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胡风的主体文学观是和主观战斗精神相伴而生的,两者互为因果,结下不解之缘。不同的历史时期,胡风赋予它的涵义也不尽相同。诸如作家的“献身意志和仁爱的胸怀”;“文艺家的人格力量和战斗要求”;“作家和人民共命运的立场”和那种“为民族解放、人民解放的高扬的热情”;后来他在长达三十万言的《对文艺问题的意见》书里解释成:“主观精神所要求的,就是这个对敌、友、我爱爱仇仇的感情态度”,也就是“革命的人道主义”。不难看出,胡风的各种界定显得有些繁复多义,但是我们只要能够静下心来,通贯  相似文献   

2.
本文把胡风的知识分子人格立场剥离出来作一精神阐释,胡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带有鲜明知识分子个性独立色彩的现实主义观.围绕着“主观战斗精神”、“人格力量”、“自我扩张”等,胡风提出的其实是现代知识分子独立人格建构的命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把胡风的知识分子人格立场剥离出来作一精神阐释,胡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带有鲜明知识分子个性独立色彩的现实主义现。围绕着“主观战斗精神”、“人格力量”、“自我扩张”等,胡风提出的其实是现代知识分子独立人格建构的命题。  相似文献   

4.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经验之歌》是布莱克最重要的诗集,而《老虎》则是诗集中最著名的短诗。诗人将“老虎”解读为革命的象征,体现了威廉·布莱克的革命思想和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5.
吴晓明同志的《胡风笔名杂录》(《上海师大学报》1985年第1期)系统整理了胡风的笔名资料,这里再作几点补充:一、《杂录》遗漏了“孟林”、“秋明”两个笔名。笔者所见,胡风曾在《文学》月刊第5卷第5号上,用“孟林”一名发表了《錶》(书评)、《田园交响乐》、《诅咒翻译声中的译文》三篇作品。近读黄源的《左联与〈文学〉》(载《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一文,写有“谷非化名为胡风、孟林、马荒继续为《文学》撰稿”一语。可见,“孟林”是胡风曾在一段时间内署用的笔名。《文学季刊》第2卷第3期(1935年)刊登的《“七年忌”读后》,胡风署名“秋明”,此文后收入《文艺笔谈》。  相似文献   

6.
胡风是当代著名的诗人、文艺理论家和翻译,然而胡风首次见诸报刊的作品,乃是一短篇小说名叫《两个分工会的代表》,此小说完稿于1923年3月16日,发表于当月29、30日的《民国日报》上,约六千余字。小说描写了“二七”大罢工时工人革命斗争的情况,主题鲜明,充分体现了胡风思想上倾向革命,以全部的同情与赞誉,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说明胡风是以扎实的现实主义步伐步入文坛的。  相似文献   

7.
胡风是当代著名的诗人、文艺理论家和翻译,然而胡风首次见诸报刊的作品,乃是一短篇小说名叫《两个分工会的代表》,此小说完稿于1923年3月16日,发表于当月29、30日的《民国日报》上,约六千余字。小说描写了“二七”大罢工时工人革命斗争的情况,主题鲜明,充分体现了胡风思想上倾向革命,以全部的同情与赞誉,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说明胡风是以扎实的现实主义步伐步入文坛的。  相似文献   

8.
正当“七月”的诗人们以其果敢进击的战斗精神,“为人民的今天和明天歌唱”的时候,在国统区的上海等地,一批年青的诗人以《诗创造》和《中国新诗》为阵地,发表了不少忧时伤世的诗篇。在诗歌创作和诗论的探究中,他们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诗歌流派——“九叶”诗派。本文试就该派的思想,艺术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9.
关于胡风的话题,人们已经谈论了很多。本文不打算对他的文艺思想进行面面俱到的评述,而是试图通过对其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主观战斗精神”的阐释,以及相关资料的梳理与对比,对胡风文艺思想的历史影响进行简略评估。  相似文献   

