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后套话中的"半天"是一个典型的语气副词,在句中位置灵活,可以表达醒悟、意外、怀疑和讽刺等多种语气,可以与其他副词共现,并具有丰富的语用功能。通过研究发现,语气副词"半天"就是"动词+半天"结构的省略,这种结构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郭店楚墓竹简》中271例"其"字进行研究,发现"其"的句法位置灵活,语义功能多样。"其"作为实词主要是代词和副词。代词包括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人称代词不仅可以作主语和定语,而且还可以充当宾语;指示代词主要作定语。作副词主要是语气副词,包括肯定语气、揣测语气、反问语气等。作为虚词主要是助词,出现频率较低。另外"其"字可以和其它成分组成复合结构。  相似文献   

3.
根据副词"可"的重音、替换、共现词等形式特征对"可"的义项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可1"表示程度高,"可2"是终于义语气副词,"可3"是推度义疑问副词,"可4"是转折连词,"可5"是转折副词,"可6"是辩驳义语气副词,"可7"是重要信息标记。以形式特征对副词义项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减少分析过程中的主观任意性,还可以显示出各义项间的紧密程度。  相似文献   

4.
姚晓红 《科技信息》2009,(24):I0133-I0134
关于副词“都”有着几种不同的解释和定义。《现代汉语八百词》将它的意义分为三类:(1)表示总括全部;(2)甚至;(3)已经。本文认为,根据现代汉语副词的分类原则以及副词“都”的语法特征,应把“都”的语法意义分为三类,即范围副词、语气副词和时间副词。  相似文献   

5.
《史记》的语气副词"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的语气副词“其”配合上下文可以表示推测、判断、决心、愿望、命令等多种语气。“其”可以广泛地与其它虚词或固定词组连用,大大丰富了《史记》复句的表现手段,反映出西汉时期汉语复句的形式标志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普通话的“在”可以用作动词、介词和副词,玉林话的“在”,除了用作动词、介词和副词之外,还可以用作助词,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也可以表示确定语气。本文全面描述玉林话“在”的各种意义及其具体用法,并对其运用规律作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从对例句的分析出发,讨论现代汉语表示转折的语气副词“偏”、“偏偏”、“却”用法的不同。重点考察它们之间能不能换用的语义基础和具体条件,以及它们之间连用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8.
重庆方言中,副词"好"加上形容词(文中用"好+A"表示)的形式在句法中有一些固定的语法意义。"好+多/大/久"是疑问句中的高频词语,可以询问范围,也可以询问特指内容;"好+A"的否定形式"好+不+A",表示"对眼前事、物的暂时性否定"。"好好"修饰动词可以指"对行为动作很满意",也可以表示讲话者"希望、建议、提醒受话者如何",还可以传达讲话者"对受话者目前的行为不满,并且希望对方放弃目前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郭店楚墓竹简>中271例"其"字进行研究,发现"其"的句法位置灵活,语义功能多样."其"作为实词主要是代词和副词.代词包括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人称代词不仅可以作主语和定语,而且还可以充当宾语;指示代词主要作定语.作副词主要是语气副词,包括肯定语气、揣测语气、反问语气等.作为虚词主要是助词,出现频率较低.另外"其"字可以和其它成分组成复合结构.  相似文献   

10.
"合"字不仅具备动词的语法功能,而且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产生了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用法。"合"的语法化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由不及物动词转变为及物动词,再由及物动词向副词和形容词演变,介词的用法当衍生于副词性的"合",连词的"合"当是由介词性质的"合"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11.
测度副词"敢"、"敢是"的形成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度副词“敢”是在反诘副词“敢”的基础上形成的.“敢”开始兼表测度与疑问语气,后来可以仅表测度语气.测度副词“敢是”与测度副词“敢”在语义上相关联,其形成是一个跨层结构词汇化的过程.在语气演化上,“敢是”与“敢”相同.类化是语法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北京话"真"类副词包括"真""真个(的)""真是""真真""真正"等5个。"真"是"真"类副词中最常用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副词,是其语法意义的主要承担者。从古至今,"真"的用法并非一成不变,发生了一些演变;随着双音化趋势的发展,"真"类副词相继产生了"真个(的)""真是""真真""真正"等双音节副词,并与"真"发生了激烈的竞争。他们自身无论在语法意义还是在语法功能上也都产生了变化,发生了演变。  相似文献   

13.
汉语史上“果”既是副词也是连词。副词“果”历经了“树木所结的果实(名词)——实行、实现(动词)——果真、果然,最后、终于,究竟、到底(副词)”的演变轨迹。连词“果”则沿着“果真、果然(语气副词)——如果真的(连词)”的轨迹虚化演变。句法位置的改变、语境的影响等是“果”语法化的主要动因,重新分析等是“果”语法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孙小晶 《科技咨询导报》2009,(11):208-208,210
本文通过辨析两对单双音节同义副词“只”和“只是”、“还”和“还是”来说明双音节副词之于单音节副词的差别语素“是”是影响这两对单双音节同义副词用法差异的关键。希望对指导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帮助,即教授单双音同义副词时除了注意音节,语气等方面的差异,更应注意语素义对其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的影响,从而更快更准确地分析出单双同义副词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用定量统计的办法,可以更好地考察语气副词、时间副词的句法分布,尤其是定位与不定位的情况。经考察分析,发现语气副词和时间副词的位置受到音节、语义、篇章功能、语体风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汉语语法中,副词主要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但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副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语法学界称为"副+名"现象。作为文学语言表达中较为特别的"副+名"语法现象,虽历史极为渊源,却也是语言学家长期争议的一个焦点。随着新的研究方法新的理论层出不穷,语言学界对这种语法现象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化。本论述就"副+名"这一特殊语法现象的基本概念、构成原因和语法结构做一分析和梳理,并就其现实意义做一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7.
副词“就”的三种句式可以用来表示说话人对时间、数量、年龄、范围、程度、逻辑、语气等的主观态度。(X1)+就+X2+(了2)的句式:副词“就”取“较快衔接”义,“就”不重读,在表示数量、年龄、范围、程度等时,有关词语位于x1位置有“趋小”的倾向,处于)(2位置有“趋大”的倾向;“(X1)+就+X2”的句式:副词“就”一般是“限制”义,重读,或和其所“限制”的X2一起重读;“X+就+X”的句式:副词“就”义有双重性—“较快衔接”义和“限制”义。“X+就+X”是一个紧缩式复句,前X相当于一个条件小句,副词“就”“衔接”并“强调”后X的重复出现。  相似文献   

18.
通过描写、比较志丹方言语气副词"该"用于不同句类、句法环境的语法意义,厘定了"该"和"敢"的区别;并结合陕北、山西晋语的情况和"该"的古今义之继承关系,考察了"该"的来源及语法化问题。  相似文献   

19.
汉语史上,“莫”具有无定代词、否定副词、劝戒副词、语气副词四种词性,其演变过程大致上也依此顺序。“莫”继续语法化,变为构词成分,如北方话副词“莫非”中的“莫”。在“莫”的语法化过程中,主语的次类变换、句子结构的复杂化和句式、句子语气的变化诸方面是其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20.
"程度副词+名词"的结构,近年来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广大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这一的语言现象进行了合理有效的描写、解释。文章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从语用的角度对之加以阐述,以探讨其语用理据和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