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鸦片战争时期经世派诗人在“经世”、“务实”思想的指导下,在诗篇里阐述了当世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消除烟灾,抗击侵略,救危图强。他们才无所用,报国无门,感到极度压抑郁闷,经世之诗从呼天吁地转向谴责讽刺,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同古典诗歌相比,他们诗歌叙论成份增多,抒情成份在减少。他们关注的是救国扶危之术,而不是诗歌的审美特性,使得部分诗歌缺少精细的打磨,缺乏应有艺术锤炼。  相似文献   

2.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亮点之一,而南宋词人的爱国悲歌又是宋词的一个闪光点。当时,有近百位词人创作出四百六、七十首作品。这些作品描述了金兵元军南侵造成的巨大破坏,并谴责其野蛮罪行;同时又写出南宋人民抗敌北伐,收复中原的报国壮志,并呼唤再造中兴大业。这些作品还叙写了南宋人民怀念“中州盛日”,系心神州大地,抒发报国无路的悲愤,并且反对和议,斥责奸佞,鼓吹重用有真才实学的各类人材。他们忧国忧民,丹心不改。并试图探讨南宋衰亡的历史教训。它们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内容广泛,思想深刻,为唐五代、北宋词所罕见。对后世爱国者有巨大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3.
曾晓英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B12):199-200
词中的辛弃疾与诗中的陆游,同是南宋爱国主义诗歌的两面旗帜,共同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代表了南宋爱国主义的最高成就。辛词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爱国精神和突出的艺术风格,在宋词乃至整个词史上都占有最崇高的地位,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南宋以后,民族矛盾的尖锐,而中原地区委之于异民族.许多人被逐成为流亡之身的现实,唤醒了人们胸中悲愤之情与民族意识.从宋金抗争到元蒙灭宋,爱国歌声始终回荡词坛.向子諲、岳飞、张孝祥、辛弃疾、陈亮、刘过、刘克庄、吴潜、刘辰翁、文天祥等,如连峰叠嶂,峥嵘绵亘.词作抒写抗金复国的宏愿,以及壮志被抑的悲愤,对苟安投降的批判.体现出一种高度的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5.
赵善括是南宋颇负盛名的士大夫与文学家。其一生仕途坎坷,宦游经历丰富,交游酬唱之作尤为丰富,但目前学界对其诗歌创作的研究较少。因此,对赵善括的生平概况、研究现状,其交游诗的体裁、内容与艺术特色进行研究,有助于丰富对赵善括文学创作的认识,以期为发掘江西文化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英国诗歌的历史其实是阴阳两性诗歌的减幅振荡出现,在这一历史长河中关于四月的描绘丰富多彩。本文运用原型隐喻研究和意象的理论,分析不同时期四月所隐含的不同象征含义。  相似文献   

7.
叶芝的《当你老了》一诗有以下几个艺术特色:婉转的手法,诗人以极其质朴的语言和婉转的表现手法真实地再现了自己对爱情的不懈追求。想象力,诗人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将梦幻与现实并置在一起。对比的笔法,诗人以此有力地表现出自己对毛德.岗的真挚情歌。诗的格调比较低沉,流露出诗人的淡淡愁绪。  相似文献   

8.
词中的辛弃疾与诗中的陆游,同是南宋爱国主义诗歌的两面旗帜,共同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代表 了南宋爱国主义的最高成就。辛词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爱国精神和突出的艺术风格,在宋词乃至整个词史上都占 有最崇高的地位,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1898年到1913年间,康有为以一个中国政治流亡的身份,浪迹天涯,行程60万里,游遍4洲凡3l国,实为中国有史以来出游时间最长、行经地域最广的旅行家。康氏旅游所至,多有诗作。欧洲为康有为早年心仪已久之地,其中某些国家曾被他视为维新变法的楷模,所以欧游诗更能反映康氏的思想情趣。  相似文献   

