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500 A MeV 56Fe诱发乳胶核反应产生的射弹a碎片的出射几率及角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6Fe与三种靶作用产生射弹a碎片的几率整体上都是随着射弹a碎片多重数的增加而减小,即,在边缘碰撞中,铁核不论与轻靶还是重靶作用,主要产生低多重数的射弹a碎片;a粒子的投影角分布可以用单一的高斯分布进行描述;而a粒子的发射角分布要用两个不同宽度的高斯分布的叠加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2.
利用δ-电子密度法对3.7AGeV16O诱发乳胶核反应射弹碎片的电荷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对电荷为3≤Z≤7的射弹碎片,在误差为σ(Z)≤0.5的范围内利用δ-电子密度法可以准确地测定射弹碎片的电荷.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0.7 AGeV197Au诱发乳胶核反应射弹碎片平均自由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射弹碎片的平均自由程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与距射弹作用点的距离D无关,射弹碎片的平均自由程不存在反常现象.对于α射弹碎片平均自由程,实验发现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与距射弹作用点的距离D、碰撞参数b、射弹α碎片多重数无明显的依赖关系,以上结论也可以通过I Otterlund等人提出的检验方法得到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4.
对10.7 A GeV197Au-Em作用电荷为3≤Z≤9的射弹碎片的整体特征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其约化自由程与距扫描起点距离D无关,电荷为3≤Z≤9的射弹碎片平均自由程不存在反常现象.这一结论可以通过I.Otterlund等人提出的检验方法和F-检验得到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
对3.7 A GeV16O-Em作用产生的α射弹碎片多重数分布进行了研究,得出电磁离解作用和核作用下α射弹碎片的分布服从不同的函数,说明在两种作用下碎片的产生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6.
随着加速器能量的提高,间歇现象的研究在粒子物理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初人们对间歇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对论性产生粒子,很少研究靶核碎裂的间歇行为.近年来,人们发现在高能核核作用中的慢粒子中也存在这种间歇现象.本文对500 AGeV 56Fe-Em作用产生的慢粒子标度阶乘矩分布进行研究,得出500 AMeV 56Fe-AgBr作用靶核蒸发碎片不存在间歇行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评述了相对论性核—核碰撞中弹核碎片的次级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高能区核-核碰撞中,α射弹碎片角分布和横动量分布需用分布宽度不同的双高斯分布叠加来进行描述,而在高能区则可以用一个高斯分布进行描述。实验采用400 A MeV12C射弹诱发乳胶核反应,对这一规律进一步进行了验证。所用的粒子能量处于中高能区,得到的角分布和横动量分布符合双高斯分布叠加,可用双温度发射图像来解释。  相似文献   

9.
对3.7 A GeV16O束流与核乳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次级α粒子的平均自由程进行了初步测量和分析,并利用另一种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计算,没有发现反常现象.  相似文献   

10.
对400 A MeV12C诱发乳胶不同靶核反应靶核碎片多重数分布及关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靶核蒸发碎片、靶核反冲质子及重电离粒子平均多重数均随靶核大小的增加而增加;靶核蒸发碎片、靶核反冲质子及重电离粒子多重数之间存在线性关联,这些结果均可以利用核-核碰撞几何模型来解释.  相似文献   

11.
对290 A MeV12C诱发乳胶不同靶核反应靶核碎片在前后半球内的平均多重数及关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靶核蒸发碎片、靶核反冲质子、重电离粒子在前后半球内的平均多重数及它们的前后产额比均随靶核大小的增加而增加;在前后半球内靶核蒸发碎片、靶核反冲质子、重电离粒子平均多重数均随后前半球内靶核蒸发碎片及靶核反冲质子数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这些结果均可以利用核-核碰撞几何模型来解释.  相似文献   

12.
高能核一核碰撞中靶核和射弹核的碎片分布,是研究核碎裂机制的重要方面.通过对500AMeV^56e与原子核乳胶相互作用产生的靶核碎片的角分布的测量,可以发现重靶AgBr的黑粒子的发射角关于90°方向近似对称,即表明在90°方向存在侧向流.我们知道黑粒子是从激发的剩余靶核蒸发出来的,从流体力学模型的角度上来看,侧向流产生原因可能是弹核旁观体的弹出与弹核参加者产生侧向集体流造成了靶核旁观体向相反方向运动,从而在接近90°的方向上产生靶核碎片集体流.  相似文献   

