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因声求义法是训诂实践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破除假借,求得本字在疑难语词考释中的作用尤为明显。利用此方法考释出现于道经文献中的十个疑难语词的意义,不仅为道经的研读提供了方便,也为汉语史的研究及辞书的编纂提供了材料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道经是中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里面保存了大量的口语词汇,在语言学上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道经中疑难白话语词颇多,是文献解读的一大障碍。文章选取了若干疑难白话词语进行考释,以期对道经文献的解读和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选取了《朱子语类》中的13个口语词加以考释,以期引起人们对其语言研究的重视,并为各种近代汉语词典的编纂修订提供有价值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敦煌写本原卷影印资料、中土文献和佛经材料,运用训诂学、音韵学及汉语俗字研究的最新成果,从汉语词汇史的角度对敦煌诗歌中"珠骑"、"(舟歺)(舟重)"、"软互"等部分疑难语词作了尝试性的延证考释,以便学术界更好地利用敦煌诗歌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歧路灯》的一些词语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民俗意蕴,对其理解也须借助方言及民俗。运用现代汉语方言及民俗对"合子利钱""爽利""胡柴""后园""馁缩"等词的考释表明,在对某些词语特别是白话作品俗语词的考释过程中证之以方言及民俗,不仅可以使词义得到正确的理解,而且还可以辨别词语转抄中的文字错误,为文献整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结合其他文献材料,运用排比归纳、文献与方言互证等方法来试着考释《风月梦》中出现的“放差”、“落交”、“捆”等十条俗语词,这些词语有的未经前人解释,有的前人解释但有不妥,考释这些词语将对有关作品的解读、古籍整理及辞书的修订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近代汉语里产生的部分俗语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在以前的古代文献中也较为少见,一些注家和部分辞典 在作注解释出现诸多乖误。本文通过云南方言诠释了几条元明清小说中的俗语词,对其音、形、义作了考释。  相似文献   

8.
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研究大理国和当时云南境内少数民族历史及大理职官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但碑文中部分字形不够规范,字书多有不载,是释读碑文的主要障碍。对碑文中的疑难字进行辨析,并从文字考释的角度,对碑文中的疑难字做出诠释,对理解碑文和考证历史文化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研究大理国和当时云南境内少数民族历史及大理职官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但碑文中部分字形不够规范,字书多有不载,是释读碑文的主要障碍。对碑文中的疑难字进行辨析,并从文字考释的角度,对碑文中的疑难字做出诠释,对理解碑文和考证历史文化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道经是中国古代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道经中存在大量的俗讹字,是文本校理和阅读中的一大障碍。比照不同的道经版本,经过详细的考证和分析,指出道经中存在的俗字及文字讹误现象,以期对道经文本的校理和解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一词多义是词汇的基本属性。词汇存在着深层语义和表层语义两个层次。深层语义是词汇向多义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本文借助丰富的语例,分析了深层语义与表层语义之间的各种认知关系,旨在对词汇习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语言中,词语的褒贬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有些词语本身并不具备鲜明的感情色彩,褒贬义的产生主要是受言语活动中所出现的种种因素制约的结果。从语言内部因素入手,通过大量的实例,解析了英语词语褒贬义的语言内部制约因素,从而希望能为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把握词的感情色彩、增强词语表达效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列举忻州方言中的一些古词语 ,并分析它们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为研究古今词语的发展变化提供有价值的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14.
《云笈七签》词语零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典籍宝藏着丰富的语料 ,其中有许多语言现象值得研究。现对《云七签》中的若干词语作些考释 ,以补充一些辞书在释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英语报刊新闻中的新词、旧词新义、外来词和缩略词等进行分析研究,旨在阐明英语报刊新闻特色词造词灵活、新颖时尚、简练达意、来源广泛等特点,以求引起对其在新闻文体中和在英语写作中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道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以顺应自然为最高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要“道法自然”,尊重和发展人的个性;道家“行不言之教”的原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道家“以不救救人”的思想要求不以扭曲人的本性去教育发展人;道家“无用之用”的教育理念要求博专结合;道家“正言若反”的观点揭示出教育自身的根本局限性和深刻悖论;道家“得意忘言”的主张启示人们教育的目的在于能力的培养;道家“谋于未发”和“图难于易”体现了教育的预防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道家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说文解字》是中古一本重要的字典辞书。"异词同训"现象是该书中一种词义的训释方法,从其分布、被训词数量以及训词和被训词的意义关系等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说文解字》中"异词同训"现象进行分类,并分析这种训释方法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词汇不是任意获得新义的,而是通过我们的认知和建构获得的。通过隐喻手段,语言符号意义得以扩大。隐喻为语言的所有方面提供理据。英语动词具有很强的搭配功能,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分析动词的搭配机制及动词隐喻的构成形式,对于更好地理解英语词语语义内涵、掌握词汇运用规则,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汉两种语言对各色各样的动物赋予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涵义,从而构成了富有特色的动物语言词汇。但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英汉两种语言对同一动物可能赋予了不同的文化涵义。这就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动物词汇方面既有对应性的一面,又有非对应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