10.
南宋贬谪岭南的诗人们,身处远离文明中心的“蛮荒之地”,身心产生了不同以往的思想与情感。体现在此一时期的岭南贬谪诗歌创作中,即是从他者、边缘和多元三个维度入手,表达其心灵超越之人生体验、率真明快的美学风格和痛与忘的灵魂撕扯等内涵,抒写着这些贬谪诗人对历史真实与岭南想象的感悟与体会。  相似文献   

11.
南宋乾道元年(1165)王十朋知夔州,勤政爱民,兴利除弊,深受民众爱戴。在夔期间作诗315首,表现了他对夔州的深厚情感,讴歌了夔州的山川人文,反映了他治理夔州的一系列德政;表达了对诸葛亮、杜甫等历史文化名人的仰慕之情,以及通过歌咏夔州"十贤"以建构本土诗教文化体系的愿景。王十朋不仅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丰富了夔州诗的内涵,还充分调动地方行政资源,弘扬夔州诗传统,巩固夔州诗城地位,并将其官方意识形态化。可以说,夔州诗城的基础是由杜甫奠定的,而夔州诗城的传统文化建构和维护,王十朋则无愧第一功。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时期的工业设计,从观念到形式,从目的到手段,都产生了深刻变化。更多的受众参与,使今天的产品已经成为设计师与消费者共同合作完成的作品;中国的社会转型带来社会分层、分化的加剧,使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对产品选择差异化日趋明显,设计回应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成为一个趋势;伴随着全球范围内自然环境的恶化,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设计必须考虑重建人与环境的和谐,大力倡导可持续设计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南朝民歌对南朝文人诗有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南朝文人诗的通俗化倾向。文人大量拟作民歌,诗作中注入民歌化因素,在诗歌的主题、语言、情调上向民歌靠拢。其成因主要在于当时统治阶级的好尚、及时行乐的社会思想观念以及当时的文学观念影响。正因为如此,文学史上才出现了一种新体诗——宫体诗,且成为绝句形成的标志,推动了文学进步的潮流。  相似文献   

14.
南朝民歌缘情绮靡,它在内容题材上以描写女性爱情为主,艺术手法精致,风格清丽活泼,形式上以五、七言四句为主等特点无不影响着同时代以及后来文人诗作,主要表现在当时的文人拟作、宫体诗和随后的隋唐文人诗作。南朝民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绝句和律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由于悲剧意识的渗透,抒写悲愤之情成为南宋爱国词的主要内容。南宋爱国词人悲剧意识的产生,源于南宋朝廷一贯坚持的求和外交政策所导致的国家、个人的悲剧命运;同时,悲剧意识也是中国封建时代士人阶层的长期心理积淀所形成。  相似文献   

16.
王宣的诗文紧扣时代脉博,贴近人民生活,充满着真情与道义;深刻地理性思考,哲理性寓于字里行间;高擎信仰的大旗,净化人类的心灵,提升人类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论是在 2 0世纪 80年代末 ,对有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进行探索的另一项理论成果。这一研究形成了关于中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过程的基本判断 ,构成了新型现代化理论的基础。根据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加速期特点的分析 ,提出了“社会转型度”和“社会转型势”两个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8.
茶与文人有着不解之缘。宋代文人饮茶成风,并于宴饮赠和之间创作了相当数量的茶诗,这些茶诗同其他诗文一样或明或暗地反映了宋代的世风、士风和文风。一些有代表性的咏茶诗对宋代文人的生存状态、思想倾向、艺术特点等方面都有较深刻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侯洁  袁宝 《科技资讯》2011,(28):231-232
通过对南宋和清朝词人作品的分析,本文重点阐述词在演进过程中与世变的密切关系,说明本来是艳曲小令的歌词是怎样发展成为能够抒发作者博大情怀的古典韵文。  相似文献   

20.
在南宋末年,爱国诗人文天祥以独特的方式接受学习杜诗.一是学习杜诗的沉郁顿挫风格;二是仿杜诗的"记史"精神;三是集杜诗;最后,他还模仿杜句.在国难当头,生死存亡的关头.杜甫的忠义爱国精神进入文天祥的精神视野,成为他的学习榜样.南宋的灭亡,成就了文天祥在诗史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