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是癌症领域最热门的分子靶点之一,与许多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还广泛应用于肿瘤免疫调节,异常活化的Wnt/β-连环蛋白与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密切相关.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和应用已相当广泛,但是以靶向程序性死亡受体1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 (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 PD-L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 (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4, CTLA-4)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存在患者响应率低和耐药的问题. Wnt/β-连环蛋白的激活会抑制肿瘤微环境CD8+T细胞的浸润,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并诱导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耐药.重点讨论了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与免疫检查点的关系,并对Wnt/β-连环蛋白抑制剂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共抑制分子如CTLA-4,PD-1和BTLA负向调节免疫应答。多项研究表明共抑制分子缺失和突变导致鼠和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表明来自共抑制分子的下调信号对于防治自身免疫起关键作用。一些情况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诱饵共抑制性受体(如CTLA-4 Ig)或抗共抑制分子的单克隆抗体会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功能。因此,对于一些未知的自身抗原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共抑制信号调节是一个诱导产生耐受的有吸引力的途径。特别是,CTLA-4 Ig在动物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中已经表现出非常明确的效果,在一些人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研究中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类肿瘤治疗方法,为当今国际研究的热点领域。在肿瘤免疫治疗新时代,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基因工程化修饰免疫细胞为代表的免疫疗法被认为具有广阔前景。概述了2022年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及关键进展,包括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在实体瘤治疗中的突破、维持记忆性T细胞生存和功能新机制的发现、改善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提高免疫治疗疗效的深入探究以及瘤内微生物对抗肿瘤免疫反应的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免疫检测点阻断疗法等肿瘤免疫疗法近年在临床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仍存在响应率低等显著缺点,需开发新的肿瘤免疫疗法以使更多肿瘤患者受益。胆固醇作为细胞质膜脂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代谢可以影响T细胞的质膜环境及效应功能。本研究发现,通过调控胆固醇代谢可以增强CD8+ 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抑制关键胆固醇酯化酶ACAT1的活性,CD8+ T细胞质膜游离胆固醇水平上调,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显著增强,这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是现代抗肿瘤的新型疗法。本文提出了一类具免疫检查点抑制剂anti-PD-1和Holling-II型功能反应的肿瘤免疫模型,研究了模型解的存在性与解的有界性,证明了模型的无肿瘤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的条件,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理论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全球科学家在新冠病毒疫情的巨大挑战中从未停止免疫学研究的步伐,2022年免疫学仍然取得了长足进展。概述了2022年免疫学研究的热点及进展,包括T细胞记忆、干性及耗竭分化的深入探究、新的免疫检查点和免疫细胞亚群的发现、通过神经内分泌及代谢途径调控免疫以及免疫治疗新策略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肿瘤免疫疗法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是肿瘤研究领域的焦点和热点。肿瘤免疫治疗相关药物相继问世,而201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位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有突出贡献的免疫学家,更是确立了肿瘤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本文概述了2018年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及进展,包括新的肿瘤免疫检查点的发现、T细胞耗竭的深入探究、新的肿瘤免疫抑制细胞亚群的发现以及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趋化因子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微环境形成及抗肿瘤免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的趋化因子CXCL16及其受体 CXCR6正日益受到关注。研究发现 CXCL16/CXCR6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在多数肿瘤中可促进肿瘤的生长、转移和复发,但在有些肿瘤中却作用相反。此外,CXCL16/CXCR6还可通过诱导CD4+/CD8+T 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参与抗肿瘤免疫以及肿瘤微环境的形成。明确 CXCL16/CXCR6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将有助于抗肿瘤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9.
将T细胞受体(TCR)的活性与免疫酪氨酸受体激活基序(ITAM)活性联系起来,深入考虑了TCR与其配体的亲和力和离解率.结果表明抗原多肽上信号氨基酸部分的细小差别,将有效地引起截然不同的T细胞应答反应.发生在T细胞应答早期信号事件中的TCR与其配体的亲和力和离解率参与决定了最终的T细胞应答结果.  相似文献   

10.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所知机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可在体内外向T细胞提呈抗原并诱发CTL反应,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采用DC疫苗进行抗肿瘤治疗已成为当今肿瘤生物治疗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针对DC抗肿瘤机制、妇科肿瘤的免疫逃逸及在妇科肿瘤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DC)是目前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且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此被广泛用于肿瘤免疫治疗中。其抗肿瘤机制为经过不同方式致敏的DC疫苗可将肿瘤相关抗原呈递给T细胞,从而引发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近年来关于DC的生物学特征及DC疫苗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先本文就此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尤文肉瘤细胞总RNA转染的DC疫苗体外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能力,采用分离尤文肉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DC细胞,Trizol法提取患者尤文肉瘤细胞总RNA,用总RNA转染DC并诱导特异性CTL的扩增,用RT-PCR方法检测肿瘤总RNA加载的DC细胞的表达,用MTT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和CTL的杀伤活性.结果RT-PCR测定显示尤文肉瘤细胞总RNA转染的DC细胞可以呈递肿瘤特异性抗原,并特异性地表达其特有序列EWS-FLI1.经尤文肉瘤细胞总RNA转染的DC特异性表面标志及功能相关分子表达均上调,转染后的DC可显著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诱导的特异性CTL对携带EWS-FLI1抗原的靶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LAK细胞和未经转染的DC.说明尤文肉瘤细胞总RNA转染的DC疫苗可在体外诱导出特异性抗肿瘤免疫.  相似文献   