10.
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它揭示了文学艺术的时代特点,把握了文艺的特质。胡风意在在现实主义原则的基础上,唤起作家的创作热情,调动作家的主观能动性,主张作家、艺术家以主观精神把人类带入光明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胡风的“主观精神”说是七月派创作实践的理论支柱。作为七月派旗手的胡风,既是“主观精神”说创始人,又与七月诗派成员一道成为“主观精神”说的积极践行者。同时,七月派的创作实践又反哺了“主观精神”说,丰富了其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2.
胡风以其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独树一帜,他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持鲜明的批判态度.但胡风的文艺批评自身却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现代主义的潜在的影响:胡风早期诗歌创作受到了法国象征主义的诗歌的“润泽”;《苦闷的象征》对于胡风也有着深刻的启示,这由一些语词分析和观念比较可以看出.这些影响经过了胡风的调整、改造和转换,既形成了胡风文艺理论的某些独特之处,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理论视野.甚至“七月派”创作的与现代主义擦肩而过都可以从这里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13.
田间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际诗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走向世界的战斗鼓手。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他的诗篇便在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德国、日本等国翻译出版,并且得到了高度重视和评价。《给战斗者》被称为“一部抗战初期最优秀的诗作”,而长诗《赶车传》被赞誉是“一面诗的魔镜”。  相似文献   

14.
《府中日记》和《留美日记》是徐志摩的两种“未刊日记”。它们的面世填补了徐志摩特定时期生活、信仰和思想的空白。它们是探求诗人内在精神结构的重要“介体”,也是“徐志摩研究”新的学术生长点。  相似文献   

15.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爱国民族英雄 ,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诗歌是他战斗生活的记录和爱国精神的自然流露 ,尤其是那千古传诵的五言长诗《正气歌》 ,更是气壮山河 ,感人至深。试从“道义为之根”、“时穷节乃见”和“典型在夙昔”等三个方面来论述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的形成、表现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胡风的文艺思想比较复杂,来源也比较多。他既受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影响,也受过资产阶级文艺理论的影响。在资产阶级文艺理论家中,对胡风影响最大的要数厨川白村。胡风曾说,早年有两本“没头没脑”将他淹没了的大书,其中之一就是《苦闷的象征》。厨  相似文献   

17.
在华兹华斯《序曲》第五卷的“阿拉伯之梦”中,大海的崇高审美风格烘托着梦境的崇高精神气质,而梦境的崇高感又是诗人崇高心灵世界的表现。“阿拉伯之梦”作为全诗中“最崇高的部分”体现了自然审美经验与诗人精神气质的彼此渗透。它一方面联系着自然对诗人的“教化”,自然的教化塑造了诗人对待知识和人生的通达气质和良好直感;另~方面也联系着人文世界对自然的影响,展示出自然的精神内涵由于诗人的生命介入而逐渐丰满的过程,是理解诗歌中诗人与自然水乳交融关系的极佳切人点。“在大自然中读好书”既是诗歌中,也是日常生活世界中人与自然“共在”的一道美丽风景。  相似文献   

18.
王辉斌教授的《唐代诗人探赜》(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是其计划中的“唐代诗人研究四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三部曲”分别为:《孟浩然研究》、《李白求是录》、《杜甫研究丛稿》。其间,他还出版了与“三部曲”关系密切的《唐代诗人婚姻研究》。这四部著作与《唐代诗人探赜》一道,共同构成了王辉斌先生唐代文学研究的整体框架。《唐代诗人探赜》一书的体系性很强。从内容上来看,本书与前“三部曲”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前“三部曲”主要是对盛唐三位大诗人孟浩然、李白、杜甫的研究考索,而《唐代诗人探赜》则在此基础上扩展到对整个唐…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马居“六畜”之首,位列“十二生肖”第七位.古往今来,马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诗人咏之、歌者唱之、画家绘之、雕者刻之.唐代诗人杜甫留下了“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的感慨;享有美誉的中国传统民乐二胡曲《赛马》更将“弓弦上奔腾的骏马”演绎得淋漓尽致;以马为主题的画作,如唐代韩干的《神骏图》和元代赵孟颊的《秋郊饮马图》已成千古绝唱徐悲鸿的《奔马图》更被视为民族精神的化身;以马为题材的雕刻名作也层出不穷,如著名的“昭陵六骏”和霍去病墓前的“石雕卧马”等.  相似文献   

20.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 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期宋、齐之际的祖冲之,就是其中一位具有法家思想倾向的大科学家。反映他对天文历法真知灼见的《历议》,集中表现了他力图“革新变旧”、反对“信古而疑今”的战斗精神。考察祖冲之及其《历议》的革新精神,对于今天我们从事科学技术工作,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