13.
高能核一核碰撞中靶核和射弹核的碎片分布,是研究核碎裂机制的重要方面.通过对500AMeV^56e与原子核乳胶相互作用产生的靶核碎片的角分布的测量,可以发现重靶AgBr的黑粒子的发射角关于90°方向近似对称,即表明在90°方向存在侧向流.我们知道黑粒子是从激发的剩余靶核蒸发出来的,从流体力学模型的角度上来看,侧向流产生原因可能是弹核旁观体的弹出与弹核参加者产生侧向集体流造成了靶核旁观体向相反方向运动,从而在接近90°的方向上产生靶核碎片集体流.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航天器的碰撞毁伤程度与超高速斜碰撞所产生碎片云的形态的关系,利用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sPH)方法研究了超高速斜碰撞所产生碎片云的形态.主要分析了碰撞参数,如弹丸速度、靶板厚度、弹丸直径对碎片云形态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二次碎片云的膨胀速度以及膨胀尺寸随碰撞速度和弹丸直径的增加而增加,随靶板厚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开展爆炸冲击波与碎片耦合作用下储罐易损性研究有助于提升化工园区的安全水平。基于能量密度与最大塑性应变准则,综合考虑爆炸冲击波和爆炸碎片的作用顺序及强冲击荷载作用下钢材的应变率效应,建立爆炸冲击波与碎片耦合作用下化工储罐破坏失效的极限状态方程。通过有限元模拟对比分析储罐理论临界破裂速度与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方程的合理性。对5 000 m3立式拱顶储罐易损性结果分析可知:材料应变率效应可削弱爆炸冲击波与碎片耦合作用对化工储罐造成的破坏,降低储罐易损性;爆炸冲击波、碎片的作用顺序会显著影响储罐的失效概率,且碎片先于冲击波作用时储罐易损性更高;由单一变量分析可知,耦合作用下储罐的易损性与爆源强度、碎片撞击载荷均呈正相关,但与碎片撞击角呈负相关。研究结果对预防由爆炸冲击波与碎片耦合作用导致的多米诺效应事故发生及制定事故防控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钢化玻璃受到冲击波作用破坏后产生的玻璃碎片造成的次级毁伤效应,针对6 mm、10 mm和15 mm三种不同厚度的钢化玻璃分别开展了多发外场化爆实验.实验对玻璃碎片的尺寸分布、飞散距离分布和碎片最大飞散速度等情况进行了数据收集和统计.通过对碎片的尺寸分布、飞散距离分布等的实验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给出了其分布规律和特点.根据实验记录的碎片最远飞散距离,利用平抛运动公式估算了碎片最大飞散速度,并验证了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玻璃碎片的最大飞散速度均在11 m/s以上,最大速度可以达到25 m/s以上.  相似文献   

17.
利用标度阶乘矩法对400 A MeV^12C诱发乳胶核反应靶核质子及靶核蒸发碎片在一维、二维相空间发射过程中的非统计涨落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400 A MeV^12C诱发乳胶核反应靶核质子及靶核蒸发碎片在一维、二维相空间发射过程中不存在非统计涨落.  相似文献   

18.
miRNA参与了生物体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过程,其中miR164通过对标靶NAC(NAM/ATAF/CUC)基因家族的精细调控,在植物激素信号传导、生长发育以及胁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验证杨树中miR164a和其预测靶基因PeNAC1间是否也存在这一相互作用,笔者采用PCR技术克隆了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miR164a的前体序列Ptc-MIR164a,并通过RNA fold(http://rna.tbi.univie.ac.at/)在线软件对其进行了miRNA二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能形成典型的二级茎环结构,预示其在细胞内能被加工为成熟的miR164a。进一步借鉴动物细胞miRNA研究中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利用高效的杨树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验证了Ptc-MIR164a对其预测靶基因PeNAC1的标靶作用; 同时,也建立了一种比较简单、直观的植物miRNA靶标基因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红树林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对苯并[a]芘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结合紫外检测研究了一组筛选自红树林沉积物中的混合菌,该混合菌能以苯并[a]芘(BaP)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代谢,结果表明,当BaP浓度为20 mg*L-1时,培养63 d后有32.85%的BaP被降解.经分离,此混合菌中包含5种菌,16S rDNA序列测定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较,显示M1 5-1可能为一新种,其余4株菌分别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 sp.),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绘制了系统发育树,并对其系统发育进行分析.同时还强调了红树林微生物在BaP污染环境生物修复中作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阳离子交换体(solute carrier family 24member 5,Slc24a5)在不同毛色绵羊皮肤中的表达情况,探究其与毛色形成之间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黑色和白色绵羊皮肤中Slc24a5的相对表达量,并运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体色绵羊皮肤中Slc24a5蛋白的表达和定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lc24a5基因在黑色绵羊皮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是白色绵羊皮肤组织的20.53倍(P0.01);Western blot印迹结果证实绵羊皮肤组织总蛋白中存在分子量约为51kD的蛋白质条带,且黑色绵羊皮肤平均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色绵羊(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Slc24a5在绵羊皮肤毛囊外根鞘和毛基质处均呈阳性表达,且根据光密度值分析显示,Slc24a5在黑色绵羊中的平均蛋白质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色绵羊.以上研究结果显示Slc24a5可能与绵羊毛色形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