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昭奎 《世界知识》2010,(13):55-55
<正>"儿子,在土里洗澡;父亲,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这是诗人臧克家对他写此诗的那个年代中国农民与土地关系的绝妙刻划。土地是人类安身立命、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土地为人类提供粮食、蔬果、牧草、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过一个惹人注意的现象:著名的作家几乎都有一支杂文的笔。杂文,不仅文学理论家写(如冯雪峰、胡风),小说家写(如茅盾、巴金)、翻译家写(如穆木天、李健吾),诗人也写(如郭沫若、臧克家),戏剧家也写(如田汉、夏衍),画家亦有“以文代画”的杂感(如丰子恺、黄苗子),这些从事理论、创作、翻译的名家,同时又是杂文的好手。  相似文献   

3.
1954年1月,《臧克家诗选》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是《臧克家诗选》的初版本。臧克家心底对1954年版《臧克家诗选》有不满的“情绪”,觉得诗选的出版方式是对他人格的“侮辱”。1956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拟出版增订版《臧克家诗选》,此版中诗人对入选诗歌进行扩充,容量变得很大。1976年10月“文革”结束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再次启动《臧克家诗选》出版,目的是对诗人一生的诗歌历史做历史展现,臧克家对新中国成立后的诗歌进行了组合。1986年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最后一次修订《臧克家诗选》,这是最高级别的官方文学出版社的“最后定本”,它成为四个版本中最厚的版本。从《臧克家诗选》的版本变迁中,我们发现:涉及抗战之前、抗战期间的诗歌入选篇目,臧克家主要依据的是1945年版《十年诗选》,他大体没有超过这个“限度”。这从侧面看出臧克家对《十年诗选》的独特感情,我们可以把它看作真正初版的“臧克家诗选”。  相似文献   

4.
投稿须知     
<正>关于文章的"题名"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题名中应使用规范的缩略语、符号、代号,非常见的外文科技名词和化合物名称应写全称。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5.
臧克家(1905—),山东诸城人。《烙印》、《罪恶的黑手》,是他三十年代的成名之作。他的诗,以浓郁的泥土芬芳和严谨质朴的现实主义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称颂。他的诗论,同样体现了一种现实主义精神。象他写于三十年代的《论新诗》、《新诗答问》,一再强调诗来源于现实生活,强调深入生活的重要性,这对匡正当时的不良诗风和推动新诗健康发展,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解放后,臧克家由于身体等方面的原因,使他没更多的时间从事创作,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评论上。他五十年代中期出版的以  相似文献   

6.
《少儿科技》2008,(6):41-41
我想我的语言组织能力不会那么差吧!为什么别人总是误以为我的话是讽刺人的呢?一次,本班才子李××写了一篇作文,想让我帮他修改一下。我一看,他的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张口就说:"天才写出的文章就是不一般啊,佩服佩服!"  相似文献   

7.
第二语言习得专家王初明教授于1999年在我国率先提出应用"写长法"进行外语教学改革,主张通过科学而切实可行的教学实验,"以写促学",从而达到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目的。几年来,全国数十所高校先后开展了"写长法"教学实验。2000年至今,国内各种期刊发表了近百篇研究"写长法"的文章。"写长法"教学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教学效果显著。同时该方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正>应王亚娟总编辑之邀,从2007年开始在《世界知识》杂志上发表"车耳商旅滋味"专栏文章,至今整整100篇。从文章刊发的节奏来看,密集的时候每期一篇连续长达一年,不密集时一年也得有个八到十篇。每篇文章大约3300字,按此计算,该专栏文章已有33万字。之所以能写这么久,应该有以下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9.
"自古文章攀蜀道",散文好写,但好散文难写.作文教学并不只是一个概念,要落实操作,就要找到作文教学的切入点,把握住作文的有效教学.课内教学深藏契机;"诗外功夫"任重道远;"源头活水"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0.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题目横线上可填"棒"、"能干"、弱"、"受欢迎"…… 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和班级。 3、字数600字左右。【文字解读】就形式看,为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虽对文章有一定的范围限定,但它比全命题作文在内容和主题上还是要宽泛得多,这就给作文者很广阔的选择空间,让他们可以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真话,抒真情。本作文题即是如此, "要求"既是要求,又是提示,它告诉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个方面来写,只有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才会写得有真情实感。审题时还要注意关键字眼,此题中的"原来"、"也"就很关键,不能忽视,它告诉作文者,文中所写的 "棒"、"能干"等原先自己没发现,现在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才使作者恍然大悟,因此,作文中肯定要写到 "棒"、"能干"等的反面,不提到这个方面,作文就离了题。  相似文献   

