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本文利用岩心、薄片、及地化分析资料,从火山岩储层基本特征研究出发,对火山岩成岩作用与火山岩储层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马朗凹陷火山岩为岛弧环境下形成的中基性碱性-钙碱系列岩石,岩性以玄武岩为主,发育溢流相、爆发相和火山沉积相类型;储集空间分为孔隙和裂缝两种类型,以次生孔隙尤为发育;储层物性上具中低孔,低-特低渗特征;成岩作用与储层形成机制分析表明,构造作用、风化淋滤因素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作用;酸性和碱性流体叠加溶蚀作用是本区火山岩储层形成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等,研究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气田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埋藏史、热史和烃类充注史等,确定地质演化背景下的火山岩成岩和孔隙演化动态过程。结果表明,该区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主要由次生溶蚀孔隙和构造裂缝构成,总体属于中孔低渗。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和次火山岩物性较好,火山-沉积碎屑岩物性较差。火山岩孔隙结构分为3类,其空间分布受构造、不整合面和岩性控制。火山岩储层主要发育7种成岩作用,其成岩演化经历了同生成岩阶段、表生成岩阶段和埋藏成岩阶段3个阶段,火山岩储集性能与表生成岩阶段风化淋滤作用密切相关,埋藏成岩阶段深埋溶蚀作用进一步增大了火山岩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元素测试、物性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准噶尔西缘车排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岩性、岩相、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及储层成因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石炭系火山岩以玄武岩、安山岩、玄武安山岩等火山熔岩和中基性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等火山碎屑岩为主;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溶蚀孔隙和裂缝,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火山岩先后经历了冷凝固结、构造抬升、表生风化淋滤、埋藏流体充填、溶蚀等后期改造作用;火山岩储集性能呈现先提高后降低再提高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优质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储层非均质性强、优质储层特征及控储机理认识不清的问题,选取盆地内在石炭系火山岩钻井中,试油结果显示日产油达到10 t/d或日产气达到5×104m3/d以上的135口工业油气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录井、测井、试油资料的系统分析,利用岩芯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响应、物性实验数据等对石炭系火山岩优质储层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石炭系优质火山岩储层岩性变化较大,主要以溢流相的基性玄武岩、中性安山岩和爆发相的凝灰岩、火山角砾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溶蚀空隙和裂缝,原生孔隙较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优质储层形成的"三元控储"模式:岩性-岩相控制了原生空隙的发育和储集体的规模、岩石-流体相互作用控制了次生孔隙的形成与演化、构造-应力耦合控制了储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优质火山岩发育规律,通过野外踏勘、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孔渗分析、测井及地震分析方法研究了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分布。结果表明:石炭系火山岩主要岩性岩相以溢流相安山岩、爆发相凝灰岩为主,其次为溢流相玄武岩、爆发相火山角砾岩;火山岩储层中气孔+溶蚀孔和溶蚀孔+裂缝型孔隙为有利的孔隙组合类型,溢流相玄武岩、安山岩和爆发相火山角砾岩储层物性最好,为优质储层发育岩性;优质火山岩储层发育受火山喷发环境、岩性岩相及后期构造改造综合控制,火山岩喷发环境决定了储集空间的发育程度与规模,水上喷发环境造成火山岩原生气孔较为发育,后期淋滤溶蚀改造较为强烈,因此水上喷发环境的火山岩储集性能要好于水下喷发环境;石炭系火山活动具有沿断裂呈串珠-中心式分布的特征,受到构造活动影响,靠近断裂的储层发育有大量的裂缝,对火山物性的改善至关重要,靠近断裂还可沟通烃源岩与储层,为后期有机酸溶蚀创造有利条件。可见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勘探潜力巨大,火山岩储层中靠近断裂的水上近火山口爆发相和水下近火山口侵出相是最有利储层发育带,有利的火山岩区带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东部滴西地区、五彩湾地区和东部大井地... 相似文献
6.
