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人为本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发展为社会发展目标的理念。法治建设是以民主建设为基础的法制建设。以人为本通过民主引导法治建设的方向、内容。法治通过法律制度的强制力保证民主,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3.
简析中国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是多数人的统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实行治理或统治。法治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民主的保障,民主是法治建设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本文首先简明阐述了我国的民主法治现状,进而分析了民主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继续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应采取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与“以人为本”是协调统一的。法治是源于人类对自身的存在、价值和命运的一种制度安排,“以人为本”则是深藏在它背后决定其发展方向和命运的最高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5.
罗凤燕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87-92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没有民主法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我国在民主法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因此必须切实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6.
建国60年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建设取得的辉煌成果,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基本方针"、"四项政治制度"。"一个基本方针"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是由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社会主义方向所决定的。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民主政治要通过法治作为实施条件和保障。"四项政治制度",即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我们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四项政治制度"是"一个基本方针"的制度载体。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必须坚持走这条由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艰辛探索开辟出来的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实施依法治国战略。法制包含于民主政治之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就必须加强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7.
法治是规范经济运行,推动科学发展的基本方式,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我们应根据当前法治建设进程出现的一些困扰,认真查找原因,并根据现实国情,努力探索加强法治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这就意味着,要在一个县的范围内实现法治化,就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要以法治规则为先导. 相似文献
9.
建设法治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治社会建设,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坚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党的领导。我们要转变观念,改革体制,创新机制,使法治建设取得新进展,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保障、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法治观由治国之术升华到人治国家相对立的国家形态是认识上的飞跃。社会主义法治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法律地位的至上性,法律内容的正义性;法治主体的人民性。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作为一种现实化的客观运动过程,经历了近百年漫长坎坷之路,直到今天仍存在着障碍法治进展的诸多因素。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必须树立法治观念;加强方法工作,保证法律正义品质;维护法律权威,确保法律至上地位;严格依法办事,加强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既是中共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和内涵,也是建设政治文明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思想方法和价值判断标准,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实践中必须坚持的核心理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多方位多途径地积极推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2.
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民主政权,进行了了若干民主与法制建设。由于时代原因,尽管有明显的局限性,但作为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之源,其历史意义巨大。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法治建设是建立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我国的法治建设遵循唯物主义有关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反映的客观规律;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基础,反映无产阶级的根本经济政治利益的、自觉的、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是对当前我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反映。那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我国的法治建设二者有没用关系呢?如果有,那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本文将试图通过论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以期客观地揭示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魏建功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25(4):73-78
法律产生于习俗。它的活力既来自于大多数人承认,它的效力亦来自于深厚的社会基础所产生的特定约束力和强制力。法律移植是多元文化之间及传统观念与现实之间相互碰撞融合过程,它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后进国家实现法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法律移植必须处理好传统与现实、制度与意识等全方位的关系,而它的关键则是文化和社会心理的认同。 相似文献
15.
法律程序的作用与意义,不仅仅体现在诉讼活动中,更应体现在立法、执法、守法等所有法治建设活动中。因此,在普法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在大力培养人们法制观念、提高人们法律意识的过程中,程序观念的培养和灌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我国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加强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几点建议,包括立法观念的转型、执法与司法的改进、法律监督力度的加大以及公民环境意识的增强,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近几年出现的教育纠纷或划分为三类。教育纠纷折射出我国教育法制建设亟待加强。应着重从完善我国教育法律体系和依法治教两个方面加强我国教育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8.
刘惠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32(3):70-73
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两个基本内容,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从历史和理论的角度弄清这种互动关系的具体内容,对于我们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主不因法治而来,法治却因民主而生,没有民主就没有法治。中国历史上法治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民主。当代中国需要法治,但更需要民主。虽然实施法治化战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法治建设决不能取代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