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21,(13):16-19
这些半个多世纪前的海归,在新中国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0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1949年前我国去美国的学者及留学生有5000多人,50年代归国的有1200人.这些半个多世纪前的海归,在新中国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8年秋天,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王德禄和杜开昔开始了一项"1950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的研究课题,他们先后采访了44位科学家. 这些采访形成的105盘磁带由于种种原因被尘封了20年.2013年,收录了31位科学家口述的《1950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访谈录》出版.当年采访的这些科学家如今在世的不到10位.打开这些科学家的尘封往事,也就打开了他们每个个体的独特故事,更打开了那个时代下新中国科学的一段独特历程……  相似文献   

2.
邓琦 《科学大观园》2020,(16):56-57
正即使研究发现火星可能支撑人类居住,开展火星移民也还有漫长的路,代价非常高昂。火星探测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火星移民还有多远?火星探测哪一步最难?人类为什么要探测火星?近日,记者采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天问一号"首席科学家助理、鸿鹄专项首席科学家魏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鸿鹄专项行星光学遥感首席科学家何飞,揭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的奥秘。  相似文献   

3.
在媒体报道中,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共同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至此,屠呦呦已经创造了好几个"第一":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大陆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女科学家;第一个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女科学家.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声称,他们已经设计出一种可实现商业规模应用的新型核聚变反应堆。据科学家介绍,命名为"ARC"核聚变反应堆是一种托卡马克式系统,即系统形似油炸圈饼,这种新型核聚变反应堆建成后可提供无穷无尽的能源,它能提供比以往其他大型反应堆更多的能量,比如电影《钢铁侠》中托尼·斯塔克所使用的核反应堆。作为最有前途的"ARC"核聚变反应堆利用氘和氚两种氢原子。科学家首先将氘和氚注入反应堆的环形真空室,燃料在其中被加  相似文献   

5.
经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联合提名聘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同志接任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路甬祥同志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并担任全国科技名词委第三届、第四届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和《科技术语研究》主编,为推动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和统一事业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承担了国家"863"计划课题"天然脱落酸原药及作物专用调节剂新产品研制与示范".课题负责人谭红研究员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农作物重要病虫害的防治与机理研究"的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21,(23):36-37
他是我国第一个研究电动式激振器的科学家,也是我国超声电机的奠基人、开拓者. 他带领团队研制的超声电机已应用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墨子号"量子卫星、智能炮弹、医疗仪器、光学系统等高端装备,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他就是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淳生.  相似文献   

8.
2005年1月13日,由路甬祥、徐匡迪等58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振邦杯"200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200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一、10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启用并跻身世界十强;二、我国首座国产化商用核电站建成投产;三、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实现商业运营;四、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开通;五、"探测二号"发射成功,"双星探测"计划实现;六、纳米"超级开关"材料研制成功;七、高精度水下定位导航系统研制成功;八、我国科学家破解膜蛋白晶体结构难题;九、我国量子信息实验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十、我国海域油气资源战略调查获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9.
20 0 0— 2 0 0 1学年第一学期和 2 0 0 1— 2 0 0 2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为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设了一门公共选修课———《哲人科学家讲座》。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 ,使学生了解历史上一些最著名的科学家———尤其是集伟大的科学家与伟大的思想家于一身的哲人科学家———的生平、成才之路、科学贡献、科学思想、哲学思想 (科学哲学、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 ) ;掌握哲人科学家独特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法 ,以及他们从事科学发明的与境和心理机制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洞察创造进路 ;展示哲人科学家的百科全书式的出众才华和在各个学术领域的杰出贡献 ,肯定他们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中的独特地位 ,使学生认识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在日后科学实践中的突出作用 ,自觉地沟通文理 ,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阐释哲人科学家的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 ,揭示他们的道德情操和精神气质 ,使学生注意树立高尚的人生观 ,增强这些未来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的价值观 ;剖析科学的文化内涵 ,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使学生为建构 2 1世纪的中华新文化和人类的精神文明作好知识储备和思想准备。本课程以2 0世纪科学革命和哲学革命的先驱、哲人科学家马赫 (E .Mach)、彭加勒 (H .Poincar啨)、  相似文献   

10.
20 0 0— 2 0 0 1学年第一学期和 2 0 0 1— 2 0 0 2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为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设了一门公共选修课———《哲人科学家讲座》。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 ,使学生了解历史上一些最著名的科学家———尤其是集伟大的科学家与伟大的思想家于一身的哲人科学家———的生平、成才之路、科学贡献、科学思想、哲学思想 (科学哲学、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 ) ;掌握哲人科学家独特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法 ,以及他们从事科学发明的与境和心理机制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洞察创造进路 ;展示哲人科学家的百科全书式的出众才华和在各个学术领域的杰出贡献 ,肯定他们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中的独特地位 ,使学生认识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在日后科学实践中的突出作用 ,自觉地沟通文理 ,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阐释哲人科学家的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 ,揭示他们的道德情操和精神气质 ,使学生注意树立高尚的人生观 ,增强这些未来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的价值观 ;剖析科学的文化内涵 ,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使学生为建构 2 1世纪的中华新文化和人类的精神文明作好知识储备和思想准备。本课程以2 0世纪科学革命和哲学革命的先驱、哲人科学家马赫 (E .Mach)、彭加勒 (H .Poincar啨)、  相似文献   

