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每年10月诺贝尔奖的公布全球瞩目,花落谁家牵动着亿万科技工作者的心. 2019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的斯坦利·惠廷厄姆(M. Stanley Whittingham)和日本旭化成公司的吉野彰(Akira Yoshino)共享(图1),表彰他们为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高度评价他们创造了一个可充电的世界("They created a rechargeable world"),对锂离子电池描述为:重量轻(lightweight)、可充电(rechargeable)、强劲(powerful).如今,锂离子电池已经应用于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  相似文献   

2.
正埃斯特·竹内(Esther Takeuchi)因研制心脏除颤器电池而广受国际认可,这种心脏除颤器每年可挽救成千上万名患者的生命。埃斯特·竹内同时受聘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和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是一位富有创造力的发明家,拥有150多项专利。她荣获了2019年Sigma Xi协会沃尔斯顿·丘布创新奖,该奖自2006年设立,每年颁发一次,以前的获奖者包括工程师阿克赫莱什·拉克赫塔基亚(Akhlesh Lakhtakia)、计算机科学家罗莎琳德·皮卡德(Rosalind W. Picard)和材料科学家斯坦·奥夫辛斯基(Stan Ovshinsky)等人。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弗雷德里克(Robert Frederick)与竹内畅谈了电池发展的未来以及为实现这些发展而开展的合作,包括竹内实验室的三名学术带头人汇集资源和专业知识,创造了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花落锂离子电池领域。三位获奖人分别是:来自英国又落户纽约的化学家斯坦利·惠廷厄姆(Stanley Whittingham),德州实验室里永不退休的固体物理学家约翰·古迪纳夫(John Goodenough),以及兼任大学教授和企业研究员的日本技术专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  相似文献   

4.
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量子点的发现和合成作出重要贡献的三位科学家:芒吉·G·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路易斯·E·布鲁斯(Louis E. Brus)和阿列克谢·I·叶基莫夫(Alexei I. Ekimov)。文章主要介绍量子点研究开始前后的科学背景、发现过程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历程,特别是以三位科学家为代表的量子点研究者们所表现出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5.
丁滪 《科学》2009,61(1)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8年10月8日宣布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海洋生物研究所的日裔科学家下村修(O.ShiInomura)、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沙尔菲(M.Chalfie)和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以奖励他们在发现和发展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瑞典皇家科学院2010年10月6日宣布,将该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Richard F.Heck)、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Ei-ichi Negishi)和铃木章(Akira Suzuki).这三位科学家因发展出"有机合成中的把催化的交叉偶联方法"而获得此项殊荣.这些方法能够简单而有效地使稳定的碳原子方便地连结在一起,从而合成复杂的分子,同时也有效避免了大量无用副产品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杨慧敏 《世界科学》2004,(11):43-44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0月6日宣布,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名以色列科学家和一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有关蛋白质死亡机制的研究工作。 这三位得主分别是现年57岁的阿龙·切哈诺沃(AaronCiechanover)博士和67岁的阿夫拉姆·赫什科(Avram Hershko)博士,两人均为以色列工学院的生化教授;以及78岁的欧文·罗斯(IrwinRose),目前任职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他们将分享130万美元的奖金。  相似文献   

8.
冠醚的发现     
Pedersen  CJ  陈英奇 《世界科学》1989,11(4):15-19
查理士·J·佩德森(C.J.Pedersen)系美国研究化学家,他与另两位科学家一起分享了198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引言本演讲,我要讨论冠醚的发现,它分成三个部分。首先,因为每一个发现不仅仅发生在科学的前后联系之中,因此我将涉及我的生活背景。自从  相似文献   

9.
生物大分子的分析方法--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 0 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里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以表彰他们开创了应用化学分析法对于生物大分子进行分析的方法 .本文对质量分析法和核磁共振法的发展以及三位科学家应用两种方法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所做的开创性贡献作简要介绍 .  相似文献   

