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竹枝词作为一种以吟咏风土为主的文学载体,承载着独特的社会文化史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江西竹枝词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内容丰富,深入挖掘江西竹枝词的史料内容,不仅将以新的角度推进江西区域文化史研究。同时也将使之成为江西地方史研究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祁韵士《西陲竹枝词》中诗下自注进行归类后,分析其在再扩充诗歌容量的基础上,反映西域民俗、释物、与史实互证等中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3.
清代竹枝词数量繁多,研究薄弱,有不少问题需要认真考察。现以今人所编《中华竹枝词》一书为主要对象,具体考察其中选到的方文《都下竹枝词》、施闰章《西湖竹枝词》、张綦毋和周喟《船屯渔唱笺释》等三组清代竹枝词。  相似文献   

4.
林则徐流放新疆期间深入研究雏吾尔族历史,尊重雏吾尔人民的风俗习惯厦宗教信仰,虚心学习维吾尔语。《回疆竹枝词》是林则徐深入南疆勘地时所作的反映清代维吾尔民族生活习俗的诗歌。他把许多堆吾尔词语经音译或意译直接写入诗章,使读者体会到诗歌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特色。本文遂一试解了原诗中没有准确注音和义训的雏吾尔语词。  相似文献   

5.
京口在历史上是竹枝词非常流行的地方,留下过许多作品。这些作品生活气息浓厚,历史资料丰富,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禹锡和白居易《竹枝词》创作特色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禹锡和白居易在谪居巴渝期间曾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竹枝词>,既有文人诗的长处,又有浓厚的民歌色彩;在创作方式、题材选择、抒情方式等方面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7.
陈晨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86-87
随着中国在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想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古诗词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译诗不仅要忠实于原文,译文还要表现出原文的意境,意向,表现出诗歌的韵律感,美感。本文通过对中国古诗词翻译的三美,即音美、形美、意关的介绍和分析,以刘禹锡的《竹枝词》四种不同译本的分析为例阐述中国古诗翻译的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8.
竹枝词本为流行于西南民间的祭祀歌曲,总体风格哀怨凄苦。经中唐诗人刘禹锡的创造性“改写”,原本粗糙哀怨的民间竹枝词逐渐发展为文辞高妙、活泼流畅的文人诗词。宋元、明清诗家对刘禹锡《竹枝词》均作出了高度评价,对《竹枝词》也多有拟作,并使其从巴渝地区逐渐流传至全国各地,文人竹枝词的经典地位也在这一接受历程中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9.
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即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系万口流传之作,但古今文人,只激赏后二妙语。笔者认为:此是佳构,并非“玉石俱存”。首句可谓绚丽的“凤头”,次句堪称蕴藏宏丰的“猪肚”。至于后二名旬,只指出人们习焉不察的两点误解。  相似文献   

10.
11.
镇江竹枝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独具地方特色,反映了镇江的历史沿革、社会习俗、风俗民情等方面的发展与变迁,因此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从题材内容角度看,镇江竹枝词主要可划分为咏史、纪事、风物、言情四大类。  相似文献   

12.
"诗言志"是古典诗歌理论的奠基之石,考察这个命题,就会发现它是从作为文学接受理论的"诗以言志"发展而来."诗言志"首先是一个文学接受理论,其次是文学创作理论."诗"的概念也经历了文献<诗>向文体诗的转换.  相似文献   

13.
《宋百家诗存》是清代曹庭栋辑纂的一部宋诗选集,与《宋诗钞》等同享盛名,泽惠学林,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文献保存方面,除了在辑佚、校勘、刻本传播之外,《诗存》也是后世选本的重要来源;二是诗学批评方面,曹庭栋所撰《诗存》小传对诗人考镜源流,辨析体派,品评风格,其文学批评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道德想象是为了克服道德焦虑而存在的。道德秩序的混乱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人类渴望与交互对象之间建立一种道德契约,这种渴望诉诸于语言艺术,便产生了宗教文学与道德想象的关联性。以大理巍山波长廊一带为田野个案,结合历史文献,从原生性宗教文学与人为宗教文学两个维度来解读白族民间宗教文学与道德想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熔铸生命观和爱情观的悼亡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极为重要的一类.新近出版的由胡旭先生所著的<悼亡诗史>一书,立足于严谨的考订,系统梳理了悼亡诗生成发展的脉络,深入剖析了其内容与审美上的特征,具有卓著的学术价值,为整体悼亡文学的继续研究开启了门径.  相似文献   

16.
杜甫教子诗集中出现在秦陇和夔州两个时期。前一时期主要以“寄语”的方式出现,后一时期主要以“面命”的方式出现。体现杜甫教育思想的主要作品为夔州时期的《催宗文树鸡栅》、《宗武生日》和《又示宗武》等三首诗,杜甫以此对儿子进行儒家忠孝仁义,“饱经术”、“熟精文选理”的教育。其教育方法随孩子成长的时期而采用不同的手段,也据孩子不同的资质而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作为后期新月派的代表诗人,陈梦家的诗歌追求生命与自我的真实表现,有着浓厚的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诗人观照个体生命,在超越现实中发现自我。道家精神与基督教情操使陈梦家执着地追求返朴归真的境界,并获得心灵的安顿;其二,陈梦家的死亡意识呈现出道家、基督教与儒家的死亡观相融合的丰富的文化图景。诗中既有对死亡的超越(或归于自然或归于天国),又包含对死亡意义及死亡伦理性的价值诠释;其三,时间意识映现着诗人的心灵境界,使他从线行性和周行性相融会的时间流程里感悟生命。陈梦家的时间意识是一种具有超越性和永恒性的时间意识。  相似文献   

18.
从《神话与诗》可看出,闻一多对神话与诗歌等古典文学的研究并不囿于传统,而是广泛吸纳西方新兴科学,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综合研究,把我国神话学传统考据方法和西方现代性“理性”结合起来,并辅之以训诂考据等多种中国传统研究方法,把诗歌与神话中的一些看似孤立的毫无联系的意象串联起来,将散漫的神话片段还原成先民的生活画卷,从而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开辟出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西湖风俗刍议:以香市、放生、祈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西湖风俗史料全面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就其中的“西湖香市”、“佛诞放生”、“于祠祈梦”三个个案进行初步解析,认为当前许多传统风俗正在发生一系列嬗变;在对传统风俗全面调查、深刻理解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移风易俗,已经刻不容缓地提到了当前的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20.
在广东省北部山区的客家人中,流传着大量山歌、哭嫁歌、童谣和民间故事等口头学,丰富多彩的客家民间学透露出客家人的人生信仰和价值观念,展示了客家人的生存状态及其历史变化。这些作品凝聚了客家人的精神,是粤北客家人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