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测定了巩义某煤矿区周边区域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指数及地质累计指数评价了该区域重金属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土壤已出现多种重金属元素不同程度的累积,Cr,Ni,Cu,Zn,Cd,Pb和As的平均依次分别为59.9,32.23,31.46,99.29,0.32,113.14和8.23 mg/kg。单因子污染指数表明,7种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为0.95,1.18,1.57,1.59,1.60,5.07和0.84,Pb属重度污染,Ni,Cu,Zn和Cd属轻污染,As,Cr属安全水平。内梅罗综合指数指出,该区域土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84%的采样点处于重污染水平。地质累计指数表明,该区域Pb平均级别属偏中污染,Zn,Cu平均级别均属轻污染,Cd,Ni,Cr和As元素平均级别均属无污染。  相似文献   

2.
基于某城市城区土壤地质环境调查得到的城市不同功能区、不同海拔位置的表层土壤中8种主要重金属浓度为样本,评价了该城区内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通过数据分析了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基于重金属污染物的传播特征,建立了确定污染源的位置的数学模型;为了更好地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指出应收集更多信息以及利用这些信息如何建立模型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陈柯  李佳琦  李晨  柴中林 《科技信息》2012,(25):406-407
研究了某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首先利用采样点数据和曲面插值方法得到8种重金属元素的城市土壤分布图。接着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对各城区土壤中每一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再利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得到各采样点及各城市功能区的综合污染状况。之后,对城市的污染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确定污染源位置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通辽碧波水务有限公司和通辽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与排污渠两侧农田土壤中重金属镉、砷、铬、铅、镍、锌和铜含量进行对比,研究灌溉水质对土壤重金属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污灌对土壤pH的影响很小,但对土壤含水率和重金属富集有一定的影响,工业废水处理水会增加土壤含水率,二道河灌区土壤中Cu存在一定程度富集.根据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各灌区土壤均属于安全级别,处于清洁水平.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表明As(0.742) >Cu(0.606) >Cd(0.560) >Cr(0.239)>Ni(0.175) >Zn(0.170) >Pb(0.129),二道河灌区土壤中Cu处于轻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吕梁山某煤矿为研究对象,在煤矿周围农田、农舍、坑口、煤矸石堆和树林带共设置31个样方,检测了Pb和Ni等7种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煤矿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结果表明:Cd、Cr、Zn、Cu和Mn的含量较低,单项污染指数小于1;Pb和Ni的含量相对较高,单项污染评价介于无污染与轻微污染之间;内梅罗综合污染水平介于安全与轻污染之间.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连云港市水稻产区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环境条件,依据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镉、汞、砷、铅、铬、铜)污染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镉、汞、砷、铅、铬、铜质量分数都未超过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限值,但是东海县和灌云县个别采样点重金属镉、铅单项...  相似文献   

7.
贵州织金县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织金县煤矿区土壤重金属Cu、Zn、Pb、Cd含量进行初步调查,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煤矿区土壤已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以Cu污染最为严重,已达中污染水平,其余3种元素为轻污染.  相似文献   

8.
露天开采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东大宝山矿区土壤Cd、Pb、Zn、Cu含量进行了测试与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大宝山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但都要明显高于广东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27个土壤样品中,Cd和Cu的单因子污染指数都大于1,超标率达100%,有21个土壤样品的Pb和Zn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大于1,超标率为77.8%。从综合污染指数来看,27个土壤样品的综合污染指数在5.74~157.23之间,所有样品的综合污染指数都要大于3,表明矿区土壤已受到重金属严重污染,其中以Cd、Cu的污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首先利用MATLAB软件绘制出某城市城区8种重金属浓度的等高线图,得出各种重金属元素在该城区的空间分布,初步得出5个区各重金属污染的程度。然后,进一步利用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各类区的污染程度进行量化,得出各类区各种重金属的污染等级。利用污染综合评价表,分析该城市表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分析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根据大量空间距离数据和重金属元素含量数据,应用克里格插值法,绘制了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图并建立了空间分布模型.同时,建立了评价城市表层重金属污染程度的数学模型,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了五类地区的污染程度,并找到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区的相关生产活动.最后,通过对重金属污染物在传播过程中主要特征的分析,建立了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对流-弥散-吸附方程模型.  相似文献   

