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基础科学》2005,7(4):13-13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在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电子直线加速器改造后,目前已进入工程实施的第二阶段,对撞机储存环单环改双环工作已于2005年7月4日正式开始,这是该改造工程最关键和最困难的一仗。  相似文献   

2.
正一些科学家和法律专家指出,使用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进行的实验可能在无意之间摧毁地球。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座落于美国的布鲁柯海文国家实验室,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粒子加速器之一,能够产生温度超过4万亿摄氏度的超高温粒子。专家们警告称,这台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实验可能产生一个可怕而很少被讨论的后果一一能够制造出迷你黑洞和奇异物质,进而毁灭整个地球。实验中,相对论重离子对撞  相似文献   

3.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正式启动.质子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加速器里跑完了第一圈,产生了第一批图片.这个结果让制造这个机器的科学家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4.
正电子源是对撞机类加速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关键的系统,是正电子产生、俘获并加速到一定能量的装置,因而也是正电子加速器的源头。随着加速器物理和技术向着更高能量和更高亮度方向飞速发展,正电子源从原理和技术上都有了巨大的创新,比如未来国际直线对撞机(ILC)提出的基于波荡器的正电子源、基于激光康普顿散射的正电子源和单晶靶正电子源,等等。但通常加速器用的正电子源还是常规正电子源,即用高能电子轰击重金属靶而产生电磁及联簇射来获得次级正电子。从最近的研究情况看,ILC也没有完全放弃常规正电子源,只是称其技术相对成熟,暂不继续做预研,如果所列先进的正电子源解决不了关键技术问题,采用常规正电子源就是一个必然。中国唯一一台强流正电子源是1987年建成的,20多年来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的成功建造及高水平运行和北京谱仪(BES)取数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BEPC向更高亮度延伸,以确保中国在τ璨物理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国家于2004年实施了BEPC重大升级改造工程(BEPCII),亮度提高100倍,要求注入器的正电子流强提高一个量级以上到40mA,为此我们重新设计、研制了正电子源。本文将对该(BEPCII)正电子源各系统做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
《科技术语研究》2011,(1):58-58
大型强子对撞机是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旨在探究宇宙起源,它建在法国与瑞士边境地下一条16.7英里(约合27公里)长的环形隧道内,由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负责管理。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09,(3):6-7
1.大型强子对撞机启动 9月,这台27.2千米长的对撞机首次启动。一些人怀疑这台机器能形成人造黑洞,可吞噬整个地球,至少是欧洲面积那么大的区域。总之,这一天会很悲惨,结果搞得人心惶惶。虽然,人们想像不出这台机器真的能发生什么,但是,他们期望大型强子对撞机能像广告说得那样运作起来,再现宇宙大爆炸后瞬间的场景,让物理学家观察探究这些消失已久的时刻。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最大的机器 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精确周长是2.6659万米.内部总共有9300个磁体.不仅大型强子对撞机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而且仅制冷分配系统的1/8就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制冷机.这个制冷分配系统在充满近60吨液态氦,将所有的磁体都冷却到-271.3℃(1.9开氏度)前,将先利用1.008万吨液态氮将这些磁体的温度降低到-193.2℃.  相似文献   

8.
据《每日电讯报》报道,对日内瓦附近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启动进行的宣传,已经使公众对科学产生很大兴趣。然而,尽管这个核粒子加速器规模庞大,耗资44亿英镑,是来自100个国家的100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通力合  相似文献   

9.
《中国基础科学》2005,7(2):11-1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Ⅱ)继2004年11月19日将电子束调试到直线加速器的末端,保证储存环同步辐射专用运行,并提供BESⅢ探测器研制所需的试验束之后,于2005年3月19日成功将正电子束调到直线加速器出口,初步定标流强达45mA(改造前BEPC正电子流强为3-5mA),正电子能量达1.3GeV,已能够为储存环提供正电子进行机器研究。这标志着BEPCⅡ直线加速器改造又向前迈出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第一台带电粒子加速器的问世,叩开了人类探索微观粒子世界的大门。随着粒子加速器的迭代以及相应科学技术的突破,使其逐步成为现代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前沿之一。粒子加速器作为“多种科学技术”的综合产物,其本质是一种人类探测微观世界的有利工具,它的出现不仅推动了基础研究的发展,而且成为了20世纪人类文明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从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视角出发,清晰界定和详细阐述粒子加速器发展历程中的四次“重大突破”,进而在时间上明确划分出粒子加速器在科学技术史中的四个重要时期的“科学革命”,期望以此阐述学术界关于粒子加速器在当代科学发展史中的留白。  相似文献   

