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作为课程开发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完成具有核心技能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着眼点,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构设计与零部件应用》学习领域课程教学资源。在课程开发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机器机构作为学习性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和教学情境设计和组织教学,设计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2.
王娟  饶晶 《科技信息》2011,(16):214-215
高职动画专业"基于工作过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按照"以能力培养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发展道路"的教育理念,以动画设计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的依据,重新设计教学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围绕着岗位技术需求来设计的,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基于企业工作过程来展开的。  相似文献   

3.
高职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应按照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提出的基于"工作任务"的开发理念,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作任务"构建教学内容,按"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情境,将课程内容"任务化"、"项目化",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课程体系改革已经成为当今高职院校研究的热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和教学方法是当前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之一。该教学体系以工作过程对传统课程进行重构,让职业活动的各个元素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本文通过探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设计,以《会计业务入门》的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为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国家对教育结构的调整中,更加强调职业教育的地位,更加强调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并提出了“以就业为核心”,“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是职业教育根本出发点的基本思路.以《网页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为基础,采用工学结合的思路,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把教学和企业工作过程相结合,建设“教、学、做、思”合一的教学情境,探索与企业共同设计、开发与生产过程相结合的学习领域,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浅谈《基础会计》课程的创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华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1):171-172,15
职业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教学为典型表现形式的任务引领式的课程设置。以这样的基本理念,结合会计实践和基础会计课程特点,创新设计完整的项目载体,按照工作过程设计教学任务,做学合一,以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理论,对生化技术类专业定岗实习中的产品质量检验、化工装置工艺操作、化学品合成试验和生物实验操作等学习领域进行了设计,包括分析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需求,从工作过程、工作对象等多个维度描述了学习领域的目标和内容,结合学生定岗实习环境创设学习情境,从源头上开发了定岗实习的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8.
刘娜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5):116-117
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教学较为薄弱的现状,结合企业岗位需求,提出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综合实训作为该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模式,加强动手能力训练;并以校内物流实训基地为保障条件,全仿真地模拟物流企业相关岗位的工作过程,职业化地培养更加适合社会需求的高职物流人才.  相似文献   

9.
贾东勤  张华南 《广东科技》2013,(20):196-197
《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课程,课程目标是通过项目为导向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全面掌握《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的知识技能。通过模拟企业网站的开发过程,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过程,体现教、学、做、应用的一体化,实现学习与应用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黄国伟 《科技信息》2013,(24):263-263,265
本文针对目前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并结合行业特点,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方案,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构建项目化课程结构,并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加强符合岗位需求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余波  沈介娥 《科技信息》2012,(1):495-495,489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和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组织形式正在发生一些新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课程教学能力,还应具有课程开发的能力,同时强化教师对企业工作过程的分析及高度概括的能力;学习性工作项目的开发与设计能力;课程教学的组织与控制能力;引导并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而教师对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本文针对《PCB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为理论基础,系统地介绍了课程设计的理念、思路,分析了课程对应的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提出课程学习目标。‘同时,以真实工作任务和实际产品项目为载体设计了学习情境,并对每个学习情境提出了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相似文献   

12.
尉鹏博  韩银锋 《科技资讯》2008,(31):200-200
通过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设计”的学习,结合高职面临的机遇、高职面临的问题、分别对课程改革、课程结构分析、课程内容分析、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等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作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笔者在《组网技术》课程教学中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文章在阐述基于工作过程的学案导学的内涵基础上,从学的需求、教学目标的实现、教与学的有机融合等方面入手来论述《组网技术》课程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详细探讨了学案设计的方法与要求、学案导学的教学流程,分析了教学效果和分享了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4.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方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虹 《科技信息》2008,(1):198-200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在德国的职业学校被广泛推广应用,通过研究和借鉴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开发和实施,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本文介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方案的探索和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5.
曾春霞  何涛 《科技信息》2010,(28):242-243
《检测仪表》是高职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立足高职教育的特点,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行业特色和就业方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从课程开发、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的尝试,系统介绍了该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6.
沈建国  吴杰 《科技信息》2012,(29):305-305,495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技工教育课程观已成为我国技工教育课程开发的主流,在技工教育理论界达成了共识。本文介绍了以工作过程导向的焊接工艺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从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特色、情境规划、方案设计及实施要求等方面阐述了焊接工艺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为焊接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建筑材料课程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改革中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拓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要以项目为载体,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依据组织教学,实现教、学、练、做一体化,实训、实习与生产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结构,培养市场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模块为载体的机械制图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通过分析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现状,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制图模块式课程开发方案、课堂教学实施步骤及评价措施,以深化机械制图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相似文献   

19.
胡平 《科技信息》2010,(30):215-215
文章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并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在课程定位与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师资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实践研究,以求更好更快地达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文章论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所取得的成效及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陈京京  张武卫 《科技信息》2010,(36):193-193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和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组织形式正在发生一些新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课程教学能力,还应具有课程开发的能力,同时强化教师对企业工作过程的分析及高度概括的能力;学习性工作项目的开发与设计能力,而教师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