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伟大作曲家之一,他创作的音乐作品纯朴、自然、典雅、高贵,是钢琴艺术史上不朽的精品。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多半是描写生活或内心的感受的,歌唱性很强,极富旋律性。只有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风格和演奏技巧,才能更好地诠释莫扎特的音乐。  相似文献   

2.
郑颖 《科技资讯》2010,(18):229-230
学生进入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弹奏训练标志着其演奏技术已达到全新台阶,如何弹好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的各种技巧成为钢琴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此文概括了莫扎特奏鸣曲中的触键、语气、旋律、及力度控制等几个重要的弹奏技巧来阐述,并结合实践经验来浅析莫扎特创作根源及风格对训练学生的弹奏技巧起着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活尔夫罔·阿玛杜斯·莫扎特(1756—1791)是著名的奥地利古典乐派作曲家,被誉为“音乐神童”.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主要题材有:交响曲、歌剧、钢琴协奏曲、钢琴奏鸣曲和室内乐等.莫扎特创作的钢琴奏鸣曲共有18首,它们大多旋律优美,情绪明朗乐观,和声简洁,结构规整,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但也有少部分是表现悲怆性的,如著名的A小调奏鸣曲(作品310号),不过在  相似文献   

4.
唐苓 《科技信息》2010,(18):246-247
在钢琴教学中,学生经常容易忽略钢琴作品的分析,因此在钢琴演奏和学习过程中受到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及其结构分析的论述,对正确掌握莫扎特的创作风格与作曲家的性情、气质、思想、感情和时代思潮起到积极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姜涛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4):154-156
通过对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和声分析,使人更加清晰地了解莫扎特是如何运用和声基本材料与和声语汇的,并分析总结出其和声风格典雅的特点,为我们对古典和声风格的深入理解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廖瑞洁 《咸宁学院学报》2013,(1):131-132,135
贝多芬一生共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它们是贝多芬一生的创作中最为重要的作品。这些被称为《新约全书》的奏鸣曲,不仅透露出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印记,而且记录了贝多芬从幼年到晚年的心路历程。贝多芬对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经历了从前期作品具有海顿、莫扎特风格,到中期作品具有朝气蓬勃、情感炽热和对比强烈的特点,再到后期作品追求音响效果强烈反差和不谐和性、矛盾的戏剧化尖锐冲突等,最后到晚期作品追求内心深处思想对心灵的剖析,注重内心体验、情感抒发的过程。研究贝多芬晚期的钢琴奏鸣曲,对于了解贝多芬的心理状态及其音乐创作思想的变化和原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调性和声、赋格对位手法、音乐结构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揭示贝多芬晚期奏鸣曲创作手法的变化及相关原因。  相似文献   

7.
郭超 《咸宁学院学报》2013,(1):116-117,130
贝多芬的32首奏鸣曲被称为钢琴界的《新约全书》,也是众多钢琴演奏家及练习者非常喜爱的一套奏鸣曲,本文就结合被称为"小悲怆奏鸣曲"的第五钢琴奏鸣曲,从音乐本体,如曲式、和声、旋律、旋法一些方面来分析,由此而有的放矢地得出一些相对应的演奏技法。  相似文献   

8.
贝多芬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之为"钢琴艺术史的高峰""钢琴演奏家的"圣典"。而这32首奏鸣曲中《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最为经典。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也叫《月光曲》因其特殊的曲式结构,粗犷而有细腻的音乐以及浪漫的名字,而流传至今。是人类精神财富中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9.
刘彭 《科技信息》2011,(12):I0242-I0243
《a小调钢琴奏鸣曲》(D845)是舒伯特在世时出版的第一首钢琴奏鸣曲作品,创作于1825年4月,1826年3月出版,并且大获成功。这首奏鸣曲以主题材料的统一和形式的集中而著名,采用了四个乐章的庞大结构。这种与交响曲套曲完全一致的结构形式昭示了舒伯特有意效仿贝多芬的勇气,也显示了舒伯特开始将其钢琴奏鸣曲的创作构思建立在一种交响式的思维之上,并且"暗示出舒伯特开始将钢琴奏鸣曲从起居室搬到音乐厅"①。这也是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创作一个较为突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探讨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与美学理念.认为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创作显示出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对传统模式的抛弃,突出了钢琴与协奏乐队之间平等的对话原则.充满戏剧性的表现手法则显示出了启蒙运动时代基本美学理念与审美追求,作品充分地表现了莫扎特音乐的所有光彩和技艺.  相似文献   

11.
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第四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796至1797年间,是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篇幅第二长大的作品,其结构宏大,内容丰富,情感细腻,饱含热情。本文主要针对贝多芬第四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旋律、调性变化、曲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苏杨民 《科技资讯》2014,12(18):195-195
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是继巴赫四十八首平均律以后钢琴文献中最大的曲集。其奏鸣曲的主要内容是以生活为背景,来表达他对人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和对苦难的忍耐。从贝多芬创作作品的思想变化上和演奏上可以看到其作品的风格。本文主要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技巧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3.
贝多芬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本文结合贝多芬钢琴奏呜曲作品创作风格的分析,以其钢琴奏呜曲作品中的《月光奏鸣曲》、《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和《A大调钢琴奏鸣曲》为例,探讨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在旋律、力度、调性及音色方面的演奏特征。  相似文献   

14.
作为德国非常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一生中创作出了不少的经典钢琴曲子,但是,他在晚期所创作的钢琴作品比起他前、中期的钢琴作品来说,在创作风格和内涵的表现方面都发生了不少的改变,开始呈现出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这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最为经典的作品,在钢琴艺术史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尤其是贝多芬晚期的五首作品更是把钢琴奏鸣曲发展到了更具艺术表现力的高峰状态,每一个学琴的人都应该把之作为学琴必修课。本文将着重探索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迥异的风格特征,以加深对于贝多芬这位音乐巨人的才能和个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维也纳期间(1781年-1791年),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创作达到了顶峰,陆续诞生的17首协奏曲各具特色.本文将对莫扎特在维也纳时期创作的17首钢琴协奏曲中的作以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6.
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维也纳期间(1781年—1791年),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创作达到了顶峰,陆续诞生的17首协奏曲各具特色。本文将对莫扎特在维也纳时期创作的17首钢琴协奏曲中的《d小调第二十钢琴协奏曲》作以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7.
在贝多芬的音乐创作生涯中,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他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在他的音乐创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把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分为三个阶段,只有了解每个阶段的创作风格及其特点,才能更好的诠释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8.
钢琴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完善学生人格,实现学生品德、智力、情感、意志、个性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如何借助演奏手法来表达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情感特征在教学中尤为重要.对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的情感特征及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逐一分析了《莫扎特A大调奏鸣曲》三个乐章中结构、调性、节奏、风格、曲式特征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第五奏鸣曲为斯克里亚宾的转折之作,是他告别中期传统向晚期"神秘主义"迈进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对斯克里亚宾第五钢琴奏鸣曲的创作思维和简单的演奏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使人们能够重新认识并能很好的演奏斯克里亚宾的音乐,了解钢琴奏鸣曲在斯克里亚宾音乐创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音乐艺术宝库中所体现的重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