的各个器官,养成正确、良好的歌唱习惯,全身心的投入到歌唱艺术中去。在表达作品的过程中,心理活动对歌唱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歌唱发声的心理感觉、思维、想象、意志等方面入手,分析歌唱者各种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从而寻求出在歌唱过程中提高自身声乐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现代声乐艺术领域中的一种发展趋势,就是越来越重视学习和研究歌唱过程中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规律。在声乐教学中,注重声乐表演时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训练,建立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对现代声乐表演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这方面往往被教师与学生所忽视。为此,笔者对声乐表演时遇到的心理障碍和克服这些阻碍进行日常的心理训练和培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歌唱的心理     
歌唱的心理,决定着歌唱者的成功与失败.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正确、稳定、平和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克服由于异常心理造成的歌唱呼吸紧张,声音不通畅等诸多不足,逐渐走上健康的歌唱道路.  相似文献   

7.
当前,青少年学生中的心理障碍问题不容忽视,如从众心理、应付心理、厌倦心理、逆反心理、恐惧心理等.班主任要认真分析研究,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及时排除心理障碍,从而确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中专女生处于生理角色、社会角色的转型过程中,心理冲突、人格冲突相当剧烈.本文对中专女生的心理障碍的成因做了心理层面的剖析,并初步探讨解除心理障碍的策略,力求帮助中专女生超越青春的迷惘.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当前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分析了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及表现,并提出了心理障碍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论当前大学生求职就业心理及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广春  陈罗 《科技资讯》2006,(35):81-81
随着就业政策的改革,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择业自主权和择业机会.但新的就业方法给不少大学生心理造成了一定影响,从而导致种种心理误区与心理障碍的产生,影响了他们顺利就业.作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排除心理障碍,使他们走出心理误区,以最好的心态参与社会竞争.作为毕业生,必须正确面对,及时调适,以最正确最合适的方法投入社会,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