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使用情况,针对苏南地区高温多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湿度变化时易产生干缩裂缝这一缺陷,提出了改善收缩性能、减少干缩量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级配组成范围及级配组成设计方案,分析了不同级配组成对干缩变形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较低掺量的水泥的级配碎石基层材料完全满足重载交通下的力学性能指标和路用性能指标,分析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材料的路用性能及在重载交通下的适用性.方法运用《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中规定的试验方法,采用骨架密实型级配,通过静压和振动两种成型方法,在最佳含水量时制作试件.结果当水泥质量分数在3.5%以上时,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材料的基层强度可以达到重载交通路用性能要求.当轴载不大于140 k N的情况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使用寿命可以满足设计期内使用的要求.结论使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做道路基层时,推荐使用水泥质量分数为3.5%~4.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材料对重载交通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找寻适应不同交通等级的合理的低水泥剂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方法拟定低水泥剂量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以低水泥剂量稳定级配碎石取代半刚性基层后对弯沉、沥青层底拉应力等设计指标的影响,并结合交通荷载分析各结构层厚度组合合理性.结果轻交通等级下,推荐使用5 cm普通沥青混凝土面层+22 cm水泥质量分数为3%的低水泥剂量稳定级配碎石单基层;中交通等级下,推荐采用上基层厚度大于15 cm的水泥质量分数为2.5%的低水泥剂量稳定级配碎石,半刚性下基层厚度至少为20 cm结构组合形式;重交通等级下,推荐采用15 cm水泥质量分数为2.5%的低水泥剂量稳定级配碎石上基层和15 cm+20 cm半刚性双基层结构组合.结论在重、中交通荷载作用下,合理的低水泥剂量级配碎石基层能够在防治反射裂缝同时,较好地满足交通荷载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级配碎石基层材料的非线性特征,研究级配碎石上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规律,进而为该种路面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的二次开发,运用Fortran语言对级配碎石非线性本构模型进行编译,建立级配碎石上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结果随级配碎石层和面层厚度的增加,级配碎石非线性沥青路面结构各结构层所受层底拉应力较级配碎石线弹性沥青路面结构都有所增加,路表弯沉变化不大.推荐在中等级交通下的面层厚度为7~15 cm,级配碎石层厚度为10~15 cm.结论应用该种路面结构时,考虑到级配碎石层非线性对该路面结构受力产生的不利影响,必须确定合理的级配碎石层和面层厚度.  相似文献   

5.
张亚娟 《科技资讯》2010,(34):60-60
高速公路在使用中,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容易产生裂缝,导致路面结构过早破坏,不得不进行修补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但是可以调整级配来改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通过对掺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进行配合比设计,得出最佳级配类型。  相似文献   

6.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目前在我国被广泛采用的道路与堆场基层材料之一,该材料以级配碎石做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水泥胶凝材料和足够的灰浆体积填充骨料的空隙,按嵌挤原理摊铺压实,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本文介绍路面基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施工工艺,并从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碾压、基层养生等方面阐述了公路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以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7.
级配碎石基层应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和抗反射裂缝能力在高等级公路中应用日益广泛。级配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其工程性能的好坏。本文结合该实体项目,详细阐述了高等级公路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根据疲劳性能优选沥青稳定基层的矿料级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沥青稳定基层是不同与半刚性基层的另一种类型的沥青路面基层,目前国内使用尚少,而国外使用较多,本文研究了2种级配的的沥青稳定基层材料的疲劳性能,首先通过与国外沥青稳定基层常用级配及国内相关级配的比较,经过大量的马歇尔试验和强度试验,初选出沥青稳定碎石1#和沥青稳定碎石2#两种级配类型,然后,在MTS-810材料试验系统上进行了应力控制的疲劳试验,研究其抗疲劳性能,并进行疲劳寿命预估研究表明,这2种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优良,能够用于修筑高等级公路的沥青稳定基层。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级配碎石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高温稳定性,选取了3种级配碎石基层、3种ES-3型稀浆封层厚度和透层油喷洒量,按3因素3水平进行正交设计9种组合,成型车辙试件,进行车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级配碎石基层对动稳定度影响最显著,稀浆封层厚度影响其次,透层油喷洒量几乎无影响。为级配碎石基层沥青混凝土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基于KENLAYER计算模型对不同结构层厚度的级配碎石进行计算分析得到的数据,利用灰关联分析法分析了沥青面层厚度、沥青面层模量、级配碎石层厚度、半刚性基层厚度、半刚性基层模量及土基模量指标对级配碎石模量的影响程度.并得出各相关因素影响程度的排序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灰关联分析法用于分析诸因素对级配碎石模量的影响能获得较好的结果;基于灰关联理论的排序结果表明,沥青面层模量是影响级配碎石模量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级配碎石基层下的结构层位对其模量影响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1.
详细介绍了采用振动成型法的水稳碎石基层施工工艺,采用振动成型法设计的配合比,准确地模拟了施工现场的碾压方式,充分发挥了半刚性基层的优势,从而提高了路面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2.
冲击压实旧水泥砼路面的现场振动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旧水泥砼路面冲击压实施工对周围构筑物产生的振动影响,需进行现场振动测试分析.文中通过在道路两侧埋设加速度传感器监测振动信号,分析了冲压振动在道路两侧传播的衰减规律;通过分析对比设置隔振沟前后的加速度量值,发现隔振沟的隔振效果显著.文中还提出了距冲击压实作用点15m以外为冲压振动对道路两侧构筑物影响的安全范围,研究结论可为旧水泥砼路面冲击压实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自主设计的仿冲击振动压实装置,选取21种试验工况,分别调节各影响参数,进行了多组压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的压实度和表面沉降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且与碾压遍数有着某种内在的变化规律;在压实的前几遍,相对沉降量越大,则对应的压实度增加幅度也越大,而后期压实过程中,沉降量减小的趋势与压实度增大的趋势相似,并分别趋于某稳定值。根据压实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及仿冲击振动压实试验离散点曲线,建立了压实度与压实遍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采用Matlab编程,分别对21种工况及4种型号的压路机现场试验数据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很接近,相对误差为0.2%~6%。  相似文献   