11.
贴近现实的精神取向、创作主体的伦理要求、博大雄健的风格追求,这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是臧克家一直标举的“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主要内涵。臧克家的诗歌理论虽有一定的意义,但也有很大的局限。这种局限既是由当时的历史语境决定的,更主要是受其理论自身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正小主持人:各位同学,无论你是在读小学还是初中,面前都有一道坎,那就是写作文,今天,我们请老师给我们讲讲新思维作文的写作技巧。好了,演讲开始,老师您请。主讲老师:其实,我们不应该把写作文看成一种负担,不要看到作文题就像吞下一颗小妖果似的难受。其实"作文"这个词,解释起来很简单,就是写话。如果我们不要将写作文看成是正而八经地在创作文章,换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把它当做"写话"来对待,那就轻松得多,就像嘴里衔了块大白  相似文献   

13.
三个小悖论     
(1) 我们常见有些文章的题目是"无题".由此可得到一个悖论如下: 设 A,B 为二人,A 问 B:"你今天写的文章题目是什么?"B:"是'无题'."A 想:  相似文献   

14.
北大教授曹文轩先生说:"我教自己孩子写作文,首要的就是教他会写体制内的文章.对体制内的那一套,我是非常熟悉的.我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文章在那些掌握了一套固定的写作程式的判卷人手里能够得到高分.因此,他的应试文章是写得很好的."  相似文献   

15.
正徐清华把作文草稿本拿出来,拍了又拍,问同桌盛小林:"你知道不知道今天的作文课写什么作文?"盛小林把语文书打开,指着上面的习作要求,说:"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徐清华敲他的脑袋:"这篇作文上个星期已经写过了,难道你忘啦?"盛小林摸摸下巴,想了想,说:"写过了吗?好像是吧。"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科学探索》2009,(7):F0003-F0003
疑问 为什么不选我?我已经给“幻想世界”栏目写过好几次文章了,可是每次都没被选上。看到其他同学的文章和照片印在杂志上,我好羡慕哟,你能不能告诉我一个写好“幻想世界”的小窍门呢?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改的出现,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写话能力任务越来越重,如何有效地培养孩子写话能力的任务是我们探究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能顺利的完成一句话的写话过程对于孩子升入高年级进行写作和未来成长中完成具有体系性的文章至关重要。本文通过五点内容来分析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孩子充分的理解和提高写话能力,分别提到了几点:一、不过多要求写话的数量,只要能写一句完整的话。二、不过多要求写话的质量,只要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三、不限制写话的内容及形式,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四、注重以多种方式激发孩子的写话兴趣,培养写话能力。五、注重以多种形式激励孩子产生写话的愿望。进行具体的叙述。  相似文献   

18.
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那么,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一、运用顺叙。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  相似文献   

19.
正【习作提示】在这次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次习作,请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运用搜集到的资料,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写一篇演讲稿。如果不想写演讲稿,也可以从自己读过的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文章或书籍中,选择最打动自己的一篇(本),写一篇读后感。  相似文献   

20.
正人眼视觉、视野开阔,调节自动,分辨率强并且独具灵活的跟踪注意机制和联想识别能力,对瞬间景物一览无遗。但是,他只能见到眼前的景物,不能"入木三分",也不能看得太远。与利用光波工作的人眼不同,利用声波工作的声"眼"不仅可用以观察物体,还能通过贯穿物体的声波揭示内部奥秘。当今,用声来"看"的方法多多,选择几项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