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给出行为建模的一种方法,即基于Petri网的行为建模。首先介绍了Petri网的建模原理,并给出了Petri网实现CGF行为建模的一般过程,对Petri网行为模型的框架、实现方法和具体算法进行阐述。结合水面舰艇的作战特点,通过Petri网实现水面舰艇CGF的行为建模,并以水面舰艇机动CGF为例,详细描述其应用过程,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合理有效地对指挥控制网络行为进行建模是体系仿真的关键。通过分析EBI框架下实体行为建模的层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刻画具有复杂适应性特征的指挥控制网络行为的层次建模方法。首先,提出了采用UML时序图和流程图对任务和任务阶段建模。其次,提出了基于ECA规则的动作建模方法,提出了内部动作和外部动作的定义,根据经验给出了化简动作关系图的规则,并给出了动作的形式化描述。最后,给出了防空体系指挥控制网络行为建模的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并具有一定得扩展性。  相似文献   

3.
为规范和促进计算机生成兵力各类认知行为模型的标准化开发,对面向计算机生成兵力的认知行为模型架构进行综述研究,以计算机生成兵力的意图识别行为为例,探讨了一般认知行为在标准认知架构基础上的功能实现方式.论证结果表明,良设计的认知行为模型架构对于复杂认知行为建模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还提出了需求分析、设计实现、理论基础、协作机...  相似文献   

4.
Agent建模的情感集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少个体特色的agent在行为模式上往往比较"呆板",而且其行为可以被预测,导致系统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降低.情感是能够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在人类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构建行为更为真实的agent,提出了一种将情感产生机制嵌入到一个成熟的agent体系结构中的方法,依照该方法构建的agent以Soar为基础实现推理和决策,以基于OCC模型的情感模块实现agent情感的生成与更新.同时,文章认为agent的情感状态受其个性、情感历史以及外部刺激决定,并给出了agent情感产生模型,同时分析了情感对agent决策过程的影响机理.最后通过一个具体的仿真实例,验证了基于该框架建立的agent情感和决策的相互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复杂人机系统涉及复杂的技术系统过程、认知决策过程以及人机协同过程,是当前系统工程研究最具挑战的领域之一。建模仿真在很多情况下是分析复杂人机系统过程性能效能的唯一可行选择。分析了复杂人机系统过程建模以及系统仿真模型表示的主要方法。结合平台级作战过程建模应用问题,给出了一种物理域、认知域、模型框架三分的复杂人机系统过程建模框架。在模型驱动方法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多方法建模、领域特定建模等方法讨论了复杂人机系统过程仿真模型设计问题。对其他领域的复杂人机系统过程建模仿真问题研究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手建模作为多智能体博弈对抗的关键技术,是一种典型的智能体认知行为建模方法。介绍了多智能体博弈对抗几类典型模型、非平稳问题和元博弈相关理论;梳理总结对手建模方法,归纳了对手建模前沿理论,并对其应用前景及面对的挑战进行分析。基于元博弈理论,构建了一个包括对手策略识别与生成、对手策略空间重构和对手利用共三个模块的通用对手建模框架。期望为多智能体博弈对抗对手建模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指挥决策行为建模在模拟训练、方案推演及指挥信息系统辅助决策功能设计开发等方面的需求。简要回顾了指挥决策行为建模的现状并梳理了建模难点,明确了指挥决策行为建模的目标。从信息加工的视角出发,结合信息加工理论的理论基础和指挥决策的信息特征论证了信息加工理论在指挥决策建模中的适用性。给出了指挥决策信息的分类及指挥决策信息向量描述方式,对指挥决策信息感知、信息综合处理和指控信息生成三个信息加工环节进行了建模,并建立了指挥决策信息加工流程。结合应用情况,对指挥决策信息加工一般过程模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心理学博弈理论的互惠行为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俊  王翊 《系统工程》2013,(5):79-84
互惠行为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一种基本的行为方式,它不同于主流经济学中"理性人"的行为方式,并对社会经济活动和制度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的工作是根据互惠行为的特征,给出了反映互惠行为程度的互惠函数,并在"心理学"博弈理论的分析框架下提出了互惠均衡的概念,由此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互惠均衡的一些性质和应用模型结果解释互动中的一些行为现象。最后,将互惠博弈模型应用于劳动经济学中的雇佣关系分析,解释阿克洛夫把雇用关系理解为"礼物交换"的观点。本文所探讨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进一步丰富了经济学行为理论,并有着一定的理论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一个虚拟主体认知框架,然后探讨了动机模型、个性模型、情绪模型、以及行为模型.动机模型是基于马斯洛理论建立的.考虑了个性对情绪的影响.情绪模型考虑了OCC模型中的六种情绪.使用模糊推理系统,情绪转变机制、以及情绪衰减机制来计算情绪强度.最后给出了行为选择方法和情绪行为表现方法.通过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情绪模型是合理的,它可以使虚拟主体表现更加让人信服且更有趣.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个仿真系统中,概念建模是首要的也是最关键的环节。针对EATI(实体、行动、任务、交互)和EBI(实体、行为、交互)概念建模框架在社会域概念描述方面的不足,为体现大规模社会民众群体行为的涌现性特征,将实体和行为有机结合起来用主体Agent进行描述,并采用复杂网络的有关研究成果建立Agent之间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突出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用智能环境的思想来简化行为描述的复杂度,提出了大规模社会群体行为建模的Agent、社会关系网络、智能环境(Agent Relation Environment:ARE)概念建模框架,给出了该框架所涉及的一系列概念的定义,并对框架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释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建立人类群体的行为模型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采用动漫游戏,探索了一种面向有限空间中人类对抗行为的仿真方法。首先,建立了一个三维虚拟场景和虚拟角色,虚拟角色包含生理参数、心理参数和社会参数。其次,提出了一种情绪决策模型,主要考虑了恐惧和愤怒两种情绪,给出了情绪影响公式。最后,实现了一个三维对抗行为演示原型,通过改变对抗群体的参数,初步发现了一些对抗规律。  相似文献   

