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长葛县小麦、玉米优质、高产、高效益综合技术开发,选择在坡胡等8个乡镇,小麦面积30.5万亩,玉米18.5万亩。开发区1990-1992年小麦平均亩产363公斤,比开发区前3年平均增产14.5%,比全县同期小麦亩增产10%,3年累计增产小麦4323.1万公斤,增加收入为3026.17万元。玉米3年平均亩产467公斤,比同区前3年平均增产21.8%,年平均递增为6.6%,比同期全县平均增产12%,累汁增产玉米4856.9万公斤,增加产值2719、86万元。其做法是: 一、狠抓小麦、玉米“一优双高”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 90年平顶山市以双高开发为科技兴农的突破口,在省科委的重视支持下,经过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五个县的共同努力,园满完成了三十万亩小麦、玉米、烟叶的高产量高效益开发任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双高开发区中15万亩小麦总产达4937.8万公斤,单产329.2公斤,比非开发区单产增加121公斤;15万亩玉米双高开发总产达6282.1884万公斤,单产407.98公斤,比非高产开发区单产增加96公斤;15万亩烟叶双高开发亩产值628.31元,上等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星火计划自1986年实施以来,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积极扶持蓝色产业、绿色产业和高优产业三大农业特色产业,提升星火技术水平和层次,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及科技、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17年来共组织实施了国家、省、地市、县4级星火计划项目4517项,总投资近150亿元,其中,科技引导资金2.37亿元,银行贷款8.11亿元。这些项目累计创利税60多亿元,增加农民收入17.26亿元,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16.76万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县以上培训班共培训星火管理人才165万多人次,表彰了110…  相似文献   

4.
<正> “七五”期间,濮阳市笠委在贯彻、组织、实施星火计划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为重点,以振兴我市经济为重心,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狠抓了一批技术起点高、市场竞争能力强、覆盖面大、经济效益显著的开发项目。五年多来,围绕乡镇企业共安排省、市级“星火计划”科技开发项目12项,投入科技三项经费40余万元,新增产值1185万元,利税126万元。有力地推动了我市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了振兴我市经济的步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5.
<正> 1986年初,博爱县科委会同各有关单位,对本县资源优势做了深入调查研究,拟定了一批切实可行的“短、平、快”项目,其中有两项列入国家“星火计划”,三项列入市级“星火计划,共得到拨贷款103万元。列入国家“星火计划”的“乳酸衍生物技术开发”,于当年四月正式投产,产品达到国家标准,在供电不足的情况下,年产量60吨,产值30万元,利润8万元,并打入国际市场,行销日本,西德等国,创汇七万美元。予计1987年产量可达300吨,产值130万元,纯利润40万元,创汇40  相似文献   

6.
<正> 1987年10月24日《科技日报》一版曾报导了:“河南认真实施星火计划,投入产出比达1:5以上”。国务委员宋健看到这条消息后,给予了赞扬。3年来河南共安排星火计划项目1043项,投资3.3亿元,已开发新产品300多种,据1988年统计新增产值8.1亿元,税利1.6亿元。预计项目全部完成后,每年的产值超过17亿元,税利3.5亿元,投入产出比仍在1:5以上。一河南在实施星火计划上,针对全省人多地少,农业不稳、河南大局就不稳、乡镇企业不发展,河南经济就很难起飞。为此受到省领导的重视,并批示“要大力加强这项工作,因为特别适合我们河南的实际情  相似文献   

7.
<正> 开封市四十七万亩粮、棉、油作物高产高效益综合技术开发示范研究(简称“双高”开发),自1990年起,历经三年,取得丰硕成果。三年累计新增小麦7386.25万公斤,玉米3632.3万公斤,红薯100万公斤,水稻226万公斤,棉花526.6万公斤,花生1376.8万公斤。其中,小麦“双高”开发三年跃上三个台阶,今年比1989年亩均增产43.6%,比1990  相似文献   

8.
<正> 1987年以来在封丘县广泛开展了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益规范化栽培模式技术应用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棉花单产逐年提高,1987—1989年累积推广面积18万亩,平均亩产皮棉65.8公斤,比常规植棉栽培技术每亩多收皮棉8.3公斤,增产14.4%,每公斤皮棉售价按6元计算,每亩净增值49.8元,总增产皮棉149.4万公斤,总净增值896.4万元,其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探索桃树早期丰产的可行性,我们于1983年春栽植试验园18.33亩,株行距3×4米,每亩55株,共计1008株,均为一年生桃苗。第二年平均亩产233.1公斤,第三年亩产891.7公斤,第四年亩产1220公斤,第五年亩产1948公斤,达到了早期丰产的目的。1985—1987年,全县应用早期丰产技术栽植桃园1.2万亩,比常规栽植技术年均净增值350.63万元,三年共增值1051.89万元。兹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九八六年是我国第七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为了更好地落实七五计划,国家科委于一九八五年五月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并把这一计划简称“星火计划”。赵紫阳对此批示说:“这是一件既有现实又有长远利益的事业。农业结构改造不发展乡镇企业不行,发展乡镇企业不依靠科技不会有前途。两者结合将可能闯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路。”这是对“星火计划”目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科技信息     
<正> 组织企业集团实施星火计划郑州市科委在实施星火计划中,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企业集团,依靠科学技术,促进了企业的振兴。三年来,累计创产值4.92亿元,实现税利近9000万元。 1989年10月郑州市科委牵头成立了“郑州市耐火材料新技术开发产业集团”,包括密县、巩义市、登封县三个地区,20个骨干厂家。三年来,新开发  相似文献   

