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2,13(7):61-63
胚胎干细胞的成功分离曾给再生医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很快受到伦理的困扰而举步维艰;成体干细胞的异体应用虽可回避伦理问题,但又受到免疫排斥和疾病传播风险的限制;ips细胞的技术突破又一次给干细胞研究注入了活力,但达到实际应用的安全与有效尚需时日。因此,找到临床可用的足够数量的种子细胞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
3.
近期美国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的科学家们成功的从实验室培养的人体胚胎中提取了干细胞。这是一项重要的进展。这一突破将有望让科学家们得以利用干细胞技术治疗一系列的困难疾病,包括阿兹海默症和多发性硬化症。2013年5月15日,该研究小组在美国科学期刊《细胞》网络版上发表文章,宣布已使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向女性提供的卵细胞内植入他人皮肤细胞的细胞核,首次成功制作了能够分化成各种组织的胚胎干细胞(ES细胞)。该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表示:"比起iPS细胞来,克隆ES细胞也  相似文献   

4.
生殖干细胞是生殖细胞发育的早期阶段。生殖干细胞是一类特殊类型的成体干细胞,它不但具有干细胞的特性,还具有传递遗传信息的能力。本项目以阐明精原干细胞转换体系为中心,以研究精原干细胞向雌性生殖干细胞转换的机制为主线,揭示其复杂机制和探索其在性分化异常相关疾病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基于这一主线,我们首先根据前期研究结果建立了精原干细胞向雌性生殖干细胞体外转化体系,根据这一结果和技术平台以及前期研究已建立的体内转换小鼠模型,从表观遗传学、细胞代谢和细胞器重塑等角度揭示了精原干细胞向雌性生殖干细胞转化的机制。另一方面,利用已建立的体内转换小鼠模型和已建立的性分化异常疾病资源库和家系库等揭示了性分化异常及相关疾病发生机制。项目的实施为性分化异常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平台,为人类优生和出生缺陷的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科学家近日取得了一项重大科学突破,在实验室中利用干细胞成功培育出可以发挥生理功能的小鼠胚胎。这枚人造胚胎采用了两种干细胞:负责发育成躯干的“主细胞”和细胞赖以生长的3D骨架。该发现有望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生命早期的发育状况,并为妊娠早期三种主要流产原因中的两种提供解释。天然胚胎需要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置入子宫中进行发育。干细胞可以分化成人体内的任何细胞,但科学家始终未能使干细胞  相似文献   

6.
周琪  曾凡一 《中国基础科学》2010,12(3):18-20,F0002
本研究首次利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通过四倍体囊胚注射得到存活并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研究中,我们制备了37株iPS细胞系,其中3株iPS细胞系获得了共计27个活体小鼠,经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证实该小鼠确实从iPS细胞发育而成。其中一些小鼠现已发育成熟并且繁殖了后代,这是世界上第一次获得完全由iPS细胞制备的活体小鼠,有力地证明了iPS细胞具有真正的全能性。这项工作为进一步研究iPS技术在干细胞、发育生物学和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平台,将iPS细胞研究推到了新的高度,也为中国在这一国际热点研究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的神经组织细胞促进周围神经选择性再生的临床前研究”,属干细胞研究及其在组织(器官)工程中的作用研究领域。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一直是生物与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主要对骨髓基质干细胞有可能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做了探索,特点是针对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探讨了干细胞在周围神经再生领域内的可能应用前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8.
干细胞研究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胚胎发育学、遗传学、生殖医学以及有关的临床医学有着密切关系。但通常干细胞研究划归组织工程学研究领域。 1 987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出“组织工程学”一词。人体组织器官的再生要求三个基本生物学因素 :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生物材料。近年来 ,作为组织工程三要素之一 ,干细胞的研究以及用干细胞干预治疗和修复损伤组织器官的尝试 ,为人类战胜顽症展现了新的曙光。干细胞的研究引起了生命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美国《科学》杂志在 1 999年度世界十大科学成就评选中 ,将干细胞的研究排名第一。 2 0 0 0…  相似文献   

9.
人类胚胎干细胞及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的一个目标就是将它们成功应用于临床细胞替代疗法,为人类健康做贡献。诱导人类胚胎干细胞及诱导多能干细胞向不同谱系的细胞定向分化是将其应用于临床的前提,系统研究具有不同发育潜能的人多能干细胞间多种差异的分子机制,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发育潜能建立的分子基础,而且对筛选和建立符合临床应用标准的人多能干细胞具有重要意义。由同济大学康九红教授领衔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通过研究不同来源的人类胚胎干细胞及诱导多能干细胞系在多能性、分化潜能、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差异的内在本质的区别,对其中所涉及的4个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若干重要进展。本文就该项目研究的概况、研究进展、实施效果进行回顾与论述,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生命技术主要包括转基因技术、基因治疗技术、克隆技术等;生命技术具有风险属性,它是一种风险技术;生命技术在被使用时可能产生很多安全风险和伦理风险;要在研究生命技术风险致成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和实施严格的制度管理和有效的伦理规范,控制和规避生命技术风险。  相似文献   

