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当前乃至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脊梁的功能、作用和地位都不可动摇。国有企业的运营状况从根本上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有企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日益完善,竞争优势和竞争实力得到明显提高和提升,但是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使我国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仍处于劣势。因此,国有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并加以提升,对我国加入 WTO 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高国有企业整体竞争能力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中  相似文献   

2.
满建华 《科技信息》2013,(23):430-430
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是党和国家对选人用人工作的重要指导要求,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实施,公司治理模式逐步完善,决策运行和监督管理机制日趋健全,国有企业党组织对选人用人的作用发挥被逐渐忽略和弱化。本文探讨建立公司治理模式与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高效衔接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发挥好国有企业党组织在选人方面的主导作用,对于国有企业提升队伍素质、强化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人力资源市场的竞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越来越大.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管理是国有企业经营发展最重要的源动力,国有企业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和制度上加以大力改革,国有企业才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入世给我国国有企业人才竞争带来的冲击,人才规模控制作为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一个核心内容,将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转化成人才适度规模的需求,使人才管理与企业的商业需要结合起来,并运用有效的控制手段实现人才规模的最优化,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因此,有效地控制我国大型国有企业人才规模对深化我国大型国有企业改革及其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田宇  冉祥来 《科技资讯》2006,(19):204-204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入世、改制、上市”的新形势下,外资、合资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人才争夺上愈演愈烈。由于国有企业人才的流失,给煤矿的发挥带来困难,使企业安全生产,企业的管理手段难以实施。如何解决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问题,抢占人才竞争的制高点,使国有企业领导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曹海萍 《科技信息》2008,(22):297-297
近年来某城市商业银行人才流失较重,究其原因是其薪酬管理制度不合理,难以留住人才。某城市商业银行要想发展壮大,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其薪酬管理水平,以提升其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吸引和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7.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所谓“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既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竞争,也是精神文明和国民素质的竞争,归根到底则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当今世界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掌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居于领先地位.海湾战争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科技实力是制胜的“法宝”,而科技实力来自于具备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哪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人才上的优势,最后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源源不断地引进和培养人才资源是我国提升国际创新竞争力的重要条件。本文从广州建设国际创新枢纽城市的需求出发,论述欧美国家吸引和配置人才资源的经验,并就广州建设国际创新枢纽的人才战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的竞争往往体现为企业综合能力的竞争,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成为中国企业人的共识.企业越来越注重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单纯具备文字能力和事务性工作能力的文秘人员已不能力适应现代化企业综合实力提升的需求,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秘书人才,并使文秘人才的培养更契合现代化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以达到适销对路、教以致用已成为高职文秘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冉丛波 《科技资讯》2006,(32):225-226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主要的价值源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竞争,因此,正确处理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将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明河 《科技信息》2007,(13):218-218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卫生改革不断深入,医学模式,就医观念的转变,给医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级医院要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寻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深化改革,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主动适应新形势,在经营机制、服务模式、竞争方式等方面实行战略性转变,走一条优质、低耗、高效的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质量效益靠的是医院综合实力的竞争,而综合实力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经济、科技、服务质量、技术特色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如果一所医院有了一支高科技、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那么,它就有了竞争之本,也就有了质量效益和财富。现代医院的人才管理,将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献新 《科技咨询导报》2012,(16):210-210,212
人力资源是如今各类企业包括国有企业竞争的根本,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类企业逐步认识到人才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建设一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是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我国国有企业有着悠久的发展背景,其经营管理观念、模式、制度已经成型,而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国有企业的既成观念、模式、制度已成为影响其生存发展的阻碍,因此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改革十分迫切。本文就国企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创新科技》2002,(1):6-8
<正>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适应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搞好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并通过根本性的企业制度创新,造就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和企业活力,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一大批国有企业在改革中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国有经济总体实力大大增强。目前,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发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难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创新,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所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已逐渐成为众多国有企业关心的热点.本文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创新过程中所面对的难点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项完善人力资源基础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受传统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体育人才的需求变化反应迟钝、应变性差,培养的学生也缺乏品牌竞争的优势、从而在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此,要想立足于竞争、并获得竞争优势,体育教育专业就必须要增强竞争实力,尤其是要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构建以学校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形成学校人才培养低成本、高质量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地方高校的基本现状,提出地方高校要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学科发展上实施错位竞争和差异化发展战略,努力挖掘和培育学科特色;坚持协同发展战略,发挥多学科整体竞争实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和官产学研合作创新发展战略,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谋求学科乃至学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施慧 《甘肃科技》2007,23(7):23-26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今天,人力资源起着主导作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国有企业面临国内、国际市场的双重竞争压力。首先感受到的是人才的匮乏;还面临着人才大量流失的问题。残酷的现实迫使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必须建立现代机制,以更好的吸引、留住、开发和激活人才。本文试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论述,并在论述的基础上对这问题存在的原因做出了分析,从而提出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几大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培养人才对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国企人才流失的原因,提出了稳定人才、培养人才的几种策略,便于部分国有企业在人才培养中借鉴。  相似文献   

19.
立足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现状及其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在总结了国有企业提升竞争力面临的困境后,提出准确定位国有企业功能,高度谋划和实现国有产权流动,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增加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等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继续教育"互联网+"视野下,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混合型人才模式,大大提升了人才的竞争实力,为其日后的就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当前,继续教育"互联网+"混合型人才培养制度的缺失,在加上执行力度不足等问题,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时代严重脱节,不仅不利于学生个人发展,对于提升学校竞争力来说也具有消极影响。该文主要基于继续教育"互联网+"视野下,对校企联合培养混合型人才模式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