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人类的出现在有效促进人类经济、社会、环境等快速变革和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如犯罪、伤害、偏见、隐私泄露、尊严受创等伦理问题。充分应用数字人类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其前提是要使数字人类将人类当作目的,而非工具,归根结底要对人类做出善的行为,从而有效规避数字人类对人类造成伤害。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知晓数字人类需要被作为“完全道德代理人”而存在,进而将其放置于与人类平等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04,(10):60-61
现在的计算机病毒基本上都是针对计算机漏洞与网络的。这里,我们来谈一谈哪些软件容易受到病毒的攻击,并且提供一些安全建议。1.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之所以容易受到病毒攻击,主要是因为操作系统设计复杂,会出现大量的安全漏洞。如2003年8月份全球泛滥的“冲击波(Worm.Blaster)”病毒就是利用了系统的RPC缓冲区漏洞才得以大面积传播与泛滥。漏洞是指操作系统中的某些程序中存在有一些人为的逻辑错误。这些错误隐藏很深,一般是被一些程序员或编程爱好者在研究系统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这些发现的错误公布后很可能被一些黑客…  相似文献   

3.
吕媛 《科学大观园》2005,(20):60-61
你知道吗?鼻孔最初不是用来呼吸的,它只有闻味功能。 如今,鱼类的两对鼻孔仍然是进出水的通道,不能用来呼吸, 而人类的鼻孔却发生了巨大变化,竟然渐渐形成为一个呼吸 通道。但学术界对人类鼻孔的起源,一直争论不休。 科学家发现,肯氏鱼化石外鼻孔正向内鼻孔位置“漂 移”。  相似文献   

4.
5.
南级发现神秘病毒近日,俄罗斯《真理报》独家披露一则令世人震惊的消息:1999年,一支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大陆永久冻土带下,发现了一种闻所未闻的神秘病毒,迄今地球上没有任何人群及动物对这种病毒具有免疫力。由于该病毒“休眠”在南极永久冻土带的底层,暂时还不会对人与动物形成威胁,因而这种神秘病毒只在科学界引起了高度重视,而全世界大多数人对它的潜在危害尚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6.
关于病毒与人类共存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寄生与对抗、共存与依赖的关系.以积极进取中的必要妥协策略来对待病毒是人类的理性抉择,由此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相应的人类生存观念和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电影《地心引力》让广大观众见识到了没有地心引力的太空环境有多可怕。可是挣脱地心引力,在半空中自由活动,仍然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在各国传说中,不论是欧洲的天使、印度的众佛,还是中国的仙人,都无一例外地拥有飞行的能力。有人曾经做过计算,如果想利用上肢的力量飞起来,人体需要空心的骨骼,大量的体内气囊,再加上增长两倍的  相似文献   

8.
<正>空气污染在人类常见的皮肤病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研究人员发现,空气中的污染物好像能够穿透皮肤,导致包括湿疹在内的多种皮肤疾病。在以往的认知中,空气污染主要通过呼吸进入人体,不过近年来有大量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在人类常见的皮肤病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痤疮、色素沉着、特应性皮炎和牛皮癣已被证明会受到空气污染的影响。2024年发表在《皮肤病学与治疗》(Dermatology and Therapy)上的最新研究发现,野火烟雾带来的危险也可能延伸到皮肤。  相似文献   

9.
10.
晓华 《科学大观园》2009,(16):72-72
人类首次登陆月球40周年庆典已经结束,但是美国宇航局能否把人类送上火星仍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11.
机器智能的话题,古已有之,而今成为热点。我们不仅要为机器的进步而喝彩,更要在智能时代重新反思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隐喻视角下的人与机器的关系是一种异化关系,而目前反对机器能实现智能的背后存在着三组矛盾,即宗教层面上理性与信仰之间的矛盾、物质结构层面上有机与无机之间的矛盾、科学认知层面上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系统论视域下,自然-人-社会大系统中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之间的鸿沟具有不可逾越性。未来,计算机隐喻将被赛博格隐喻所取代,而赛博格将会成为新一代的智能机器。  相似文献   