12.
<正> “七五”期间,开封市农业科技工作紧密围绕当地优势资源的综合利用,重点抓好支柱产业和商品基地建设及粮棉油高产开发,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本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五年来,开封市农业科技项目总投资6243.73万元,其中科技三项费用投入231.9万元,科技贷款150万元。支持安排科技攻关,星火计划、“双高”开发等农业科技项目70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30项、市级35项。据不完全统计,已有8项获国家  相似文献   

13.
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项目取得新成效我省自1995年实施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计划“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项目以来 ,成功建立了1万亩超高产样板田、10万亩试验区、100万亩示范区和1000万亩辐射区 ,1999年 ,偃师万亩超高产样板田平均亩产达到609 14公斤 ,提前两年实现了项目计划产量目标。在保证产量水平稳步提高的前提下 ,围绕小麦种植结构调整开展研究和开发 ,取得了比较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一是加强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和示范 ;二是开展了食品加工与优质小麦指…  相似文献   

14.
<正> 1987年白土岗乡圣井村五位农民.自发地在南召县组建了第一个农民研究会.他们以农科站为基地、以科技户为纽带.以科研单位为依托.面向全村农户.开展了广泛的技术服务。1990年全村平均粮食亩产837.9公斤.比1986年亩增产335.6公斤其中724亩小麦平均单产367.5公斤.500亩水稻平均单产685公斤。亩投入由87元下降到65元.粮食每公斤成本由0.12元降到0.08元、创建吨粮田  相似文献   

15.
<正> 焦作群英机械厂是我省机械行业中型一类企业,厂区占地面积近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生产工人9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占6.6%;人均固定资产1.2万元,主要生产设备181台,并拥有较齐全的理化检验和无损探伤等测试手段。具有较强的新产品研制开发能力。该厂1986年承担了省星火计划“中小型黄金选矿成套设备及小型采金船新产品开发”项目,两年多来,积极开发新产品近60个品种、规格,生产黄金选矿设备1800台套,创产值2550万  相似文献   

16.
“三夏”时节,从“九五”国家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栽培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实施地偃师市传来喜讯,经过由国家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和河南省科委组织有关单位的小麦专家对偃师项目区小麦万亩超高产样板田进行随机抽样的实打样点验收,结果表明亩产突破600公斤,提前一年达到了预定产量指标。洛阳市科委办公室小麦超高产样板田亩产突破600公斤  相似文献   

17.
<正> 中绿一号绿豆(原名D0809)是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1984年首先在我县试种成功,四年来已在全国推广204万亩,增产绿豆5100万公斤,增加社会效益1.224亿元。一般亩产都在150—200公斤,高产田已超过300公斤,比当地推广的品种普遍增产20—30%。截止目前中绿一号绿豆已出口日本、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是出口创汇的明星品种。1988年获河南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奖。  相似文献   

18.
<正> 绿豆新品种“中绿一号”,原名 D0809,来源于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一九八二年引入唐河县后,连续三年参加全县十三个点次品种对比试验,同时组织了三个乡(镇)一万四千四百亩大面积示范。其主要优点是:1、高产稳产。比当地当家品种“唐河针拨”增产20%以上,而且产量稳定。一般亩产125—150公斤,最高单产可突破250公斤。2、早熟优质。该品种生育期80天左右,籽粒油绿光亮,商品价值高。3、结荚上举集中,便于收摘管理。根据“中绿一号”的特点,1985年,唐河县组织  相似文献   

19.
<正> 为了贯彻国家“星火计划”调度会和“星火计划”生产装备开发项目管理工作座谈会精神,把握我省“星火计划”的脉膊,省科委于今年八月上旬,在郑州分别召开了河南省“星火计划”调度会和“星火计划”装备开发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市科委主任和主管计划的同志,省农村多种经营工艺及技术装备开发示范协作组成员和项目承担单位等,共七十余人。会议首先传达国家科委“星火计划”调度会和国家  相似文献   

20.
<正>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交界处,辖16个乡(镇),513个行政村,14.2万户,64万人,总面积420万亩,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198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围绕“科技兴豫”和“科技兴宛”的战略决策,结合本县实际,采取了”科技兴县”的一系列措施,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绩。89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05亿元,比88年增长21%,粮食总产达到209112吨,比去年增长31.4%,财政收入3190万元,比去年增20.4%,农民人均纯收入320元,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