10.
征服科学     
张长青 《世界科学》2011,(12):38-39
阿达·E·约纳特(Ada E.Yonath)目前供职于以色列雷霍沃特魏茨曼科学研究所,负责X射线晶体学研究工作,她的涉及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开创性研究,与另外两位科学家一起分享了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约纳特1939年出生于耶路撒冷一个贫穷的犹太人家庭,她11岁那年父亲过世,约纳特因此担起了家庭重任,即要赡养母亲,又要照料妹妹。她是以色列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也是自诺贝尔化学奖颁奖45年以来首位获奖的女性科学家。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3位科学家,Jacques Dubochet,Joachim Frank和Richard Henderson采用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lectron microscopy,cryo-EM)方法学解析生物大分子高分辨结构方面研究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正>诺贝尔奖简介专栏介绍了2019年度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美国宇宙学家皮布尔斯(P.J.E.Peebles)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奖金,以奖励他在物理宇宙学中的理论发现;另一半奖金由瑞士天文学家马约尔(Michel Mayor)和奎洛兹(Didier Queloz)分享,以奖励他们发现了环绕类似太阳的恒星的行星。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致力于研究细胞感知及适应氧气机制的三位科学家,美国科学家威廉·凯林(William G.Kaelin,Jr.)、英国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埃里克·白兹格(Eric Betzig)、威廉·E·莫纳尔(William E.Moerner)和德国科学家斯特凡·W·赫尔(Stefan W.Hell),以表彰他们开发出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让人类能以精确视角窥探到小于衍射极限的纳米级微观世界光学图像。白兹格和莫纳尔分别就职于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和斯坦福大学,赫尔则在德国马普生物  相似文献   

14.
<正>马斯·林达尔、保罗·莫德里克和阿齐兹·桑贾尔分享了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在DNA修复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托马斯·林达尔(Tomas Lindahl)、保罗·莫德里克(Paul Modrich)、阿齐兹·桑贾尔(Aziz Sancar),"在分子水平上描绘出细胞如何修复受损DNA并维护遗传信息。"授予该奖的瑞典皇家科学院说。DNA不是一种稳定的分子,而是会随着时间发  相似文献   

15.
<正>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家欧文·A·罗斯(Irwin A.Rose),于今年6月2日在马萨诸塞州迪尔菲尔德的家中去世,享年88岁,其家人称罗斯在睡梦中安详离世。罗斯博士因阐释了活细胞如何再循环处理不再需要的分子——一个为医学新疗法另辟蹊径的发现——而分享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在罗斯和两位以色列科学家发现的细胞代谢过程中,一种叫  相似文献   

16.
<正>两度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英国生物化学家弗瑞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于2013年11月19日睡眠中在剑桥的阿登布鲁克医院病床上去世,享年95岁。他是世界上唯一两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1958年,他因对蛋白质结构的研究,尤其是胰岛素的研究而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1980  相似文献   

17.
催化剂是我们熟知的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物质,目前比较常用的催化剂是金属催化剂和酶.近年来,化学家开发出第三种催化剂,即有机催化剂.202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第三种催化剂应用的倡导者——德国科学家本杰明·利斯特和美国科学家大卫·麦克米伦,他们的突出贡献是推动了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Tomas Lindahl、Paul Modrich和Aziz Sancar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绘制细胞修复损伤DNA和捍卫遗传信息(完整性)的机制研究"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简要介绍了三位获奖者的研究工作和成就,以及DNA损伤修复与人类疾病(尤其是癌症)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顾君  孙雨人  龚和贵 《自然杂志》2016,38(6):420-428
201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Jean-Pierre Sauvage, J. Fraser Stoddart和Bernard L. Feringa三位科学家, 以表彰他们在设计与合成分子机器领域的卓越贡献。本文主要介绍了分子机器的概念,以及三位科学家在开拓该领域过程中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并对这一新领域的未来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正>雅克·杜博歇、约阿希姆·弗兰克和理查德·亨德森因发展了生物分子成像技术分享了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帮助科研人员看清生物分子的冷冻电镜技术。10月4日,雅克·杜博歇(Jacques Dubochet)、约阿希姆·弗兰克(Joachim Frank)、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因对冷冻电镜技术(cryo-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