基于17口钻井的地质与测井资料以及141块岩石样品的物性测试结果,结合火山岩的岩性、岩相特征和产能资料分析,研究了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不同火山岩岩体储层的特征和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本区发育6种火山岩和2种岩相:XS3岩体以安山岩、火山角砾岩和溢流相为主;XS6岩体以碳质泥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和爆发相为主。XS3和XS6岩体的主要储集空间是溶孔,气孔和裂缝次之;物性表现为高孔、低渗的特点;喉道微细,分选差。XS3岩体整体物性优于XS6岩体。有效储层受岩性、岩相和大型断裂的控制。岩性决定了储集空间类型和物性;岩相控制储层的纵向分布;断裂控制了储层的空间展布和次生裂缝发育程度,靠近深断裂的地方,有效储层集中发育。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PX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储量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勘探取得重要发现,但针对该区的火山岩储层尚未开展系统的储量参数研究。综合运用岩心、岩屑、试油、测井和地震资料,采用岩性约束"孔隙-裂缝"双介质模型方法,对准噶尔盆地PX井区石炭系火山岩岩性、储集空间及储层储量参数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岩相建立火山岩双介质储层物性参数定量解释模型,定量计算火山岩储层的物性参数和含油饱和度。结果表明:研究区火山作用形成的岩石主要有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玄武岩和安山岩,可划分为爆发相、溢流相及火山沉积相3种岩相类型;孔隙和裂缝是准噶尔盆地PX井区重要的储集空间,测井综合识别裂缝方法适用于火山岩裂缝型储层预测;岩性约束的"孔隙-裂缝"双介质模型适用于火山岩储层储量参数的优选和储量计算。 相似文献
8.
哈山构造带火山岩储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薄片、岩石元素全分析、扫描电镜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结合测井资料分析,开展准西北缘哈拉阿拉特山(哈山)造山带火山岩发育背景、岩性组合、储层成因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上石炭统火山岩形成于陆缘岛弧及大洋岛弧背景,发育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玄武岩、安山岩及流纹岩组合;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构造裂缝及溶蚀孔缝;岩性岩相是成储基础,成岩作用控制了储层演化,构造演化是火山岩成储的主控因素和关键;在推覆体前翼、构造转折端和多期次断层交汇处的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发育区以及受长期风化淋滤作用改造的火山角砾岩及火山熔岩发育带,为火山岩储层有利发育区。 相似文献
9.
10.
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6):1-9
车排子地区石炭系是油气富集的主要层系,火山岩储层的有效性是制约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根据岩石发育特征将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划分为火山熔岩类、火山碎屑熔岩类、火山碎屑岩类、沉火山碎屑岩类、火山碎屑沉积岩类。根据岩性发育及空间展布特征,将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划分为4个相:分别为爆发相、溢流相、火山通道相和火山-沉积相。火山岩储集空间主要包括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3种类型。岩心物性分析化验数据表明储层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受后期成岩和构造作用的影响,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发育风化壳储层结构,根据储层改造程度,划分为土壤带、水解带、淋蚀带、崩解带和母岩带。其中淋蚀带物性最好,其次为崩解带,土壤带和水解带物性较差,一般只能作为盖层。钻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研究表明,风化壳储层的形成受控于岩相、断裂和古地貌。其中岩相是风化壳储层形成的基础,断裂促进风化壳储层的发育,古地貌制约风化壳储层展布。 相似文献
11.
诺尔特断陷火山盆地石炭纪火山岩成因及火山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阿尔泰诺尔特地区石炭纪火山岩属钙碱性系列 ,主要是酸性陆相火山岩 ,火山作用中爆发、喷溢、侵出 3种喷发形式均存在 ,产生了爆发 -喷溢相、降落相、侵出相及火山喷发沉积相等火山岩相 ,火山活动受断裂控制 ,呈喷发裂隙 -中心式 ,是构造演化过程中汇聚阶段向新陆壳阶段过渡时期火山作用的产物。火山岩岩浆起源于成熟度较高的中地壳位置 ,成岩物质来源于地壳 ,为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13.
