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间冷式电冰箱的制冷量通过空气强迫对流流动进行分配,热力参数是时间和位置的函数,而且参数间相互耦合.由于实际装置的复杂性,需要对间冷式冰箱装置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方可建立既能描述动态过程,又具有仿真计算可行性的模型.将间冷式电冰箱分解为主动系统与被动系统,在对两系统进行详细的关联性分析后,建立了间冷式电冰箱系统的仿真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仿真计算模型能较好地描述间冷式电冰箱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2.
间冷式电冰箱箱体结构中存在流动换热的结构,这一特点决定了该类电冰箱箱体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有别于直冷式,通过结构分析,提出简化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并采用z传递系数求解空气循环冷却系统的动态换热。模型的计算结果与针对性的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为间冷式电冰箱的系统动态仿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间冷式电冰箱风道阻力与流量分配特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按照建立计算机数据库查询的思想,提出一种准确、快速获得间冷式电冰箱风道阻力与流量分配特性的求解方法。结合风机特性,用于间冷式电冰箱的动态仿真过程,达到迅速模拟风道各管路流量分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间冷冰箱三维气固耦合传热与流动数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间冷式电冰箱通过空气流量分配来调节冷却空间的储藏温度,与直冷式电冰箱相比,其冷却空间流场与温度场的分布特性更引人关注.文中以某种间冷式电冰箱为对象,对其进行适当的几何简化,建立相应的物理数学模型,并采用属性标志辨别法来通用化地处理该类问题.以PHOENICS软件为数值计算平台,计算结果与相应的特征点实验相比较,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从数值计算结果中分析发现,对于间冷式电冰箱,浮升力的影响可以忽略.该方法可为间冷式电冰箱风道阻力特性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液驱混合动力车辆液压系统建模及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液驱混合动力车辆的动态特性并优化液压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建立了液压系统双向变量马达、液压蓄能器及其它主要元件的数学模型,定义了气囊式液压蓄能器的多变指数和气体体积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完成了液压系统动态仿真计算,采用BCS-GEAR算法和开关状态来解决仿真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现象.对所得的仿真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在相同的初始条件和控制方法下,在自行研制的实验装置上进行了验证性实验.对负载转速响应和液压系统压力进行比较,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证明了系统模型和仿真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JTopmeret两相流建模工具和Sim Exec实时仿真软件平台建立非能动安全型核电站凝结水系统仿真模型,实现了核电站凝结水系统的动态仿真。在此基础上进行典型稳态工况以及动态工况的仿真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的稳态仿真计算结果与设计值吻合,动态过程中参数变化与实际系统特性吻合,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AMESim的EPS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EPS系统的研究,建立了系统主要模块的数学模型,并基于AMESim软件平台构建了EPS系统的仿真模型.在Matlab Simulink中设计了控制器模型,进行了联合仿真.对电机使用"传统PI 速度负反馈"控制,可以动态改变EPS系统的阻尼,减小车辆行驶过程中转向盘摆振,兼顾转向的轻便性与稳定性.通过计算结果分析,可以明确EPS系统的关键参数对EPS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为EPS的设计与匹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节温器对发动机热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节温器非线性动态特性与发动机热系统延迟效应相互作用,使系统动态特性复杂。在建立节温器、散热器及发动机等部件集总参数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控制方程,建立了描述热系统复杂动力学过程的数学模型,发展了相应算法,并利用该方法对发动机冷起动过程的热系统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节温器的布置方式和时间延迟、温度偏移等热特性对发动机热系统动态性能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永磁直流电动机传导电磁干扰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电机传导电磁干扰产生机理的分析,建立可对电机传导电磁干扰进行仿真的电路模型,同时考虑了高频段电机绕组分布参数的影响.电流换向过程是电机产生传导干扰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换向过程的等效电路,计算出换向过程中的传导射频发射电压,并提取电机绕组的分布参数,利用等效集总网络来描述分布参数的影响,建立电机传导干扰的仿真模型.利用OrCAD/PSpice软件对实际电机的传导电磁干扰进行了仿真,通过实测和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以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汽冷式旋风分离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对象的动态数学模型.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高级连续系统仿真语言(ACSL)建立了对象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试验及分析,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该模型能为旋风分离器的运行及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通过有限单元法建立了整个输送机系统纵向振动的动力学模型,用仿真软件的神经网络工具箱编程建立了驱动系统仿真模块。