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Langacker认知语法学说为理论基础,从语言主观性的角度分析了将要和快要两者的区别,指出快要使整句话所凸显的客体带上了主观性的色彩,强调某一事件的发生对于现在的影响或者导致的结果和变化;而将要则只是对一个事件的客观叙述。随后通过对语料的考察发现,与将要相比,快要更多地要求与句尾了共现,排斥与双限结构动词以及与表示将来的时间短语连用,从而进一步印证了上文对于两者在主观性上存在差异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康竞春 《科技信息》2008,(15):197-197
本文在语法原型理论框架下,回顾了传统的对把字句理解和看法,并指出其不足之处,即对一些把字句没有解释力,进而从语法原型和认知的角度分析其原因。认为从语法原型和认知的角度能更好地解释那些传统语法所不能充分解释的把字句。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已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从近十年国内关于语言主观性和主观化的研究来看,其研究重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语言主观性的表现方式;二、历时演变中的主观化问题。文章主要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和分析,同时也从理论基础和对比分析两个角度对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从语法化角度探讨语言共性,发现发生在不同类型语言、不同语法范畴、相同语法范畴内不同语法单位中的历时演变过程具有普遍性,而真正促成这一普遍现象的则是历时演变机制.因此应进一步扩大历时因素的作用,将语言的历时演变机制作为更加基本和稳固的共性形式纳入语言共性研究理论.  相似文献   

5.
约量表达的“主观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法的兴起,语言的"主观性"问题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近年来语言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主观性"是自然语言的一种特性,指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约量副词作为一种主观性的完句成分加入句子中,从而使原本表示客观的句子变得主观。  相似文献   

6.
沈家煊认为,"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是主观处置,并描述了主观处置的三种表现[1]。在认知语法的视角下,通过考查"把"字对"把"字句的语义贡献,研究发现,"把"字句的语法意义为"掌控",而"把"字句的主观性是通过"把"的掌控义实现的,它是说话人在识解关系中视点和角色的调节与动词"把"语义虚化相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隐喻是理解人类认知能力的唯一方法,而隐喻本身就是单向的概念域的映射过程;语法化是隐喻性的过程,隐喻是语法化过程的动因。因此,语法化过程是单向性的,这是由语法化过程的本质,即隐喻性所决定的,语法化单向性反映了人类的基本认知规律,反映了人类语言系统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副词“还”作程度副词时,既可以表示程度深,又可以表示程度浅,两义都具有主观性,其所表示的主观意义与“反预期”有关。从认知和语用推理的角度对“还”的主观性进行分析,发现“还”的主观评价义产生于语用推理过程中,并从历时层面追溯“还”表“反预期”这一主观意义的来源。  相似文献   

9.
初春  曲肖玉 《科技信息》2008,(12):148-148
尽管有关主语的论争颇多,尚无定论,但关于分句语法主语的择用原则各路学者做出了很多论述。在回顾种种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认知语言学所倡导的图形——背景原则和原形范畴理论来解释分句语法主语的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语言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乔姆斯基所创立的转化生成语法理论对语言学界和其他认知科学领域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近年来,认知语言学成为语言学研究中的热门话题,由此也出现了一些批驳转化生成语法的论文和著作,而这实际上是对转化生成语法产生的误解。  相似文献   

11.
"何其"和"何等"都是现代汉语中的主观程度副词,本文从语法化的角度比较这两个词作副词时的分布搭配和语用功能的差异。从搭配上看,"何其"倾向于修饰单音节形容词,"何等"多修饰双音节形容词;"何等"多与强调标记"的"共现。从语用色彩来看,"何其"的主观程度高,多表贬义;"何等"的主观程度低,倾向于褒义或中性色彩。"何其"虚化的程度高,是典型的程度副词,"何等"仍处在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主语和话题的区别在于它们不同的认知作用。在汉语语言中,表现为两者不同的句法地位和功能。汉语主语是句子不可或缺的基本结构成分,话题是语用成分语法化的结果,不是句子的基本结构成分。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在认知的深层次上理清汉语主语和话题的关系,解决汉语句子基本结构组成的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魏涛 《科技信息》2011,(30):166-166
语法和语用虽然是语言学研究的两个不同层面,甚至生成语法奠基人Chomsky强调句法自立,把句法看作是一个自足的形式系统,主张句法研究要独立于语义因素,尽量从内部寻求解释,但是语言作为人们交流的工具,更看中的是其话语交流的功能价值。因此,语法的研究从根本上而言应该是为语言的应用即语用做准备的,两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郭宇飞 《科技信息》2011,(23):206-206,221
认知语义学为我们提供了探索习语语义的新视角。与传统的语言观不同,认知语义学认为,习语是在人类的概念体系中产生的,其本质是概念性的和系统性的,而非语言性的;习语的语义也不是任意性的,而是有理据和动因的。隐喻、转喻和普遍知识三种认知机制为人们理解习语语义提供了概念理据,其中隐喻概念是我们理解习语的最重要认知机制。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分析习语使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习语的语义,促进英语习语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蔡艳丰 《科技信息》2009,(30):214-214
当今社会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人们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产生了网络语言,它体现着现实的社会行为,反映了社会的某些心态和导向,显现出人们生活观念、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剖析了网络语言之所以迅速传播的原因。网络语言是人们在使用网络时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  相似文献   

16.
肖宇 《科技信息》2013,(23):67-67,99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理论"三观"——经验观、突显观和注意观着手,对魔兽世界竞技游戏Defense of The Ancients简称dota,进行全面分析。在经验观理论指导下,主要研究dota隐喻和转喻手法的运用;突显观则从图形/背景理论出发,简单讨论dota的语言结构;注意观着重用框架理论考察各类型用语偏好。认知语言学角度理论"三观"下的dota语言现象的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游戏各环节内涵的了解,解读玩家对游戏的认知状况,并为以后的游戏开发项目中的语言设计环节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广,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不再只是教给学生无穷无尽的语法知识,而是更注重英语的交际能力和运用能力。于是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淡化了语言教学,他们不讲、不提示、也不操练,认为这就是在响应新课程的要求。长此以往,其结果是学生对所学语言点不知、不懂或知之甚少,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看不懂文章,更不用谈写作了。显然这样的教学是与新课程的要求背道而驰的。那  相似文献   

18.
网络与报刊的频繁使用让"犀利哥"、"数学哥"、"被子哥"等"xx哥"词迅速蹿红,这些词,或旧词新义,或新词新语新意,对当今社会语言的使用产生了种种影响。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xx哥"词族现象,可从中看出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探讨了英语反身代词结构的发展演变过程。在对英语反身代词的同指功能和强调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现代英语中的反身代词是古英语中的指代词和形容词“self”分别语法化后复合在一起的结果。对形成这一结果的动因、过程、理据、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两种结构有相同的语义构成和句法结构,句子层面的差异是中心语句法特性不同所致:名词组中心语含有数、不能赋格等名词特征;动名词组中心语具有动词特性,能够赋宾格,带部分动词形态特征.在认知系统指令下,不同词汇选择导致以上两种不同句法结构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