14.
振动压路机的振动噪声测试与综合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治理振动压路机对环境的振动污染和噪声污染,对振动压路机施工时的地面振动信号和噪声进行了测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频谱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振动压路机施工时所诱发的地表面强烈振动及噪声对道路沿线建筑物造成了损伤,并使人和生物群极不适应;指出振动压路机还存在能量利用率低及工作稳定性问题。建议对与环境相和谐的生态化压实机械进行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5.
目前,新建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压实检测速度较慢,对后续施工影响较大.结合武广客运专线路基压实过程,运用WS-5922数据采集仪和安装在振动压路机振动轮轴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碾压过程中压路机的振动加速度,分析振动压路机振动加速度与路基压实质量力学指标Ev2,K30,Evd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对B组填料,当振动平均加速度大于3 m/s2时,路基基床底层压实质量符合现行规范的指标要求,据此提出了基于振动压路机振动加速度的动态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应用了机械振动和土力学的理论,分别根据所简化的力学模型及土壤的极限平衡条件,对振动滚轮和振荡滚轮压实机理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对振动压路机的合理使用及振荡压路机的开发推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价共振密实法加固可液化地基的效果,对宿(迁)新(沂)高速公路某15m厚粉土地基场地采用可变频振动桩锤和自行研制的十字形振动杆进行处理,并进行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在应用CPTU测试进行液化判别的基础上,利用分析得到的相对密实度、有效内摩擦角和压缩模量等场地土性参数和抗液化性能变化对处理效果进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8.
将模糊系统与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由模糊化层、模糊推理层和清晰化层组成的模糊神经网络结构,并将其用于智能压路机压实控制.针对振动压路机的压实性能要求,采用钟型函数作为隶属度函数,通过计算规则重要度来提取模糊推理层规则群中比较重要的规则,运用补偿模糊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解决参数的自动调整问题.把工程实践中得出的模糊控制规则表作为训练模糊神经网络的样本,仿真结果表明该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具有在误差限度范围内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改良膨胀土筑堤压实度控制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宁淮高速公路石灰改良膨胀土路堤填筑过程中用干土法标准击实试验结果作为标准压实度难以达到要求的问题,进行了干土法和湿土法室内标准击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干土法标准击实所得的最大干密度要大于湿土法标准击实所得的最大干密度,且有较大差别.根据宁淮高速公路实际施工状况,采用湿土法标准击实试验结果作为压实度控制标准是符合现场实际的.试验段碾压后现场CBR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土的CBR值满足规范要求,说明用湿土法标准击实试验结果作为宁淮高速公路路堤填筑控制标准能够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从土力学角度,对振动冲击复合作用下土体内部的任一点应力进行理论分析,并对土体的破坏准则进行相应判断;对振动冲击复合作用下土体的最大影响深度进行理论计算,与静力、振动和冲击进行对比;在理论上对振动冲击复合压实机理进行研究,为振动冲击复合压实机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