11.
对植物提取、植物钝化和植物挥发等植物修复技术类型及植物修复机理,包括植物本身分泌特殊物质来螯合溶解难溶性金属;通过某些微生物或微生物与植物的共生体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通过一些土壤改良措施如螯舍剂、酸性肥料等的施用增加重金属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提取效率等做了简要论述。分析了目前该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扬州城区道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检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扬州市中心城区道路两侧绿化带中的土壤样品,分析其中Cu,Pb,Zn,Cd,Cr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样品中Pb,Cr,Cu,Zn,Cd的质量分数的平均值分别是背景值的2.69,0.86,3.16,3.60,45.02倍,重金属的污染严重且分布不均匀;采用SPSS软件分析各重金属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可知w(Pb)—w(Zn),w(Pb)—w(Cd),w(Pb)—w(Cr),w(Pb)—w(Cu),w(Cu)—w(Cr),w(Zn)—w(Cd),w(Cd)—w(Cr),w(Cu)—w(Cd)之间有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采用地积累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其中Cd已达到了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13.
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贵州SS、SQ典型铅锌矿区土壤的环境质量,在SS、SQ铅锌矿区采集土壤样品共15个,利用F-640、AA800等仪器测其土壤中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N.L.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研究区域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矿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有较大差异,Cu、As、Cr等3种重金属元素无或轻污染;Cd、Zn、Hg、Pb等4种重金属元素对该区土壤环境已造成污染;SS、SQ土壤中重金属综合污染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4.
煤矸石堆积对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开采历史达百年煤炭城市-淮南矿区为例,研究煤矸石长期堆积对矿区土壤造成的重金属污染.从不同开采历史的矿井区选择7条土壤采样线,系统采集煤矸石堆附近的土壤样品,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全谱直读光谱仪(ICP-AES)对土壤中主要有害元素(Cu、Ni、Pb、Zn、Sn、Cr、Co)进行分析,并用沉积物标样(LKSD-1)控制分析质量.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长期风化、淋溶已导致其堆边土壤中重金属发生累积性污染;不同矿井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呈现随煤矸石堆积和风化时间长短呈递减趋势,且Cu、Co、Zn、Ni、Pb相对较易迁移,其含量在部分矿井区土壤中超过国家土壤一级污染标准,但均未超过二级污染标准,这说明煤矸石中重金属向周围土壤的迁移是一个缓慢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中重金属环境污染元素的来源及作物效应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主要介绍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含量的8种重金属环境污染元素(汞、镉、铅、铬、砷、锌、铜、镍)的污染来源及作物效应。土壤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是成土母质,矿山开采的三废污染,大气中重金属的沉降,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的使用等。重金属在作物中的分布规律一般是根>茎>叶>籽实。  相似文献   

16.
采煤矿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地下水脆弱性主要是由含水层中的环境地球化学效应和包气带土壤结构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采煤矿区地下水污染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地下水脆弱性的影响因素,采用数学模型和DRASIC评价指标体系法对矿区地下水脆弱性进行初步研究。给出了相应评价因子,建立了采煤矿区地下水水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化评价地下水潜在的易污染程度,为采煤矿区的资源开采、水环境保护和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福州市某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成因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州市某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CP—MS测定福州市某区土壤重金属含量,运用主成分分析对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土壤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几乎全部超过福建土壤背景值,表明该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受到了人为源输入的影响,且城市某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近郊土壤.该区土壤中不同重金属的成因存在差异,其中第1主成分中Pb、Zn、Cu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Cr、Cd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第2主成分中Co、Ni属于自然源;第3主成分中Mn和As则主要来源于生活区的燃煤.  相似文献   

18.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及其遥感评价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效应和主要的修复方法,总结了国内外遥感技术在土壤理化特性监测中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其在重金属污染修复评价中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开展退化土地资源的修复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镇江地区土壤环境中重金属 Ni 和 Hg 污染状况与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镇江地区表层土壤环境中的镍(Ni)和汞(Hg)进行采样监测,以了解镇江地区土壤环境中重金属Ni和Hg的污染状况与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镇江地区表层土壤环境中Ni含量为20.3~99.8 mg/kg,Hg含量为0.03~0.82 mg/kg,与江苏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富集。从Ni和Hg的来源分析,镇江地区土壤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大气降尘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