11.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2014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为:美国科学家约翰·欧基夫、挪威科学家梅·布莱特以及挪威科学家爱德华·莫索尔,以奖励他们在"发现了大脑中形成定位系统的细胞"方面所做的贡献。而此次的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却又一对夫妻同时获奖,爱德华·莫索尔和梅·布莱特夫妇俩已  相似文献   

12.
正继2010年美国科学家创建世界上首个"人造生命"之后,中国科学家又让"人造生命"获得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这一科研成果于近日获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覃重军是该项目的负责人,他表示,这可能是其从事科学研究以来"最耀眼的一次"。  相似文献   

13.
建平 《科学大观园》2012,(14):80-80
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科学家近日发明了一种新型辅助医疗方法,该方法能让病人在没有呼吸的情况下通过向他们的血液中注射氧气来维持病人的生命,这样可以为他们提供长达30分钟的额外生命。这种令人称奇的"去呼吸治疗法"将给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基础科学》2009,11(3):10-10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被推选为印度科学院外籍荣誉院士。印度科学院成立于1934年,目前共有800多名院士和约50名荣誉院士。印度科学院每年在全球范围内推选3位在科技领域内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作为该院外籍荣誉院士。白春礼是首位获此荣誉的中国科学家。  相似文献   

15.
<正>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17年的12月25日,吴自良出生在浦江前吴村,他9岁进私塾,在上学的时候就因为能将四书五经倒背而被广为称赞。那个年代正倡导以读书救国,所以吴自良院士怀抱志愿走出了前吴村。1939年从北洋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毕业后,他曾先后任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制造厂、昆明中  相似文献   

16.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希望找到一种保护地球免遭毁灭厄运的终结手段,在其他所有防御手段失效情况下确保地球安全。为此,科学家希望研制出能搭载核弹超高速的无人飞船,用于炸毁威胁地球安全的小行星。为让这项计划付诸实施,他们如今正准备筹集资金。这种被称之为"超高速小行星撞击器"的无人飞船,在发射之后可在100天左右飞抵近地小行星,并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前引爆核弹,将其摧毁。这一设想由丹麦的小行星防御计划项  相似文献   

17.
<正>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让科学家成为受尊崇、被向往的职业,鼓励更多人投身科学事业中来。在近日召开的2019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上,科学家施一公强调,科学精神的传播要靠全社会的力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青年科学家的力量。让青年科学家为传播科学精神代言,这并非应景之言,而是重要且必要的事。什么是科学精神?在我国最早提出"科学精神"概念的学者任鸿隽看来,科学精神为"科学发生之源泉","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在施一公看来,科学精神的内涵包括求真、独立和合作、质疑。  相似文献   

18.
正6部经典国外影片讲述科学家的故事中国科学界群星闪耀,遗憾的是,目前尚未出现受大众喜爱的讲述科学家故事的影片。反观国外,不少这类既"叫座"又"叫好"的电影,让观众在了解科学家日常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他们身上散发的精神气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妨来看看老外是如何讲故事的。美丽心灵上映时间:2001年豆瓣评分:8.9导演:朗·霍华德剧情简介:本片是关于20世纪伟大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的人物传记片。纳什在念研究生时,便发表了著名的博弈理论,该理论  相似文献   

19.
英国约克大学和雷丁大学的科学家发现预测气候变化的"金钥匙"就隐藏在蚯蚓的粪便中。根据他们的研究发现,蚯蚓粪便中的微小方解石颗粒能够保留对空气温度的"记忆"。这种"记忆"有助于科学家预测气候变化。研究过程中,科学家将蚯蚓放置在不同温度环境下,而后对粪便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粪便中的微小方解石颗粒能够保留对空气温度的"记忆"。这也就意味着通过研究蚯蚓粪便的化石样本和测试粪便内方解石的残余温度,科学家便能了解地球气候在长达数千年发生的变化。方解石是一种类似白垩的物质,它们随温度发生的变化可用于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科学家在对蚯蚓粪便中的方解石颗粒进行同位素检测之后,发现方解石保留了它们形成时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政府的科学家们计划创造一颗"罐子中的恒星",在地球上通过核聚变产生能量的方式复制出太阳和其他恒星。如果成功的话,人类将再也不需要依赖化石燃料来产生电力了。新一代核聚变设备美国能源部普林斯顿等离子体实验室的物理学家们近日在发表的论文中,公布了他们研发新一代核聚变设备的计划。"我们希望能为未来的发电厂提供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