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确定"引哈济锡"调水工程中调出区水库的正常高水位、输水工程的隧洞过水能力和受水区水库的正常高水位,建立了一个以供水量最大、缺水量和弃水量最小为目标,以逐月的调水量和供水量为决策变量的多库多目标调水工程的规模优选模型.在满足供水保证率和缺水量不超过破坏深度的前提下,对调水工程规模的每种组合方案,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以投资费用为评价参考,优选出适宜的工程规模.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引哈济锡"调水工程中调出区水库的正常高水位、输水工程的隧洞过水能力和受水区水库的正常高水位,建立了一个以供水量最大、缺水量和弃水量最小为目标,以逐月的调水量和供水量为决策变量的多库多目标调水工程的规模优选模型.在满足供水保证率和缺水量不超过破坏深度的前提下,对调水工程规模的每种组合方案,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以投资费用为评价参考,优选出适宜的工程规模.  相似文献   

3.
针对跨流域调水工程,分析了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开发程序常规方案优选方法中存在的缺陷,建立了多准则递阶层次结构模型;论证了引入风险型评价指标的必要性、运用多准则多层次研究开发程序的合理性、建立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可能性;同时,根据所研究的问题需要考虑决策者准则偏好的特点,提出悲观准则、乐观准则及折中准则,并将偏好以系数的形式体现在模型中,给出了相应模型的求解方法.工程案例表明,该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集装箱船舶配载方案评价,建立了集装箱船舶配载方案评价的Hopfield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首先建立配载方案评价指标与标准类别体系(即配载方案的级别,如优,良,***,以标准类别为记忆模式,将待评价方案作为联想回忆的噪声模式,当网络达到平衡点时其lyapunov函数达到极小值,对应待评价方案的类别等级.此方法为集装箱船舶配载方案优选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模型.  相似文献   

5.
改进的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在河道整治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建立河道整治方案的优选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利用“垂面距离”代替“欧式距离”确定贴近度进行方案优选的综合评价方法,建立基于信息熵权的改进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乌海市摩尔沟河道整治方案的优选中。结果表明:改进的TOPSIS综合评价模型能较好地评价河道整治方案,方案优选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6.
为处理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中评价指标的一致化和无量纲化问题,克服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中建立隶属度函数的困难,文章探讨了利用加速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的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模型.结合实例及与其他方法对比表明该模型对模糊优先关系矩阵修正幅度小,所得优度值可信度高, 评价结果离散程度较高,便于决策.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新建铁路线路基本走向和接轨点选择辅助决策系统的研制和开发情况,阐述了方案比选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评价优选方法的数学模型和该辅助决策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理论,提出了登机桥结构方案的优选方法;确定了评价指标集和评语集,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权重集,研究了不同因素的隶属度构造策略,从而建立了3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选出了最佳方案,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该评价方法为登机桥及其他类似机械产品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岩溶区高铁线路优选的模糊层次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岩溶区高速铁路线路优选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对影响岩溶区铁路线路方案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和调查基础上,选取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关系,构造阶层结构,采用模糊理论建立判断矩阵,确定权重向量;通过专家调查和室内外试验等方式确定各因素得分,采用逻辑运算确定相对优属度矩阵,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判备选线路方案的优劣.利用该模型对贵广高速铁路雄村—贺州段3条备选线路方案进行比选,得出备选方案的相对优属度分别为0.131,0.889和0.581,从而确定第二方案最优,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依据目前高层建筑各种给水方式的特点,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起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结构模型,并通过计算在不同评价标准下的排序权重和总排序权重,给出了各种给水方式综合评价的优选排序,得到综合评判结论.该方法为高层建筑给水设计探索了一种更加科学的方案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11.
跨流域调水及其对陆地水循环及水资源安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我国区域水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也是21世纪全球水系统计划科学前沿和我国北方水资源安全保障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研讨了与气候变化与跨流域调水联系的陆地水系统概念,分析了与环境变化问题联系的国际发展态势.以跨长江、黄河、海河流域的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区和北京受水区为典型区域,论述我国南水北调重大调水工程实施对陆地水循环影响及水资源安全保障研究关键科学问题,提出该复杂性问题研究的若干重点、研究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西线调水与西南三江水能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比较各家提出的大西线调水线路、调水量,闸明该线的合理性,提出了工程建设程序的建议;估计调水对怒江、澜沧江及雅鲁藏布江水能和出境量的减少,并对西南三江水能利用和南水北调的统一规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湖泊水质管理技术的需要,建立了城市浅水湖泊水动力生态水质模型,模型模拟的状态变量包括温度、悬浮物、等。模型率定有较好的精确度,已经为南京市玄武在清淤、截污和引水等工程共同运行的条件下做了水质模拟和预测。共结果为玄武湖水质优化管理技术的最终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平原河网区调水改善水环境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试验区河网原型调水实验研究,论证沿江平原河网区通过长江潮差引入优质的长江水,能有效增加河道的环境容量和水体自净能力,是迅速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综合治理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针对湖泊群整治中引水活水方案实施前均需对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本文建立一种基于AHP层次分析方法的综合评价体系(简称为“ESLI”),可以对包含水质改善指标、生态动力学指标、经济指标和感观指标等多目标、多层次的湖泊群引水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将ESLI方法用于福州市西湖左海湖泊群水质改善的方案优选中,为设计与决策提供相对较优的方案集。  相似文献   

16.
“引江济太”工程背景下河网稀释净污需水计算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分析河网水体稀释容量和自净容量的基础上,以太湖流域“引江济太”工程为契机,探讨河网水系污染物稀释扩散和截留净化规律,建立河网稀释净污需水量的计算模式,给出引水总量和流量确定的方法.以张家港市引长江水改善市区河网水环境工程为例,研究引长江水改善水环境的总体方案和实施的可行性,运用河网一维水量水质模型,分析计算各种引水方案,并进行引水效果预测评估,确定了张家港市区河网的引水量和引水方案,为“引江济太”工程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坪上应急引水工程是山西省重点水利工程。概述了坪上输水工程水泉湾泵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继电保护系统以及系统的配置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8.
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对黄浦江上游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湖流域水质型缺水明显.初步分析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对太湖流域和上海黄浦江水资源水环境的影响,认为实施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是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有利于流域水资源调度管理和配置,有利于黄浦江水源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引水调控措施是改善太湖流域区域性水环境的应急措施,多年试验研究成果证明了引水措施的有效性。由于调水工程的复杂性以及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引水调控措施在改善区域水环境的同时,也会对引水沿线周边区域水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望虞河西部区域,河网水流受阻,存在武锡澄虞河网区污水滞留或向其他地方转移的风险。针对4个引排水方案,分析了引水对河网水动力条件的变化,比较了引水对望虞河西部河网地区水质影响,分析了河网河道污水滞流时间、强度及迁移长度,评价了污水滞留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应急对策。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实测方法分析水轮机导水机构的力学特性,并指出压紧特性的测试不仅能提供导水机构闭紧时的载荷条件,而且对了解并改善它的受力状态均有意义。上述结果在某厂的实测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