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国诗人常乃德是学界最早最清醒主张抗日的人士之一。抗战初期,他就与薄一波一道在晋东南长治拟联合开辟太行抗日根据地,后又在大别山区策划游击抗日,1941年赴四川崇庆继续宣传抗日,倡导后方建设。作为20世纪前半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教育家及爱国诗人,常乃德一生著述颇丰,学术思想涉及众多领域,所著抗战诗文有《十九世纪初年德意志的国难与复兴》《山西少年歌》《翁将军歌》等。  相似文献   

2.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基督教会积极投身于抗日爱国救亡运动.教会展开人道主义活动,救济和帮助难民.中国基督徒通过多种形式支援政府抗战,还利用与国外宗教和政治团体的联系,广泛宣传中国抗战的正义性,争取国际援助.中国基督教会在抗战初期的爱国救亡活动有力地支持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3.
在一些中国现代文学教材中,论及到闻一多爱国主义诗歌时,总是引用朱自清的论述,称闻一多为“五四时期唯一的爱国诗人”。然而教材上接着就说“‘唯一’固然不确”,但“爱国主义确实构成了闻一多两本诗集《红烛》与《死水》的重要内容”。 “唯一”而“不确”,“又确实”……,在这几乎自相矛盾的论述中,让人感受到闻一多爱国诗在当时文坛所处地位的复杂性与独特性。 的确,朱自清曾不止一次地,在不同场合说过类似的话,他称闻一多是“五四时期”、“抗战以前”“唯一的爱国诗人”。  相似文献   

4.
爱国,是中国知识分子源远流长的传统。无论国家是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争时期;无论他们个人身处顺境,还是身处逆境,他们都一如既往地深深地热爱着生于斯、长于斯的伟大祖国。现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坚强的民主战士和大众诗人陶行知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一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坚决主张抗日。他在《申报·斋夫自由谈》栏目内,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明确主张抗日、反对妥协。他在《战神前之对话》中,针对不抵抗主义者的种种谬论:“没有钱,没有子弹,如何能战?”“现在开战总好像是孤注一掷。等到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之后再来和日本算帐如…  相似文献   

5.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形成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在抗战八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战场抗击和消耗了日伪的大量兵力,成为抗日战场的重要支柱。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正面战场,广大爱国的国民党军队,包括各个地方实力派,  相似文献   

6.
日本帝国主义“九·一八”侵占我国东北,在国外受尽欺凌和歧视、一向爱国的旅美华侨,无不义愤填膺,纷纷发表宣言,力主坚决抵抗。“七·七”全面抗战开始,华侨群情沸腾,无比兴奋。全美国凡有华侨居住的城市,纷纷成立抗日救国会,号召团结抗战到底,进行募捐。八年抗战期间,旅美华侨为抗日共捐款约十亿美元。在华侨捐款支持祖国抗战的各种活动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纽约华侨店馆联合会”(简称衣联会)捐献救护车一举。当时纽约华侨洗衣店很多,衣联会做了  相似文献   

7.
在抗日爱国和统一思想的指导下,张学良为中国的统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东北易帜,实现国家统一;干预中原大战,再造国家统一;发动并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直到晚年,仍心系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8.
通过叙述新疆回族文化促进会作为抗日救亡团体的作用、爱国阿訇马良骏和陕文清的抗战爱国实践、新疆回族马赋良的外交抗日以及新疆回族支前活动,将新疆回族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贡献呈现出来,对于我们今天认识中华民族这一统一体中各民族的共生关系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954年1月,《臧克家诗选》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是《臧克家诗选》的初版本。臧克家心底对1954年版《臧克家诗选》有不满的“情绪”,觉得诗选的出版方式是对他人格的“侮辱”。1956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拟出版增订版《臧克家诗选》,此版中诗人对入选诗歌进行扩充,容量变得很大。1976年10月“文革”结束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再次启动《臧克家诗选》出版,目的是对诗人一生的诗歌历史做历史展现,臧克家对新中国成立后的诗歌进行了组合。1986年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最后一次修订《臧克家诗选》,这是最高级别的官方文学出版社的“最后定本”,它成为四个版本中最厚的版本。从《臧克家诗选》的版本变迁中,我们发现:涉及抗战之前、抗战期间的诗歌入选篇目,臧克家主要依据的是1945年版《十年诗选》,他大体没有超过这个“限度”。这从侧面看出臧克家对《十年诗选》的独特感情,我们可以把它看作真正初版的“臧克家诗选”。  相似文献   

