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Langacker认知语法学说为理论基础,从语言主观性的角度分析了将要和快要两者的区别,指出快要使整句话所凸显的客体带上了主观性的色彩,强调某一事件的发生对于现在的影响或者导致的结果和变化;而将要则只是对一个事件的客观叙述。随后通过对语料的考察发现,与将要相比,快要更多地要求与句尾了共现,排斥与双限结构动词以及与表示将来的时间短语连用,从而进一步印证了上文对于两者在主观性上存在差异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约量表达的“主观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法的兴起,语言的"主观性"问题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近年来语言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主观性"是自然语言的一种特性,指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约量副词作为一种主观性的完句成分加入句子中,从而使原本表示客观的句子变得主观。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汉语中,"宁可"引导的取舍句主观性较弱,而"宁愿"和"宁肯"引导的取舍句主观性则较强,这是此三个词语主要的区别。此外,"宁愿"和"宁肯"在表达意愿性的口气方面也有强弱差别,"宁愿"强于"宁肯"。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分析当前对"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几种观点,然后详细分析"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两者之间的不同及联系,使大家对两者有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沈家煊认为,"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是主观处置,并描述了主观处置的三种表现[1]。在认知语法的视角下,通过考查"把"字对"把"字句的语义贡献,研究发现,"把"字句的语法意义为"掌控",而"把"字句的主观性是通过"把"的掌控义实现的,它是说话人在识解关系中视点和角色的调节与动词"把"语义虚化相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频现,并呈现出与其他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相互交织的趋势。运用社会心理学的集群行为理论,文章采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对"6·9圣战"的分析,探讨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一般发生机制,并基于对发生机制的解析,提出了此类事件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王丽 《科技信息》2009,(6):138-138
房屋拆迁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公共利益是拆迁行为合法性的基本标准和价值基点,但我国法律法规中没有对公共利益作出哪怕只言片语的解释,导致在城市房屋拆迁中对公共利益的滥用。"重庆钉子户"事件的发生引起了我们对公共利益认定的思考,本文通过对"重庆钉子户"事件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制度中存在的缺陷,从而归纳出我国公共利益的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全国发生了多起公众反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群体性事件,北京六里屯、江苏吴江、南京天井洼,上海江桥、广州番禺……从南到北的反对声音一直不断。公众对于垃圾焚烧有强烈的抵制情绪,民意反对成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一大风险。本文基于对"番禺事件"调查,从邻避心理、污染风险以及现有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污染事实等方面来分析公众反对垃圾焚烧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张丽  储曦霞 《科技信息》2009,(31):I0192-I0192
本文总结了日文中与"虎"相关词汇的翻译情况。1.不能译成汉语的"虎"1.1翻译成醉鬼。虎になる意思是喝得非常醉。1.2历史事件:虎の門事件(とらのもんじけん):1923年12月27日摄政皇太子裕仁亲王(昭和天皇)出席第48届议会的开幕式,通过"虎ノ門"的时候,被行刺的事件,行刺失败。  相似文献   

10.
阿城的《棋王》和茨威格《象棋的故事》都是优秀的关于象棋的故事,都对各自所不得不面对的"文革"和"二战"的"事件"进行了深刻反思.但在"事件哲学"视域下,我们发现两者在相似的外表下却完成了迥异的历史书写:《棋王》对"事件"的反思灵逸飘忽,《象棋的故事》则凌厉深刻.二者的异同折射出面对"事件"不同的现代性反思.  相似文献   

11.
离邓湛被捕不到一个月,雅芳中国爆发"贿赂门"事件,最初邓湛被捕时已有不少信息或明或暗地将危险指向了雅芳,"贿赂门"事件更将此事公开化。此次雅芳"贿赂门"事件的爆发源自于雅芳总部的自查,据雅芳披露,接到公司的某些旅行、娱乐和其他支出可能存在不当之处的指控后,  相似文献   

12.
谢华  仇雁寅 《科技信息》2010,(35):I0250-I0250,I0254
劳伦斯"血性意识"思想与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所指的意义极其相似,前者指本能的释放,后者对"本能"概念的分析更为完整,称人的普遍的需求为"类本能",两者思想殊途同归,共同解决了人如何健康发展的问题,即,需要释放"本能",或者说满足"类本能"需求,才是人健康发展,自我实现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既与我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时又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弘扬。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进行比较,以期发现两者的本质区别及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个基于Agent的群体性事件模型,对"无组织-无直接利益诉求"这一类群体性事件进行研究,通过对影响Agent行为的不同因素的分析仿真,展示了这些因素对不同参与者行为影响的权重,揭示了参与者的特性和这类事件的发展过程。实验较好地反映了不同因素对人群行为的影响以及这类群体性事件的规律,对处置应对群体性事件的体系、战术提供一个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论“双师型”和“三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师型"师资队伍和"三师型"师资队伍对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而言非常重要。探讨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三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对最近频发的上市公司污染违规事件进行分析,认为新近实施的"绿色证券制度"在上市公司环保核查、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绩效评估等方面,存在制度和操作规则亟待完善、地方保护和违法成本过低等问题,对如何完善中国"绿色证券制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杨 《上海信息化》2010,(12):42-46
公元2010年初冬,中国互联网"第一恶人"周鸿祎与江湖最大门派"企鹅帮"的一场恶斗,引爆了网络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源自腾讯与360的战争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将中国互联网的"黑色基因"揭露得淋漓尽致。"桌面核战"不仅令数百亿市值瞬间蒸发,更制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规模的群体不兼容事件,最终导致了工信部、公安部等相关部委直接介入调查。一切纷争,似乎都源于对隐私的拷问。然而其背后,却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缺乏创新和公平竞争所引发的"用户起义"。  相似文献   

18.
"复古派"与"性灵派"是针对明中后期文坛状况而提出的概括性概念。两者在对《庄子》思想及其文学性的接受上存在着不同样貌,基本涵括了明中后期文坛《庄子》接受的局面。其接受异貌的深层原因与明代文化思潮及其各自的文学主张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杨晋 《世界知识》2011,(11):68-68
近来,最具爆炸性的消息也许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因"浴室门"事件惨遭纽约警察逮捕了。这一事件将对酝酿已久的IMF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云南"躲猫猫"事件中出现在人们视线中的"网友调查团"以及其后的钱云会案件中的"公民观察团",引发了新一轮的对公民意识的探讨,有人据此认为我国已经进入市民社会。要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就必须明确公民意识与市民社会的相互依赖关系。同时,公民意识对于建设法治国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培养长期被忽略的公民意识是我国早日建成法治社会至关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