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运用Horton定律以及分形分维理论与方法,对泰山(本部区)地区水系、流域的特征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揭示了泰山水系的分布格局、结构特征,区内水系发育的差异性;分析影响研究区水系网特征形成的因素,并探讨其发育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黔南曹渡河流域水系的分形分维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遥感技术,结合野外调查,研究了曹渡河流域水系的分形分维,初步建立起岩溶区流域水系的计算机扫描程序。首次推算出岩溶地貌斜坡带曹渡河流域的分数维值为1.54。通过与拉平河、平河两条小流域的对比研究,初步总结出不同地貌类型、不同地貌形态、不同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与水系分数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敖江流域基础信息系统,开展数字流域研究,本文使用地理高程数据,借助流域水文软件WMS,构建了敖江流域水系结构.运用栅格型DEM数据与流域出口点位置,以TOPAZ算法为依据,绘制流域轮廓与水系结构,建立流域水系拓扑关系,划分出子流域,并计算了各子流域的面积、周长、坡度与形状因子等参数,为敖江数字流域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敖江流域水系构建工作基础上,分析了WMS软件在流域水系构建上的优势与不足,并指出水系构建在流域分析管理中的积极意义与对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DEM流域河网水系提取研究——以晋江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单介绍了基于DEM流域水系的提取原理、方法及过程,并在RiverTools2.4支持下,选择晋江流域作为提取实例.研究表明,同一流域选取不同集水面积阀值将得到不同的河网,通过分析河源密度与集水面积阈值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合适的集水面积阈值.平均地形坡度大于3°的区域,所生成河网的可靠性比较高,而小于3°的平坦区域会产生了平行河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山西省汾河流域为水系提取实验研究区域,采用该区域的DEM数据,依托地表径流模型,并利用ArcGIS10.0中的水文处理工具包对河流流域进行水系特征提取,通过对水流方向的计算,对集水积累量进行分析,最终生成基于不同阈值的河网。  相似文献   

6.
2003年6-11月曾4次对北京市城区北环水系8个地点进行了每mL水样中细菌总数和每L水样中大肠菌群数量检测.结果显示,细菌总数在7月份出现最高峰,西海、后海和前海的细菌总数较多;大肠菌群7和9月份呈现高峰,动物园北水体中大肠菌群明显高于其他地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的质量标准,城区北环水系中大部分水系属于Ⅱ类,少数水域属于Ⅲ类和Ⅳ类水质.因此应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防止污染源向水体排放,同时加强水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7.
泾河流域水系分维特征及其生态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提取河流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了传统的计盒方法,将其应用于泾河流域水系分形分析.同时探讨了分维数同流域地形、地貌、侵蚀程度、植被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分形分析为流域水文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30 m水平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内蒙古高原东部的内流河水系,结合流域气候与下垫面要素,研究水系结构与流域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域气候(降水和潜在蒸发)与水系结构关系密切,表现为分支比、侧枝比和河网密度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潜在蒸发量的增加而减小.另一方面,流域下垫面条件(坡度和草原覆盖率)对内流河水系结构...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敖江流域基础信息系统.开展数字流域研究.本使用地理高程数据.借助流域水软件WMS,构建了敖江流域水系结构.运用栅格型DEM数据与流域出口点位置,以TOPAZ算法为依据,绘制流域轮廓与水系结构.建立流域水系拓扑关系.划分出子流域.并计算了各子流域的面积、周长、坡度与形状因子等参数.为敖江数字流域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敖江流域水系构建工作基础上,分析了WMS软件在流域水系构建上的优势与不足.并指出水系构建在流域分析管理中的积极意义与对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大范围的平坦区域提取水系网时往往存在一定误差,在中、低分辨率的DEM中提取水系网时尤为明显。本文针对这一情况,分别对基于传统提取水系网方法、基于数据结构原理、基于数学概率的多种改进方法进行分类研究,详细论述分类后各方法在提取水系网时的优点,以期对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名是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产物,从泰山的名称及其含义的阐释来看,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和谐观念有着突出的表现。泰山(或太山、大山)为地、天、人、神等因素的和谐共处提供了一个物质的与观念的符号基础;岱、岱宗则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中以他平他、阴阳相济相承、多样性统一的和谐观念;岱岳、东岳体现了五岳制度下,泰山以五岳之长的身份成为华夏民族宇宙观中世界整齐和谐的空间秩序的山岳表征;而宗教对泰山的多重解释,则表现了泰山文化中多元宗教和谐共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泰山和西双版纳两地雷暴电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找出雷暴活动过程中地面大气电场的特征,利用泰山和西双版纳两地积累的大气电场资料,讨论了雷暴过程中大气电场正负跳变的形成原因.通过对大气电场资料的统计分析,给出了雷暴活动期间大气电场的均值分布情况及大气电场的波动范围.并对比分析了泰山和西双版纳两地雷暴活动过程中大气电场变化的共同点及不同之处.分析了两地的雷暴时段分布特征,给出了雷暴在一天当中活动的时段分布情况,并讨论了形成这种分布的原因.对两地雷暴电场特征的分析揭示了两地雷暴过程的时段分布、强度变化及闪电发生时间间隔等规律,可为雷电预警预报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描述了泰山日出的壮丽景观,根据泰山日出的气象条件及气候概率,指出了泰山日出的最佳观赏时机。  相似文献   

