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准确分析原文意义是确保翻译这一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从认知语言观的角度看,框架、视角和前景化等识解要素对于意义的分析与理解至关重要。然而,这一系列识解要素的激活与选择都会受到语言、文化、逻辑思维等语境因素的制约:首先,从语言层面看,译者的语言知识库直接影响其对词句等内容的比较、甄别、选择;其次,反映在文化层面上,如果在译者知识结构中缺乏相关文化意象的积累,就无法避免意义分析时出现框架概念空白,从而可能导致误译;再次,译者在翻译中的逻辑思维也会直接作用于译者的识解过程,影响最终的意义推理。  相似文献   

2.
康勇 《科技信息》2013,(16):180-180
汉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既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本文结合深度翻译理论来探讨汉籍外译法,深度翻译能给予汉籍外译研究以新的启示,对于拓宽翻译研究的理论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蓬勃发展。该理论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打破了以前原文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赋予了翻译更多的涵义,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也为翻译批评建立了一种新的动态模式,具有深远影响。文章将在概述该理论的形成及翻译原则的基础上,着重例证其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应用这一颇具争议的问题,旨在说明其对文学翻译批评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动态意义观”认为意义受制于特定的交流环境,因此强调译者要做到在交流中把握意义。“动态意义观”对于汉诗英译中的词汇翻译有较强的启示作用:译者应在充分考虑诗词的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以及原作者的情感系统基础上,理解和把握词义并做出得体的翻译。  相似文献   

5.
陈倩 《皖西学院学报》2011,27(1):111-114
诗歌语言是主观化的语言,诗歌的翻译也是译者追求主观化对等的过程。以意义的主观性识解理论为框架,从主观化对等的四个方面——辖域与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探讨了其对诗歌翻译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旅游文本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其功能主要有传递信息和施加影响、诱导行动。从对功能翻译理论基本原理的探讨出发,对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为旅游文本翻译界提供新的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7.
首次发表奈达与张经浩破解Dynamic Equivalence的信函。奈达的Dynamic Equivalence翻译标准是中国翻译理论经典,教科书中的金科玉律。研究发现理论经典和金科玉律-Dynamic Equivalence被译成“动态对等”是一大错误。“动态对等”四个字严重曲解了奈达的Dynamic Equivalence翻译标准。作为翻译标准的“动态对等”谁也不理解;译文与原文能“对等”?“动态”是什么东西?“动态对等”又是什么意思?张经浩在笔者的请求下给奈达写信求教Dynamic Equivalence的含义,奈达回信完全同意笔者和张经浩的理解:Dynamic不是static(静态)的反义词(动态),Equivalence是贴近,不是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不能翻译成“动态对等”。奈达的信详细破解了Dynamic Equivalence的含义。对被严重误读曲解的奈达Dynamic Equivalence翻译标准的译文进行了评析。笔者抛砖引玉,提供Dynamic Equivalence试译译文。  相似文献   

8.
陈秀敏 《科技资讯》2010,(13):247-247,249
本文在对翻译等值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形式等值,意义等值,语用等值方面着手,探讨了翻译等值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9.
陈雯 《科技信息》2009,(11):175-176
这篇文章是建立在奈达的动态对等的理论基础之上,分析了中文与英文的隐喻翻译的文化相似之处和差异,由此进一步探求了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保持翻译对等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技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空间冗余机器人运动学控制中正、逆运动学求解的复杂性,采用神经网络从两方面解决这一问题。一是从神经网络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神经网络结构--状态延迟输入动态递归神经网络(SDIDRNN),提高了网络的学习速度;二是从辩识方案出发,以SDIDRNN为基础,在空间7R冗余机器人正、逆运动学模型辩识的问题上,设计了一种新颖的解耦辩识方案。将其与另外两种具有普通网络结构的辩识方案相比较,说明了该新方案具有更高的学习能力,辩识误差可降低到对比方案的40%-6%。由于学习速度的提高,达到设定误差时的训练次数大大减少,使该方案在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实时计算能力大大增强,为神经网络在机器人运动学控制中的应用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学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简单回顾了归化、异化理论的生成及其演变。指出归化和异化都是重要的翻译策略,两者相辅相成,对文学翻译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梳理严复与德莱顿的翻译实践和译论,比较分析两者在翻译标准与方法、翻译之难、翻译目的与功用和译者素养等方面的异同,探讨中外翻译理论共通的内在规律,揭示翻译的复杂性及其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与系统辨识技术相结合的动态负荷建模方法。首先简要介绍了电力系统负荷的动态模型和前馈神经网络,然后具体讨论了应用ANN辩识负荷模型参数的方法,并结合具体辩识程序的框图,分析了辩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研究表明,本文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辩识建模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饮食文化菜谱的翻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分析了中国饮食文化菜谱的文化内涵,结合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实践,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菜谱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对翻译教学和研究中国特色菜谱的翻译以及宴会口译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梁琦 《科技信息》2010,(28):I0182-I0183
近年来,翻译理论更多的转向文化方面的研究,从多元文化的背景出发探讨翻译的目的和意义等问题。然而,语言学作为翻译研究的最早途径,其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从翻译的语言学角度出发,总结分析了著名翻译家、翻译理论家许钧教授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方面。从而更深刻的从语言学方面了解翻译的本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6.
符号学理论从语言符号的语义关系、句法关系和语用关系三方面来考察其相对应的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将符号学的三维思维方式应用到诗歌翻译,力求达到翻译的动态或功能对等。用符号学的翻译观解释翻译思路,用诗歌文本体现符号学的翻译模式,以期言与意的表达得以理解,达到文化交流、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瞿秋白短暂的一生为世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与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在翻译理论思想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他的翻译理论至今仍具启迪意义。文章通过对瞿秋白及其文学翻译史的分析,结合他的翻译标准、翻译方法与翻译原则等,对他的整体文学翻译思想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18.
英汉词典中例证翻译的特殊性使它有别于词典中的词目译义和文学翻译。将象似性理论引入英汉词典例证翻译的研究,是运用句法结构象似性高以及例证翻译多在句子层面上进行的特点,探讨英汉词典例证翻译形式与意义的对等和转换。从距离、顺序和数量等象似性原则入手,研究英汉词典例证翻译的特殊性,探索双语词典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而译者是翻译的主体。根据翻译认知理论,在科技英语专业词汇、句子结构和被动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的适当发挥对准确传达原语信息,达到交际目的,实现和谐翻译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动态对等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既指出翻译的相对性和灵活性,更成为评判翻译效果的一个终极目标。本文以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的对比入手,探讨了形式对等的本质、必要性,最后阐述了它在翻译时代的进一步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