11.
干细胞研究因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成为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目前人们在胚胎干细胞的定向分化和诱导多能干细胞细胞系的建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对相关生物学过程的调控机制所知十分有限,干细胞应用仍然面临许多难题。表观遗传调控作为整合细胞内外环境因素与基因组遗传信息的媒介,直接参与控制基因表达,决定细胞分化与功能特异化,在干细胞的自我维持和定向分化以及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干细胞编程与重编程中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机制和结构基础"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围绕干细胞编程与重编程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所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利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开展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突破性成果。例如,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单细胞基因组学分析方法,实现了对人早期胚胎的DNA甲基化调控网络的系统分析;又如,利用染色质体外组装体系和冷冻电镜三维重构方法,在国际上首次解析了30 nm染色质纤维的高分辨率结构,在染色质高级结构这一重大科学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人类胚胎干细胞及i PS细胞自我维持、定向分化、重编程等各个环节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将有力地推动基于干细胞的各种再生医疗技术和手段的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12.
感光细胞(Photoreceptors)退化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和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等常见视网膜变性疾病的主要特征。在这类疾病中,感光细胞下游的神经元与脑的连接结构相对完整,为修复和重建视觉提供了结构基础。因此采用干细胞(Stem cells)移植技术替换受损的视网膜感光细胞来重建视觉,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是从体细胞诱导分化得到的具有分化多能性的细胞,可在体外定向分化为感光细胞前体细胞(Photoreceptor progenitors)。感光细胞前体细胞移植入视网膜内可定向分化为感光细胞,改善视觉功能。本项综述将主要介绍iPSC细胞移植在视觉修复上的进展和挑战。iPSC细胞移植将为视觉功能的改善和神经再生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研究人员最近探明乳腺癌细胞在人体其他位置潜伏并在多年后复发的机制,在实验室实验中以药物和基因疗法成功损毁这种细胞,阻止其转移。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乳腺癌细胞可以通过自体吞噬在人体隐藏较长时间而不被发现。自体吞噬指任何细胞,无论癌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08,(14):44-44
当胚胎干细胞技术因伦理的困扰而徘徊时,吉林大学病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坚持的成体干细胞组织工程研究已有15年的历史。就成体干细胞分离纯化及其以其为种子细胞的TE技术的标准化和各种TE材料的构建等研究,承担863计划重大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1项。申报专利6项,授权4项。发表论文139篇,其中刊登在Cancer Res.等26篇论文被SCI收录,  相似文献   

15.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在再生医学与个体化治疗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和潜力,但iPS细胞的基因组稳定性较低带来的致瘤性等潜在风险阻碍了其临床应用。在2012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iPS细胞重编程过程中染色体稳定性调控的机制研究"项目资助下,我们围绕"iPS重编程中染色体稳定性的分子调控机制是什么?"这一科学问题,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为发展提高iPS细胞基因组稳定性以及其质量的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总结了项目的研究背景,取得的研究进展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乳腺由多种类型的上皮细胞组成,它们可由乳腺中的乳腺干细胞分化产生。但是是否存在多能性的乳腺干细胞还存在争议。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曾艺研究组与合作者基于小鼠的研究发现,C蛋白受体(Procr)作为乳腺中Wnt的一个新的靶点,可唯一性标记多能性乳腺干细胞。这种C蛋白受体标记的细胞位于乳腺的基底层,展现出上皮间叶细胞转化特性,而且角质蛋白表达水平非常低。进一步研究显示,这种表达C蛋白受体的细胞展现  相似文献   

17.
这是美国《时代》杂志评出的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1.干细胞研究获得突破两本权威期刊《细胞》及《科学》在2007年11月20日同时刊出来自美国及日本两个研究团队的报告,证实皮肤细胞经过"基因直接重组"后可以转化成为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细胞。这  相似文献   

18.
技术使用不确定性与技术风险之间主要是因果关系,前者是因,后者是果。技术使用不确定性主要通过四种机制形成技术风险。技术成因机制是制约技术功能;制度成因机制是干扰技术决策;心理成因机制是滋生侥幸心理;文化成因机制是淡化风险责任。探究技术风险的成因机制是规避技术风险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多莉羊的诞生证明通过核移植技术可以使哺乳类动物的体细胞重新回到胚胎状态(体细胞重编程)。科学家据此提出了治疗性克隆的设想:可以先去除卵母细胞的核,然后将病人的体细胞核植入卵母细胞,卵母细胞的胞质会对体细胞核进行重编程,使其从一个已分化的细胞核转变成一个具有全能发育潜能的胚胎核。这样的核可以支持胚胎发育成囊胚,人们可以从这种重编程胚胎中分离胚胎干细胞。由于这样获得的胚胎干细胞(称为核移植胚胎干细胞,ntES细胞)是由病人自己的体细胞核所编码,与病人具有同样基因型,它所衍生出的细胞或组织植回病人体内将不会引起免疫…  相似文献   

20.
<正>白血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恶性血液肿瘤。虽然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够有效治愈白血病,但移植毒性及严重并发症限制了移植技术的应用。而随着微移植技术的问世与发展,白血病乃至恶性肿瘤的治疗将进入"高效微毒新时代"。微移植是一种在保存受者正常免疫功能的条件下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不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模式,包含化疗和供者造血干细胞输注两部分,需要经过4~5个疗程的序贯治疗。治疗间隔期和随访期患者能够正常在家生活或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