14.
泰山日出的气象条件及气候概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泰山日出的壮丽景观,根据泰山日出的气象条件及气候概率,指出了泰山日出的最佳观赏时机。  相似文献   

15.
2014年对黄河兰州段水体的浮游藻类调查结果表明,该段藻类的数量不同,随月份与水温变化差异明显,丰水期是藻类的爆发期,藻类数量最多达到63 700个/L;枯水期藻类数量最少10 800个/L.硅藻在藻类群落中占有优势地位,与黄河水体富含泥沙的特性息息相关,而绿藻类和蓝藻类在各断面的优势种属中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兰州段各采样点氮磷比介于56~282之间,磷成为藻类生长的主要营养制约因子.藻类数量与水温呈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泰山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野外调查和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研究了泰山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景观格局的时空分异特征及成因,并探讨了相关的人为活动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5 a来全区景观格局的破碎化指数增加了22.8%,人为干扰区的破碎化指数增加了30.9%,人为干扰是研究时段内景观格局显著变化的主要成因.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大规模纯林改造和景区建设活动,提高了整体景观的多样性水平,也加剧了部分区域景观格局的破碎化.研究还证明了景观格局具有显著的时空分异特征,在空间上表现为景观多样性的梯度变化特征明显,在时间上具体表现为景观结构多样性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了解汉江流域河网结构特征,在提取高精度数字河网的基础上,结合地表水频率地图和河宽遥感数据集,研究河网几何结构和拓扑结构的自相似性,同时统计分析河网的河宽分级规律.结果表明,河网中1~6级的分支比、河长比、面积比和侧枝比等结构参数稳定在较窄的数值范围内,证明1~6级河网具有良好的几何拓扑结构自相似性.在河网自相似级...  相似文献   

18.
马丽君  肖洋 《河南科学》2019,37(2):320-328
由于统计数据的限制,国内旅游流网络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且样本量有限,很难全面反映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变化.采用样本量更大、时间分辨率更高的网络关注度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揭示湖南居民省内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考察各市州在整个网络中的作用.结果发现:①14个市州共有182条旅游流,流量较大的旅游流一般都发生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较多、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之间,旅游流呈东西多、南北少的特点,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②湖南居民省内旅游流网络的关联度为0.99,旅游流网络非常稳健,但联系强度相对较弱;经济发达、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市州往往处于核心区,对其他城市具有控制作用,核心区各市州旅游流密集,边缘区相对独立.利用块模型将14个城市划分为4个板块,发现板块之间都保持着或弱或强的联系,第一板块整体的输出与引入关系较其他板块发展更完整,在整个网络中起着重要作用;③各市州旅游流的输出与引入、网络整体密度、度数中心势、中间中心势,以及各城市中心度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湖南省旅游流网络虽然稳健,但联系强度相对较弱,且季节性变化明显,各市州需在提升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旅游资源开发与区域旅游合作,从而提高各市州间的旅游流联系,促进区域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1993年版《泰山志》,由于空间太小,布局欠妥,存在缺项,时代性和科学性未能得到充分体现。目前泰山研究的成果已经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泰山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内涵。新一轮山志编纂若要体现双遗产特色,应从多学科研究成果中选材,并设泰山研究专编;必须摒弃重人文轻自然的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