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车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串联充电的需求,搭建了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组进行了串联充电试验。分析了电池组串联充电过程中单节电池电压和荷电状态不一致的情况,讨论了电池组单节电池的分散性对充电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对单节电池进行小电流补充充电的均衡方法,使电池组中单节电池的荷电状态基本相等。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表明,电池组串联充电末期,单节电池之间电压相差较大,荷电状态有一定差异,对单节电池补入少量电量(小于5%)即可使得电池组荷电状态一致性得到较大的改善。提出一种阶段式动力电池组均衡充电方法,从而可以避免动力电池组个别电池过充,而其他电池充不满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由铅酸电池、氢镍电池、燃料电池,发展到锂离子电池.缩短动力电池的充电时间,增加动力电池的充电容量是充电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李克勤 《科技信息》2010,(21):35-36,155
本文首先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背景、相关的研究现状和基本理论,包括:锂离子电池的定义、分类、结构、充电原理等;重点介绍了可编程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ISL6292的充放电性能,对其功能、特性、充电过程、在配变监控终端的应用和现实意义以及实验结果都做了详细的介绍;最后总结了本次研究的工作目标,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根据锂电池充电的特点,结合市面上常用充电器本身存在的缺点探讨一种新型的采用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型充电控制器的设计与应用,该装置具有智能控制充电进程,智能判断充电终止状态,有效防止锂电池的欠充或过充,具有高效安全的充电控制和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555时基芯片的功能、主要特性,以及555芯片在0~10Hz、0~10kHz、10Hz~10kHzV/F(电压/频率)转换电路及其在测量中的应用,并给出了实验数据。结果表明:由555芯片组成的转换电路具有价格低、精度高和线性好等一系列特点。  相似文献   

6.
评估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SOH)对于电池使用、维护、管理和经济性评价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当前锂电池SOH估计方法多针对特定充电策略,采用确定性估计模型,无法反映电池退化过程中的随机性、模糊性等不确定性信息.为此,提出一种适用于不同充电策略的锂电池SOH区间估计方法.该方法针对不同充电策略的电池循环充放电数据提取多个特征参数,通过交叉验证自动选择针对特定充电策略的最优特征参数组合.另外,考虑到锂电池全生命期循环次数有限,属于小样本问题,提出集成支持向量回归与分位数回归优势的支持向量分位数回归模型(SVQR)进行锂电池SOH区间估计.选用放电程度较深的锂电池充放电循环数据作为训练集,对SVQR模型进行离线训练,训练好的模型用于不同充电策略下锂电池SOH在线估计.采用具有不同充电策略的数据集验证所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适用于不同充电策略,且估计结果优于分位数回归法、分位数回归神经网络法和高斯过程回归法.  相似文献   

7.
锂电池是便携式电子设备电源的首选,但是存在充电精度以及充电环路的稳定性问题。论文对一种具有高稳定性,充电电压高精度以及单片集成的锂电池充电芯片进行设计。提出了改进折叠式运放结构作为恒流充电电路和新颖的恒压充电电路,经过这些改进提高了充电环路速度和稳定性,并且利用两级运放的高增益来提高充电环路精度;提出了电流模温度热调整电路;最后基于CSMC0.5um混合CMOS工艺,得到芯片的物理版图,后仿真结果表明充电环路具备很好的稳定性,充电精度达到0.5%以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便携式电子设备中锂离子电池运用恒定电压、恒定电流的充电技术的原理,充电期间对锂离子电池的保护措施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锂离子(Li-ion)电池的基本情况,分析了PC机USB接口用作锂离子电池充电电源的可行性,分别给出了三个可以实际使用的USB接口充电方案,并作了分析和对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MAXIM公司推出的高速模数转换芯片MAX153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种以MAX153为核心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第一种方案是选用与MAX153速度匹配的DSP或高速单片机作为数据采集系统的微处理器.给出了这种设计方案的硬件框图及核心源程序.第二种方案是应用并行数据传送方法中高效的DMA方式来为MAX153与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直接的传输通道.  相似文献   

