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在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那就是人的解放、人性的满足;在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也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那就是坚持和实践党性。人性的主线和党性的主线不是对立的,二者存在契合点。党性主线的发展滞后于人性主线的发展,这是造成目前中国共产党内一系列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2.
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能否实现他们的美好愿望,是我们全院教工的重大课题,共同的责任目标。作为学生管理干部队伍来说更是责无旁贷。面对这一切我们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关爱与服务,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实践中开创并形成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特征,那就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始终坚持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始终坚持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改的深入,阅读教学越来越体现“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的原则,小学作文教学也应如此.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导”应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条主线,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做到学中有导,以导促学.  相似文献   

5.
发展理论在邓小平的全部思想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是邓小平考察当代中国一切重大问题的出发点,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导精神,它像一条主线贯穿其思想始终。其著作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智慧,渗透着高超的辩证思想,本文力图从哲学的辩证法角度论述邓小平的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以“人”为基点,恪守人文精神是梁晓声小说创作的主线,这一特征充分地表现在他对同代人价值理想的追寻,对人性美的不懈探索,对现实的深沉忧患意识以及对形式坚守拓新的创作轨迹之中;与此同时,梁晓声始终以他那峭拔独立的文人品格和操守,在转型阶段的社会现实面前,引导人们向人类精神的极至前行。  相似文献   

7.
郭象玄学的主要目的是想把阮籍、嵇康和裴各执一偏的自然与名教重新统合起来,构建一套适合时代要求的政治哲学。郭象的政治哲学以其对人性的思考为运思起点,而从圣凡关系、君民关系和群己关系这三个维度展开,并始终贯穿着名教与自然的关系这条主线。虽然郭象统合名教与自然的努力并不成功,但足以证明魏晋玄学并非脱离现实的学问。  相似文献   

8.
在<聊斋志异>的情爱故事中,贯穿着一条思想主线,那就是浓重不化的文人中心意识.它体现在:一、以书生为叙述主体的故事建构及文人高标自许的"尊我"心态;二、为满足书生人生需求而设的女性形象及其价值评判;三、寄寓着作者激越难平的孤愤心理和补偿心态,体现着文人的人生理想,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潍坊学院学报》2015,(3):43-46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围绕着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贯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条主线。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政府始终起着决定性作用。法治政府厘定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边界,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供切实保障,使政府内部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因而成为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白蕊 《科技信息》2011,(7):133-134
社会主义核心价体值体系是2007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贯穿教材始终的一条是逻辑主线,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本课程的一个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极限是高等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作为高等数学的一条主线,贯穿于高等数学的始终。极限思想是人们在认识数学世界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武器之一,使人们对数学世界的认识实现了由有限到无限的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在党的发展历程中,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始终是贯穿于党的思想路线一根主线,它的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中国化的时代精华,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强调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是建国后几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这一伟大理论成果的取得贯穿了楚国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个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在当代中国改革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以人为本是邓小平哲学思想中贯穿始终的主线,他始终把人,尤其是人才作为发展的依靠力量,坚定地把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目标,充分体现出人本思想在其经济哲学理论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是人类实践的必然结果,是人类自我教育的一种方式,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艺术类课程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形式,民歌鉴赏与审美也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体验、陶冶学生情操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民歌的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审美的教育。本文就民歌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在民歌教学中始终贯穿审美教育两个方面,对民歌审美教育的实施方案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魏晋时期的一些重要诗人和诗作的分析,试图说明:执着人生探索是魏晋诗歌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形成了一条主线,贯穿魏晋诗歌的始终,这正是魏晋风度的魅力所在,也是魏晋诗歌的底蕴所在。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在当代中国改革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以人为本是邓小平哲学思想中贯穿始终的主线,他始终把人,尤其是人才作为发展的依靠力量,坚定地把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目标,充分体现出人本思想在其经济哲学理论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普遍追求。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溯源于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艰辛探索的历史进程,有其演进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是贯穿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始终的主线,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经济特质。人民至上、共享成果、协调发展、和谐共生和命运与共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19.
正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两岸关系与国家统一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如何表态,有哪些新论述、新战略,是各界关注的重点之一。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未来对台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与基本思路,特别强化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与立场,坚定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分裂""反台独"的信心。在报告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报告,也是涉台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开始,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就不断经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历经曲折,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口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以实现人民利益为中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在动态变化中与时俱进,形成了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科学的、战略性、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人口思想体系。党的人口思想具有以下鲜明特色:始终坚持以人民幸福为主线;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党的人口思想是一套以人为本、以实现人民幸福为目标的、全面综合的思想体系,绝非仅仅局限在人口控制。党的人口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