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公共安全是人民安居乐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也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家管理政策运行的基石。2006年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首次将"公共安全"作为重点领域进行规划和部署,凸显了公共安全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本文就《纲要》实施以来我国公共安全领域科技创新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2.
《创新科技》2018,(10):40-42
公共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和前提,随着社会发展的快速推进,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频发和多发的趋势日渐明显,防护和控制难度加大,特别在当前工业化、信息化快速推进时期,给公共安全科技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公共安全领域科技发展工作,公共安全领域关键技术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共安全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持续跟踪,分析总结了我国公共安全领域科技发展现状,并重点梳理2016—2018年度"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的研发方向、技术和内容,研究我国公共安全领域科技发展研究方向、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公共安全领域科技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公共安全科技的“三角形”框架与“4+1”方法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安全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和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目前,全社会对公共安全科技的依赖和期盼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公共安全学科是理、工、文、管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公共安全科技的使命是减低突发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保障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公共安全科技的框架可以用一个三角形拳表征,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边分别代表突发事件、承灾栽体和应急管理.联接三条边的节点统称为灾害要素,分别包括物质、能量和信息.灾害要素本质上是一种客观存在,这些灾害要素超过临界量或遇到一定的触发条件就可能导致突发事件,在未超过临界量或未被触发前并不造成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4.
"非典"、"矿难"、"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面对一次次灾害突袭,我们该如何保障公共安全?"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我国公共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对科技提出  相似文献   

5.
张洁  刘磊 《世界知识》2023,(17):14-16
<正>海外中国、海外中国平安体系、海外利益、海外公共安全、“安保”而非“保安”……这些概念与术语随着中国公民与企业日益广泛的全球分布而出现并广为人知,也生动、准确地反映了中国海外公共安全的发展历程与时代特征。相应地,保护中国海外公共安全,加强多主体、多层次的安全治理成为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加强海外利益保护,确保海外重大项目和人员机构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明确要求,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张徽山 《安徽科技》2009,(11):39-40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公共安全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等重要场合.多次强调要抓好公共安全问题.并特别指出要发挥科技在公共安全领域的突出作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也首次把公共安全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提上日程。合肥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以中电集团三十八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为依托,按照“政府资助、企业化运作、法人实体性质”的原则.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发展公共安全产业的区域科技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公共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与高度重视。我国政府对此也非常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首次把公共安全作为独立领域进行战略研究。国家为何会如此重视公共安全科技?如何促进公共安全科技体系的建设?公共安全科技及其产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本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公共安全问题”这一中国社会目前所遭遇的伦理道德挑战入手,比较中西方“公共安全活动”的两种历史发展路径,以及在这两种发展路径之中形成的两种不同的“公共安全伦理思想”,并以此为平台,建立一个适应于中国公共安全保障体制的安全伦理理论框架,以应对中国“公共安全活动”内部的急迫性。  相似文献   

9.
《世界知识》2023,(17):12-13
<正>海外中国、海外中国平安体系、海外利益、海外公共安全、“安保”而非“保安”……这些概念与术语随着中国公民与企业的日益广泛的全球分布而出现并广为人知,也生动、准确地反映了中国海外公共安全的发展历程与时代特征。相应地,保护中国海外公共安全,加强多主体、多层次的安全治理成为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专题报道     
正编者按:公共安全是一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公益性事业,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保证。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国家、社会和个人对安全的依赖和企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公共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和国家管理正常运行最重要的保障之一。《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简称《纲要》)首次将"公共安全"作为重点领域进行规划和部署,提出了加强技术支持、提高防范能力、增强应急救护综合能力、加快公共安全装备现代化等的发展思路,并确定了系列优先主题。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下,创新引领发展,科技引领未来,科技创新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如何让科技促进发展,应该是科研人员和企业家共同思考的问题。中科院原副院长杨柏龄应邀成为国科大经济与管理学院"思危大讲堂"的演讲嘉宾,带来的题为"发展高科技促进产业化"的精彩演讲,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我国 2000~ 2030年瓶颈时期食物安全和农业水资源安全问题的各种预测;讨论了农业科技的对策;提出了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也及贯彻国家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00~2050)所需优先发展的农业工程科技领域、建议在这些优先领域,大力开展结合各个地区特定条件的国际合作研究和合资经营。开发、推广与实施先进适用型技术、指出这是获得未来潜在市场最高份额以及快速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边坡变形预测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习平  华锡生  何秀凤  冯小磊 《江西科学》2007,25(4):383-386,410
我国自然边坡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仅次于地震;一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开工建设又形成了很多人工高边坡,这些边坡的变形与稳定影响工程安全,因此,开展边坡安全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变形破坏机理、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变形预测模型等方面就边坡变形预测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边坡变形预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公共食品安全问题中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民众的安危、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繁荣.如何保障公共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标志.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对公共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博弈分析,提出保障公共食品安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美国、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应对和解决成果转化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本国的社会制度和创新实践。目前,我国亟需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特点的制度创新之路。以"三权改革试点"为代表的体制机制改革,正是这一制度创新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英国休闲发展的公共管理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的发达程度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政府需要借鉴英国等发达国家在休闲政策制定、休闲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以及公共休闲设施和服务供给等方面的做法,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相关政策,完善现有体制,丰富休闲供给,以期更好地满足公民的休闲需求。  相似文献   

17.
德国科技道德教育特点及对中国工程师培养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大学长期以来在科技道德教育方面形成的有益经验很值得中国大学借鉴。在科技道德教育的目标上,传承了德国历史上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伦理精神,提出了培养和促进大学生个人品德和社会能力发展的要求。在科技道德教育的体系上,强调了社会公共机构、大众传媒和学校等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并构建了纵横交错的科技道德教育网络。在科技道德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上,注重采用"问题式""探索式""渗透式""社会大课堂式"等教学方法。对中国工程师培养的启示是:全社会都应当切实重视大学生的科技道德教育;积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技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高度重视和利用现代大众传媒的作用来进行科技道德教育;科技道德教育要融于学校专业学习各个环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粮食安全就是国家安全".中国作为粮食生产和进出口大国,粮食进出口环节中的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要,我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与发达国家比较,在法律法规标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农药残留限量、检测技术等方面存在差距.因此,有必要研究粮食进出口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不仅面临着国际环境的挑战,同时还担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以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走科技创新之路是我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唯一选择。近年来,我国已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并于“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今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核心。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财政政策在促进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和功能。本文通过横向比较我国与国外“创新型国家”的各项指标体系,找出我国科技发展的差距和不足,从公共财政的视角出发,就如何培养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