11.
碳基负极材料比容量低,无法满足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为了进一步寻找高容量长循环寿命的电池负极材料,采用水热反应法制备了自支撑CoMoO4负极,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流充/放电等技术对比研究了材料在锂/钠离子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CoMoO4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首次可逆比容量为1 403.6 mAh/g,首次库伦效率为146.5%,在100 mA/g电流密度下经50次循环后仍然高达793.6 mAh/g;而CoMoO4负极在钠离子电池中首次可逆比容量仅为314.2 mAh/g,但经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有76.4 %.该自支撑负极无需导电剂和粘结剂,电极材料与泡沫镍结合力强,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FePO4的制备及其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磷酸高铁 ,对其在锂金属二次电池中的充放电比容量进行测定 ,研究不同煅烧温度对其性能的影响 .通过机械研磨的方法 ,获得高比容量的 Fe PO4样品 .在电流密度为 0 .13m A· cm-2 时 ,首次放电比容量达 132 .0 m A· h· g-1.通过实验证明 ,结晶状磷酸高铁也可以获得具有与无定形磷酸高铁相近的充放电容量 .该方法提供一种原料价格低廉、制造简单和充放电容量高的正极活性材料 ,可应用于金属锂电池  相似文献   

13.
延迟环A/D及其在DC/DC控制芯片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无需外部时钟、可以部分抵消工艺偏差、基于标准单元的延迟环A/D变换器.该A/D变换器结构简单、无需增加产生控制信号的电路,转换速度快,可在DC/DC变换器的高频数字控制芯片中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传统安时-开路电压法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初值SOC_0误差大,忽略了估算过程中温度等影响因素对估算精度的影响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安时积分-开路电压法:根据不同温度、循环使用次数下的实验数据,拟合出SOC与开路电压(open circuit voltage,OCV)、温度、使用次数的函数关系,从而获取准确的SOC_0;结合实验分析温度、放电倍率、使用次数对于安时积分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修正和优化。实验表明,改进的安时-开路电压法可将估算精度提高至97%。  相似文献   

15.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纳米技术的应用为开发高能量和高功率的锂离子电池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方向,成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纳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各种合成方法及电化学性能,如:固相法喷雾干燥法、微波合成法、溶胶凝胶法、冷冻干燥法等,指出电极材料纳米化应用中的问题并给出建议,展望了纳米正极材料实用化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锂离子电池在遭受不同温度的外部刺激后其行为的差异性,实验对同一荷电状态的锂离子电池进行了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并考察了其被热处理后的热失控行为。研究通过分析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时间、热失控温度以及热失控时的电压变化,考察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同一荷电状态下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热处理温度对同一荷电状态下的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最高温度及热失控时的电压变化有明显影响。热处理至80℃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时的最高温度高于热处理至60℃及100℃时的锂离子电池。100℃热处理过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时电压最先下降,80℃及60℃热处理过的锂离子紧随其后。实验结果可为高温环境中锂离子电池的安全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于单片机数模实验中出现的干扰问题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改进办法 ,并且对相似复杂问题的注意要点进行了反思 .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锂离子电池成组后难以管理的问题,设计锂电池智能管理模块.该智能模块基于STM32芯片设计并架构嵌入式操作系统uC/OS—II.由嵌入式操作系统实时高效地监控管理锂电池充电、放电过程,并提供上位机和触摸屏动态显示锂电池组的工作状况.设计信号调理电路和软件滤波采集模块电压、电流、温度等模拟量来减小采集误差.为锂电池管理模块提供精确的原始数据.经实际验证,该智能管理模块解决了锂电池成组后易发生过充电、过放电、过流、电池提早老化、爆炸等问题,提供了更长寿命、更低维护、更可靠的锂电池组.  相似文献   

19.
一种多路D/A转换器,它主要由Intel 8279芯片、一路基本D/A转换电路、一个模拟开关和相应的采样保持器组成,与其它的多路D/A电路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它用8279中的显示RAM和扫描线实现转换数据的存放和对各路D/A的循环扫描,从而减轻了CPU的负担,而且电路简单,成本低.经过研究表明,这种电路不仅能实现8路8位的D/A转换,而且还能实现16路8位和8路16位的多路D/A转换。  相似文献   

20.
单片机系统在工业控制和测量仪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其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单片机系统的抗干扰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介绍了V/F变换以及在单片机系统数据采集设计中所实现的抗干扰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