对建立的输送机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建立开环控制仿真模型,通过合理的设置仿真参数,对带式输送机的起动过程进行仿真,精确计算出输送机系统任意点在起动过程中任意时刻的所有动态参数,以控制输送机起动过程的稳定性和设计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低碳钢热塑性成形过程本构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高温流动应力行为的主导软化机制不同,建立了低碳钢热塑性成形过程的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两阶段本构模型.采用单一内变量的位错密度演化模型描述加工硬化和动态回复对流动应力的影响;应用Avrami方程表达动态再结晶软化作用对流动应力的影响.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对低碳钢进行热压缩实验,依据实验流动应力曲线确定本构模型中的参数,并分析了模型参数随变形条件的变化规律.应用建立的本构模型计算实验条件下的流变曲线,结果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表明所建立的本构模型可以用于低碳钢热压缩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所采用的主要过程算法的动态特性的分析,以及对所建立的汽水系统的仿真数学模型的仿真结果与邯峰电厂实际参数的比较,表明该模型能够逼真地模拟电厂汽水系统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超低空空投过程的仿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动态有限元方法,对救灾物资的超低空空投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初步建立了超低空空投过程的计算模型,计算模拟了实际的典型空投条件及空投过程.根据仿真结果对飞机空投安全性、着地冲击载荷和减速效果进行了分析,为物资超低空空投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跨临界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的动态仿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跨临界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利用集总参数法和移动边界法分别对蒸发器、气冷器和中间换热器建立了集总参数模型;由于压缩机和节流阀的热惯性较小,利用经验公式对它们建立了准稳态模型.计算结果同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该动态模型能比较准确地体现空调系统实际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出能够较好描述甘油连续生物歧化为1,3-丙二醇过程的数学模型以及模型的非线性特性,研究了其参数辨识与非线性分析问题.首先,建立了甘油连续歧化过程的GMA-系统,给出了以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误差最小为优化目标、以甘油连续发酵过程的稳态条件为约束的参数辨识优化问题.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获得了相应动力学系统的最优参数值.结果表明,构建的GMA-系统的参数辨识优化模型能够得到更准确的参数值.其次,将辨识出的参数结果代入到甘油连续歧化过程的GMA-系统中,进行了平衡点计算与稳定性分析等.采用符号化实根隔离法求解了系统的平衡点,依据几乎线性系统的稳定性理论研究了平衡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Matlab/Simulink双闭环调速系统设计及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怀林 《佳木斯大学学报》2007,25(3):339-341,348
采用工程设计方法对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进行设计,选择调节器结构,进行参数的计算和校验;给出系统动态结构图,建立起动、抗负载扰动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分析系统起动的转速和电流的仿真波形,并进行调试,使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趋于合理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描述游梁式抽油机悬点负载动态特性的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多自由度的弹簧-质量-阻尼器机械动力学系统描述抽油杆柱振动特性.综合考虑有杆泵抽汲过程中泵腔内气体可压缩性、泵腔压力变化、泵阀局部阻力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泵腔压力、进泵流体流量、泵腔内液体体积与柱塞运动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得到一组描述有杆泵动态抽汲过程的新模型,确定了求解抽油杆柱振动模型的井下边界条件.采用时步有限元方法对所建杆-泵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计算.油田现场应用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可用于抽油井负荷、泵效、扭矩和平衡度等工况参数预测及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9.
轨道车辆车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极为重要。采用广义随机Petri网建立轨道车辆车门系统工作过程的可靠性模型,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及动态运行过程;对该模型进行Monte-Carlo仿真计算,计算系统在各时间段的可靠性指标。研究表明,应用Petri 网建立的车门系统可靠性模型结构清晰,拓展性强,便于仿真实现,能够为车门系统设计及维保安排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混合磁悬浮水轮发电机组转子承重系统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混合磁悬浮水轮发电机组转子承重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和模型的正确性,利用陕西安康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的实际数据以及永磁悬浮装置和电磁悬浮装置数学模型对混合磁悬浮承重系统进行计算分析,并建立了混合磁悬浮承重系统参数计算优化的Excel计算表,利用该表动态地分析了数学模型各参数变化对磁悬浮力计算结果的影响,实现了结构参数的整体优化.该优化计算数据与传统推力轴承支承方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混合磁悬浮承重系统可大大减小水轮发电机组轴承的摩擦和损耗,提高水轮发电机组的效率,有效地延长水轮发电机组转子承重系统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