11.
正继引力波、量子通信之后,又一个"高冷"的物理名词成了新晋"网红"——对撞机,因为科学"大咖"们最近在争论中国现在要不要建大型对撞机"这种超大超贵的机器"。那么,对撞机究竟是什么?从字面上解析,对撞机就是让某种东西在其中对撞的机器。而"大咖"们近日争论的对撞机对撞的是高能物理领域被加速到接近光速的带电微小粒子。20世纪以来,人类对于物质结构的认知已经从分子、原子、原子核层次,逐步深入到更小的结构单位夸克和轻子。  相似文献   

12.
夕文 《科学大观园》2012,(20):70-70
一支由英国、俄罗斯、日本、瑞士和美国等国家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近期慎重地评估了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实用性,并有意用一种新型对撞机来取代现有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而且这种新型升级版本的对撞机现在已经存在,那就是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LEP),其更确切的名称为"LEP3"。科学家们认为,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将可更好地应用于希格斯玻色子的研究工作。当然,著名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本来  相似文献   

13.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简称BEPCII)是我国"十一五"重大科学工程,是目前重大科学工程中最具挑战性和创新性的项目之一,总投资6.4亿元,工期5年,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承担建设任务。工程于2004年初动工,2008年7月完成建设任务,2009年5月对撞机的主要性能参数亮度在束流能量1.89GeV能量下达3.21×1032cm-2s-1,达到设计指标,为改造前的30多倍,是此前该能区对撞机亮度世界纪录的4倍以上。BEPCII工程按进度、按指标、按预算、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并于2009年7月17日顺利通过国家验收。BEPCII是一台粲物理能区国际领先的对撞机和高性能的兼用同步辐射装置,它的建成成为国际同类装置建设的一个范例,是中国高能物理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BEPCII试运行期间,北京谱仪III共采集到一亿多ψ(2S)和两亿多J/ψ事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数据样本,并已取得了初步的物理结果。BEPCII建成并投入运行,有望在今后多年里,不断取得重大物理成果,进一步保持和加强我国在粲物理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4.
正王大珩的人生路,是一条波动的、曲折的乃至折射的光明之路,他的殚精竭虑给中国的光学事业带来曙光。中国第一片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装备的主持制作,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的主持制定,中国工程院的建立……这些成就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名字,王大珩——中国光学事业的先行者,一位用毕生精力推动中国光学事业发展的科学家。1915年2月26日,王大珩出生于日本,祖籍江苏省吴县。他的父亲王应伟是一位天文与气象学家,早年旅居日本,回国后先后  相似文献   

15.
胶子之谜     
最近,在汉堡西德电子同步加速器实验室(DESY)的正负电子对撞机佩特拉(PETRA)上,丁肇中教授领导的“马克-杰”(MARK-J)实验组宣布,他们观察分析了正负电子湮灭为强子的过程,发现在质心系总能量为274亿、300亿和316亿电子伏特处,强子产生的分布和双强子喷注(Jet)现象有偏离,而和三个强子喷注现象是自洽的。这个乍听起来既枯燥无味又不惊人的观察,却引起了高能物理学界的极大兴趣和高度重视,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环科 《科学大观园》2012,(14):65-67
菲尔·亚当森是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一位物理学家。近来几个月来,他领导的小组采购并安装了三台超高精度原子钟、六台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一千多米光纤、两台辅助探测器,还有至少一对时间间隔计数器。安置这些设备是为了能够以纳秒级精度,测量穿过费米实验室MINOS探测器上的中微  相似文献   

17.
正《物理评论快报》近日发表以色列和美国科学家的论文,两个研究团队使用不同的理论方法同时预测了一种稳定的四夸克态粒子的存在,这种粒子由两个底夸克以及一个上反夸克和一个下反夸克组成。论文称,升级后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b)以及中国正在讨论建设的新对撞机,将很快会发现这类四夸克态新重子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正>新疆白哈巴,位于中国版图的鸡尾巴尖上,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被人们称为"中国西部第一村",同时又被誉为中国最美(乌镇、丽江古城、婺源、凤凰古城、九寨沟、平遥、敦煌)八个小镇之一。白哈巴村子坐落在一条沟谷之中,两条小溪之间的狭长台地上,依山  相似文献   

19.
1988年10月16日,凝聚着中国几代高能物理学家梦想与心血,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造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首次实现正负电子对撞,宣告建造成功。这是中国高能物理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人民日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20,(1):32-33
正争论中的超级对撞机属于大科学装置,那何谓"大科学装置群"?对于国民经济、国民福祉和国家命运,"大科学装置群"又有何种意义?对此,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曹和平教授作出了以下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