10.
在璀璨多姿的三峡石刻主题中,民族主题特别引人注目。以抗日为内容的摩崖石刻,浓缩着凝重深沉的民族精神;以石刻为载体的抗战呐喊,昭示着英勇不屈的民族气节;以抗侵为题材的纪念碑刻,印证着爱国奉献的民族品质;以正义为内涵的建筑符号,诠释着三峡文化升华的民族主题。  相似文献   

11.
肃奸与抗战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从抗日战争的基本特点可以看出,肃奸是抗战政治上必须的条件,是打开抗战局面、净化抗战氛围、扩大抗日革命势力的保证,是坚持持久抗战的先决条件。肃奸在抗战中具有特殊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柬埔寨爱国军民以浴血奋战谱写着民族解放的壮丽史诗。6月22日发表的《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成立宣言》标志着柬埔寨爱国力量联合抗越的新发展,揭开了这部抗战史诗新的一页。同心协力、驱逐越寇、捍卫民族生存是柬埔寨爱国力量的神圣使命。早在1979年,民主柬埔泰就号召爱国、民主、民族大团结,倡议一切爱国力量组成广泛的民族阵线、共同抗击越南侵略者,并且为此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这个以民族大义为重的主张,受到了  相似文献   

13.
徂徕山起义打响了山东武装抗日的“第一枪”,推动了山东抗日武装的发展。全面抗战爆发后,山东省委依照《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制定了山东抗日游击队的十大纲领,要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动员民众抗日。1937年10月山东省委迁至泰安后,各级党组织在泰安地区通过组织抗日力量、开展文艺活动、进行统战宣传等形式开展民众动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义前的民众动员工作推动了徂徕山起义的爆发,为起义后队伍的扩充、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以及泰安地区抗日力量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常乃德《中国财政制度史》属于经济学丛书之一,重视经济变迁对中国古代财政制度的影响,内容上涵盖了财政支出和历代财政官制,并以王莽改革、王安石变法为重点。对于《周礼》和《管子》的看法也有其特色。  相似文献   

15.
伏牛山地区,特别是伏牛山东麓沿线,在中原豫西抗战中,为遏制日寇西进,从1938年秋到1944年春日寇发动河南战役之后数年间,成为阻挡日本侵略者疯狂进攻的坚强屏障,成功地印证了毛泽东《论持久战》光辉思想。其后,又成为八路军、新四军的结合部,形成豫西抗日根据地。为中国抗战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在抗日爱国和统一思想的指导下,张学良为中国的统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东北易帜,实现国家统一;干预中原大战,再造国家统一;发动并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直到晚年,仍心系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17.
在清代湖南资江流域的土地上,先后产生过陶澍、魏源、胡林翼、蔡锷等叱咤风云的杰出人物,而其中的魏源更是开启近代,打破封闭状态,支配国民心理长达个多世纪,且集思想家、史学家、改革家与爱国诗人于一身的“无双国士”。魏源一生留给我们的著作很多,有《古微堂内外集》、《古微堂诗集》、《圣武记》、《海国图志》、《诗古微》、《书古微》和《元史新编》等,内容涉及哲学、经学、史学、地理学、文学以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8.
生、死、苦、乐乃人生之大题,屈原以自身的知、情、言、行来昭示着对其的理解。在他的长篇抒情诗《离骚》中,更是发愤以抒情,将情感与思想熔铸于其中,《离骚》不仅是一曲爱国的颂歌,诗人因爱生怨从而使之具有了批判的力量,而且对生死苦乐之诠释也力透纸背,使后人读之不由引发生命之思。  相似文献   

19.
冯玉祥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在“九·—八”事变相“七·七”事变期间,他坚决主张抗日,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本文试就这期间冯玉祥的主要抗日活动进行评述,以求教于各位专家。 一、临危出山,请缨抗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很快侵占了我国的东北。在民族危机面前,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投降政策,对内围剿红军,对敌屈膝,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面对日寇的侵略,当时正隐居在山西汾阳峪道河的冯玉祥将军,再也坐不住了。他发出通电,谴责蒋  相似文献   

20.
山西新军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在统一战线的形式下合作创建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群众组织和抗日武装,是适合当时山西抗日形势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组织。在抗日战争中。山西新军的建立和壮大,促进了山西乃至华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促进了地方抗日团体和抗日武装的建立和发展,配合八路军进行了英勇的抗日游击战争;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支持和推动着山西以至华北的抗战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