12.
人类增强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增强时代"的超人类革命,同时也激起了生物保守主义与生物进步主义的伦理论争。面临着新技术展现形式带来的伦理质疑与挑战,超人类主义试图寻求伦理范式和伦理视角的转换以对后人类伦理进行合理辩护,即关乎医学功能转移、技术逾越性和人性改良伦理范式转换的后人文主义转向和复合性技术转向。因此,面对人类增强技术研发与应用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需要在允许的限度内进行负责任创新、完善监管机制以化解伦理困境、解决伦理难题,使人类增强技术能在人类普遍认同的伦理框架内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14,(3):62-64
正英国科学家制造出首个"仿生人"40年前,仿生人还只是科幻作品中一个仅靠想象力支撑的产物,但据美国《大众机械》杂志在线版及纽约每日新闻网等2013年10月13日消息,一组工程师团队利用人造器官、肢体和其他身体组织,已成功组装出一个与人类有60%至70%相似度的仿生电子人(bionic man),其能够散步、交谈、眼睛会扫视人群,人工血液循环通过其机械心脏。  相似文献   

14.
<正>这个疾病,在中国差点要了康熙帝的命,在欧洲造成了古罗马帝国的衰落,并让苏格兰失去独立……历史上,疟疾是最为流行而凶险的传染病之一,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演进方向。疟疾曾长期在旧大陆各地区肆虐,如14世纪时曾发生了罗马教廷避居意法边境的"阿维农之囚"事件。现有研究表明,其中虽有亲法教皇想就近得到法国支持的原因,但担心染上罗马热症、避开疟疾流行区也是其重要原因。在中国的史书上,疟疾也是一名常客。汉武帝征伐闽越时,  相似文献   

15.
胡杨 《科学大观园》2009,(18):72-72
人类首次登陆月球40周年庆典已经结束,但是美国宇航局能否把人类送上火星仍是一个谜。 当前的科技水平可能刚刚达到,也有可能还远远不及前往火星的载人任务所需的技术水平。因此前往这颗红色行星的载人任务仍是一个巨大挑战。但是美国宇航局仍坚持远征火星,而且有关火星探索的新想法层出不穷。休斯敦美国宇航局约翰逊太空中心月球和火星综合研究部研究人员布雷特·德雷克说:“火星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向往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05,(11):68
我的电脑经常出现死机、运行速度慢等异常情况,使用了多种杀毒软件也不见效。如何判断电脑异常是否是病毒在作怪?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特别是对于一些初级电脑用户。下面,我就结合个人电脑使用及企业网络维护方面的防毒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介绍如何判断电脑是否中了病毒,希望对帮助识别“真毒”有一定帮助!电脑出故障不只是因为感染病毒才会有的。个人电脑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故障现象多是因为电脑本身的软、硬件故障引起的,网络上的多是由于权限设置所致。我们只有充分地了解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在真正病毒来了之…  相似文献   

17.
从技术设计视角看当代人类生活方式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设计与人类生活方式密切关联.在当代工业社会,技术设计在促进人类生活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同时,也导致人类生存面临种种困境和危机.人类生活方式全方位与技术设计溶合,构筑了一种技术化、功能化和消费主义的崭新生活方式.技术设计为达到人的自我解放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19.
慧文 《科学大观园》2021,(21):74-77
自拍在网络时代火了,但自拍可不是网络时代的产物.人们对自身一直抱有热情,只是从前受制于技术条件,能看到自己视觉图像的特权只属于极少数人.文艺复兴以后,拥有技术优势的画家们纷纷拿起画笔,将自画像与艺术结合.摄影时代的到来,让普通人记录自己成为可能.在这之后是数码相机、手机高清摄像的突飞猛进,以及互联网信息共享的推波助澜,与自画像、机器成像一脉相承的自拍照迎来了大爆发.  相似文献   

20.
数学与关于生命的思索,两者相互锚定,具有深度的耦合性:数学是理性生命追问自己存在的重要方式。但历史上两者发生了形式上的疏离。20世纪“哥德尔革命”终结了数学对统一公理体系绝对确定性的追求,也深刻地重构了生物学。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基因组学体现了生物学与新的“元数学”的相容。基因组学由关于“相互作用”的“组学”思维、多元化离散性数学实体、“共享抽象”方法塑造,超越了传统生物学对特殊物质成分的依托、关于生命本源假设之结构、关于物种关系的类比思维。这令数学与“生命”的耦合重新显式化,即以非线性、递归、反馈投射等为旨趣的复杂性思想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