贵州早石炭世岩相古地理演化及页岩气成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野外剖面层序地层研究和室内资料分析,结合最新钻井资料、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等,并与国内外典型页岩气特征参数及聚集条件对比,综合研究贵州下石炭统页岩气富集条件、优选有利地区.贵州下石炭统发育4个层序,以台地相石灰岩为主,夹潮坪沼泽潟湖相白云岩和泥页岩,惠水、长顺以及六盘水等地区下石炭统旧司组(打屋坝组,第2层序)页岩、泥岩较发育.从页岩、泥岩的分布、厚度、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等特征,并与美国Barnett页岩等五大含气页岩主要评价参数以及涪陵焦石坝页岩气的分布、产出状态(游离气体积分数>50%)等对比,认为黔南、黔西南地区旧司组具有页岩气聚集发育的条件,具有很好的勘探前景.其中,黔南最有利的地区是紫云-惠水一带,黔西南最有利的地区位于威宁-水城一带.该区页岩气应重视保存条件的研究,同时应重视游离气、夹层气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盆地北缘第三系沉积体系演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柴达木盆地北缘第三系的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结合野外露头、岩心、测井解释和地震相特征,研究了沉积相的纵横分布特征并建立了柴北缘第三系沉积体系演化模式。结果表明:盆地边缘的马北、马西和平台地区一带主要以冲积扇和辫状河沉积为主,靠近湖盆中心的南八仙、冷湖Ⅵ号和Ⅶ号、鄂博梁等地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或前缘相带。路乐河组(E1+2)冲积扇较为发育,辫状河相对发育;下干柴沟组(E3)主要发育辫状河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下干柴沟组下段(E13)到下干柴沟组上段(E23)是一个辫状河向辫状河三角洲演化的水进沉积序列;上干柴沟组(N1)和油砂山组(N2)发生进一步湖侵,湖盆扩张,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与滨浅湖的交互沉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柴北缘古近纪—新近纪从物源区向盆地中心发育的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模式,并探讨了沉积体系演化过程及其油气意义。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构造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学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4(2):157-161
孔雀河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北部,从前震旦纪至今,经历了多期的构造变动和复杂的演化历史,形成了现今北西西-近东西向、北北东-近南北向、北北西向和北东东向基本断裂体系,同时断裂活动表现为多期性和继承性的特点;发育断背斜、断鼻、背斜及断块等构造圈闭类型,其分布具有东西分区、纵向分层的特征.纵向上,就中生界、古生界而言,下古生界较中生界发育,上古生界不发育;横向上,明显受断层控制,并沿主控断层走向方向成排成带展布;利用平衡剖面法,并结合区域构造研究成果将该区构造演化划为五个阶段:被动陆缘裂陷阶段(Z-O1)、拉张至挤压环境转变阶段(O2-S)、北东和北西向构造发育阶段(D-P1)、古生代构造的再生长及近东西向褶皱形成阶段(J)、大面积的整体升降运动阶段(K-Q). 相似文献
16.
17.
探讨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油气充注特征与油藏主控因素,以及油气聚集规律与成藏模式。运用成藏动力学,以典型油气藏或出油点解剖为基础,以流体来源及其流动样式为核心,采用精细油源对比、流体包裹体技术和油气运移路径示踪技术等方法。结果表明长8油层组为岩性或构造-岩性油藏,油气主要来源于长7段优质烃源岩;主要存在2期原油连续充注过程(±130 Ma B.P.和±105 Ma B.P.),第二期为主充注期;流体存在明显的从上至下的垂向运移指向,进一步证实"上生下储、高压驱动、裂缝与砂体输导、多点充注、近源成藏"的模式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