12.
刘琼  刘箴  卞玉龙 《系统仿真学报》2011,23(10):2151-2155
情绪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情绪仿真已经成为许多领域中令人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为了使计算机具有情绪表达能力,应该将人类情绪运用合适的数学模型描述出来。选择功度游戏中的追逐行为作为仿真对象。结合人体生物学原理和环境心理学理论.提出了追逐行为的情绪仿真模型,将博彝思想引入纠追逐行模拟中,仿真原型系统显示本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虚拟角色的追逐行为。  相似文献   

13.
行为仿真是虚拟现实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追逐是动物和人类最常见的行为,建立追逐行为模型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分析了一种包含追逐者和逃跑者的追逐行为,引入人的生理参数和情绪参数,建立了情绪、体力和速度之间的计算公式。根据非合作动态博弈原理建立了行为决策模型,我们在计算上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模型能较好模拟生命体追逐行为的一些生理特征和心理特性。  相似文献   

14.
驾驶员状态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驾驶行为研究对新型车辆研发和提高交通系统智能性、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建模与仿真技术是驾驶行为研究的主要方法。为提高驾驶行为建模与仿真的可信度,根据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驾驶员状态的驾驶行为模型。选择的驾驶员状态变量包括:视觉特性、注意力、疲劳程度、决策效率、风险态度和操纵时延。在驾驶行为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驾驶员状态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根据已有的驾驶模拟器操纵数据和驾驶员生理心理数据,使用BP神经网络标定驾驶员状态模型中的参数,建立了驾驶员状态模型。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驾驶员状态模型的可信性,使驾驶行为模型的输出更加真实。  相似文献   

15.
刘箴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10):2865-2869
数字娱乐的本质是创造用户的情绪体验,构造具有情绪表现力的虚拟人是数字娱乐领域的关键目标。虚拟人是完全由计算机系统生成的三维图形实体,他们能够在虚拟世界中模拟真人的各种特征。讨论了数字娱乐领域对虚拟人情绪表现模拟的需求,概括了国际上虚拟人情绪模型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虚拟人情绪表现模型研究的一些新方向。可以将虚拟人视为一个智能主体,将虚拟人的情绪表现模型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为了充分地描述情绪决策过程中信息的不确定性,应采用软计算方法,建立虚拟人情绪表现模型。  相似文献   

16.
刘箴  黄鹏 《系统仿真学报》2012,24(9):1950-1953
人行桥是人员密集场所,在突发事件下,容易导致人群拥挤踩踏。目前的人群仿真技术对恐慌情绪考虑不充分,不能全面描述人群行为。在综述人群行为仿真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个体的结构和假设,给出了人群在恐慌情绪作用下个体的行为描述,构建一种恐慌情绪感染模型,在计算机上编制了演示系统,从而验证本文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陈超  周东祥  李群  王维平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0):2300-2303
仿真模型的有效性评估一直是建模与仿真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工程大系统的仿真模型集成过程中,由于传统仿真模型的验证方法受到建模方法和建模语言的多样性以及模型重用语境变化的影响,使工程总体难以确定导致系统行为产生偏差的模型单元。从测试的角度以SMP2(仿真模型可移植性规范)为基础提出层次化语境驱动的仿真模型测试方法论,从测试框架的描述机制、测试框架的分解机制以及面向测试的仿真模型验证方法等三个方面讨论方法论的具体内容,为基于SMP2的仿真模型提出可测试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基于Agent的作战仿真中,描述作战实体的Agent的行为异常复杂,采用传统的面向事件例程的仿真策略,会使Agent仿真模型的描述和执行缺乏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不利于降低建模仿真的复杂度。提出采用进程交互法作为基于Agent的作战仿真的基本仿真策略,将Agent在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内的行为描述为不同的进程,降低各域内行为描述的耦合性,增强Agent行为模型的可扩展性,并通过进程交互仿真的控制方法约束各行为进程的启动、挂起、继续运行和终止,无需模型开发人员管理Agent行为进程的调度。这种方法使Agent行为描述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有效降低了Agent行为描述和仿真调度的复杂度。通过一个应用实例,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现有领导-创新文献没能很好地揭示组织中创新涌现的内在动力机制. 本文提出在既定规则约束下员工(或团队)之间的充分互动是组织创新涌现的内在动力来源,据此领导者可通过调整互动规则和改善互动环境来间接影响知识型员工间的互动行为,从而提升组织的创新绩效,表现为组织作为一个整体能够不断创新自身的现有行为模式,从而动态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通过采用多主体建模的计算机仿真方法,验证了“基于CAS理论的领导行为“与员工互动和组织创新绩效正相关. 本文提出的“基于CAS理论的领导行为“概念以及相关的仿真建模技术,为现有领导-组织创新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研究结果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的领导者提高组织创新绩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