13.
肿瘤免疫疗法是当今肿瘤治疗的一种新兴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体内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同时,也导致了多种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近年来,免疫相关性肝损伤的报道不断增多.本文对免疫相关性肝损伤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表现、诊断及治疗等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肿瘤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和交叉渗透,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突飞猛进,成为肿瘤治疗新的热点。肿瘤免疫治疗是应用免疫学原理和方法,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和对效应细胞杀伤的敏感性,激发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并应用免疫细胞和效应分子输注宿主体内,协同机体免疫系统杀伤肿瘤、抑制肿瘤生长。在某些肿瘤,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免疫治疗展现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部分免疫治疗药物已经获得美国FDA批准。2013年《Science》杂志将肿瘤的免疫治疗评为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之后又一种重要的抗肿瘤治疗手段,成为攻克恶性肿瘤的希望。本文综述肿瘤免疫学的历史、发展规律、未来方向及中国的肿瘤免疫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可通过MHC I类分子非依赖地泛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不需致敏、杀伤快,使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突出的特点和巨大的应用潜力.NK细胞和T细胞为体内的两类具杀伤活性效应的细胞,但分别为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细胞,在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上各具特点.另外,NK细胞具有调节T细胞免疫应答及肿瘤微环境的作用.因此,特别是在抗肿瘤方面,两者具有优势互补和协同作用.前期研究显示,NK细胞尤其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展现出突出的疗效及安全性.本文综述了目前NK细胞临床免疫治疗的疗效及应用面临的挑战.相信随着针对NK细胞的免疫治疗技术的突破和药物的开发应用,肿瘤免疫治疗水平必将推向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6.
人参皂甙Rh2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恶性肿瘤治疗至今尚无好的方法.传统化疗药因其缺乏特异性的细胞毒性作用,治疗中容易造成正常细胞的损伤,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人参皂甙Rh2是人参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具有很高的抗肿瘤活性,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文章从人参皂甙Rh2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诱导分化、抑制肿瘤DNA合成、提高荷瘤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转移、抗肿瘤耐药性增强、其他化疗药物对耐药肿瘤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宝福凯 《广东科技》1994,(12):9-10,18
一、T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的重要性近年的大量研究表明,机体对肿瘤的免疫主要为细胞免疫,T细胞在疫苗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T细胞可识别癌细胞表达的三类肿瘤特异抗原:(1)突变或重排的癌基因产物和突变的抗癌基因产物。由于这些抗原绝大多数存在于细胞内,因此抗体无法发挥治疗作用,而T细胞却可特异地识别具有这类产物的肿瘤细胞。目前已在人体和鼠体上分离到针对BCR-abl、突变的ras和p53的特异性T细胞。但目前的问题是,由于不同肿  相似文献   

18.
《广西科学》2008,15(4)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了人体免疫系统杀伤性T细胞外部的多个受体,这些受体可能控制T细胞应答的不同方面,多个抑制受体的共同表达造成了失效的T细胞上发生的负调节,最终的效果是使特定T细胞群失效。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些T细胞新受体,不仅有可能极大增强抗病毒或抗肿瘤的T细胞应答,而  相似文献   

19.
 随着肿瘤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和交叉渗透,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突飞猛进,成为肿瘤治疗新的热点。肿瘤免疫治疗是应用免疫学原理和方法,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和对效应细胞杀伤的敏感性,激发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并应用免疫细胞和效应分子输注宿主体内,协同机体免疫系统杀伤肿瘤、抑制肿瘤生长。在某些肿瘤,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免疫治疗展现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部分免疫治疗药物已经获得美国FDA批准。2013年《Science》杂志将肿瘤的免疫治疗评为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之后又一种重要的抗肿瘤治疗手段,成为攻克恶性肿瘤的希望。本文综述肿瘤免疫学的历史、发展规律、未来方向及中国的肿瘤免疫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T细胞对不同配体的鉴别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淋巴细胞对抗原多肽的免疫应答是免疫系统的重要事件,T细胞对于分辨不同的MHC-pep复合物有着不同寻常的能力,抗原多肽上信号氨基酸部分的细小判别,将有效的引起截然不同的T细胞响应,有些可以激活T细胞,而另外一些却抑制了细胞的活化,此模型深入考虑了PTK的活性及TCP与其配体的亲和力,将早期信号事件与决定了T细胞活化的持续信号联系了起来,为T细胞对不同配体的免疫应答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