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辩证法观念对当代小说语境做动态考察,寻求在同一交际界域,语境各因素间不平衡,语境因素间现颠覆状态,却具有美学价值的修辞现象。语境差的审美经历了从表层颠覆到深层重建的过程。语境颠覆是语境差的语言外显标志,通过对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的颠覆制造不平衡。处于颠覆状态下的语境因素因其他语境的调谐而获得平衡,颠覆的语境被重新建构,从而实现了语境差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2.
在回顾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沉默语用观,提出了一般性沉默和描写性沉默的概念,强调了以下观点:1)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描写性沉默能使信息量得到膨胀;2)描写性沉默既是一种语用原则又是一种动态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及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在文学创作中具有至上的地位,是作家进行创作时须信从和服膺的原则和方法,这导致了主体意识的彻底丧失或严重异化。20世纪60年代初,汪曾祺对这样的创作局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停止了小说创作。20世纪70年代末,汪曾祺对当代小说创作进行了反思,带来了独具审美品质的诗意文本,消解了僵硬的当代小说创作模式,对新时期的小说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敌进我进"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游击战争中曾被广泛运用,并大显神威。一般认为,这一思想由刘伯承在抗日战争时期最早提出的。笔者经考证,认为"敌进我进"最早的提出者是粟裕。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学的意境理论从思考"境"与"象"到探讨"情"与"景",经历了一个自发的却内在地合乎逻辑的历史发展过程,审视这一发展过程对于我们把握意境理论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6.
诗言志与诗缘情是中国古代关于诗歌本质和功能的两个命题,它们的转变有一个很复杂的历程。曹丕的创作实践及其文论就是其中一个异常重要的阶段,曹丕是诗言志说向诗缘情说发展的先导。  相似文献   

7.
索尔仁尼琴是细节描写大师,他的成名作《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中的经典细节描写比比皆是,其中尤以"吃"的细节描写最为惊心动魄,堪称全书的"文眼"。着重考察了作品中"吃"的各种细节描写手法,并分析"吃"的细节描写在作品的情节结构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中不仅塑造了各具特色、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而且还留下了一座凝固的艺术形象——大观园。其中“潇湘馆”、“蘅芜院”、“怡红院”、“稻香村”、“秋爽斋”等无一不体现着多样统一的形式美,组成了一幅气韵生动的建筑图画。这些建筑的环境描写与人物的性格、情感及其命运的遭际、结局紧紧地统一融合在一起。尤其是对潇湘馆的描写,与主人公命运的发展达到了高度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9.
分析《孟子·告子章句上》章六之“情”字含义,比较了历代各家对这一“情”字的以下三种理解:1)作“情感”解;2)作“实”解;3)作“性”解。重点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最后指出,相较于“情”作“情感”解,“情”作“实”解和作“性”解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中不仅塑造了各具特色、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而且还留下了一座凝固的艺术形象———大观园。其中“潇湘馆“、“蘅芜院“、“怡红院“、“稻香村“、“秋爽斋“等无一不体现着多样统一的形式美,组成了一幅气韵生动的建筑图画。这些建筑的环境描写与人物的性格、情感及其命运的遭际、结局紧紧地统一融合在一起。尤其是对潇湘馆的描写,与主人公命运的发展达到了高度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1.
张庆红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2):213-213,212
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近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训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的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施能力,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作品中的酒词是一朵艺术奇葩,词与酒的夙缘使其在精神世界里畅快地遨游。酒词印证的是她生命的痕迹,无论是感时伤怀、离别相思,还是孤寂悲苦、国恨家仇,流泻的都是她一腔的愁情,展现的是女性孤独的心灵之旅,呈现的是美丽而真实的女性的生命之重。李清照将悲与愁融注于酒中,奏响了人生绝唱。  相似文献   

13.
言志与缘情是中国古典文艺本质的双重规定.金庸武侠小说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借武侠刻画人生.以人性人情融合凸显作品生命意识,处处折射出中国古典文学言志与缘情的哲理思想,从而使他的武侠小说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内涵与底蕴.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方不同的历史背景、哲学基础和思想方法导致了文化观念上的根本差异.主要表现为一为重守,一为重进.在当前历史条件下,中西方文化加强互补,对于加速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莉 《高等职业教育》2001,10(2):16-17,11
本文阐述了在高校,运用“情”与“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以理遣情”是士人常用的一种排遣痛苦的方法。自西汉的贾谊之后,很少有人在创作中充分体现。苏东坡特别善于“以理遣情”,并多次将此心灵历程完整地记录下来。他在苦闷不堪的时候,都是用“以理遣情”的方法获得精神解脱的。其诗、词、文各体都具有超脱旷达的风格,此种风格形成的根本原因正在于他善于“以理遣情”。  相似文献   

17.
庄子的形上思辨和精神境界深深影响《红楼梦》的章法运思。其"道通为一"的齐物论和"同德天放"的不齐论渗入《红楼梦》的"好即了"的破立辩证中,体现"情情"视阈下的齐物思想:《红楼梦》在破除对尘世是非美丑偏执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呈立出"情情"的境界,它既是形上的玄冥,也是形下的诗意与悲情,在境界形上学上体现庄子"浑沌""无无""无用"的思想。从"情情"的宇宙视角来管窥庄子的齐物论思想,为我们研究《红楼梦》的庄子观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阈。  相似文献   

18.
从"情情"的宇宙视角来管窥庄子的齐物论思想,从一个新的视域深入探讨《红楼梦》的庄子观。认为庄子的形上思辨和精神境界深深影响《红楼梦》的章法运思。其"道通为一"的齐物论和"同德天放"的不齐论渗入《红楼梦》的"好即了"的破立辩证中,体现了"情情"视阈下的齐物思想:《红楼梦》在破除对尘世是非美丑偏执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呈立出"情情"的境界,它既是形上的玄冥,也是形下的诗意与悲情,在境界形上学上体现庄子"浑沌""无无""无用"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杭州市萧山区金城路东伸下穿铁路立交桥工程施工实际,采用旋喷桩作为顶进施工的线路防护和地基处理,并在施工前进行了旋喷桩的试验,利用ANSYS有限元分别计算出加固前框架桥需求地基承载力和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了高压旋喷桩在顶进框架桥中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基于RCS序列估计进动周期出现加倍误判的问题,首先分析弹道中段进动目标RCS序列的统计特性及其周期性特点,然后通过理论分析指出以周期长度采样的样本集合之间必然具有相似性的假设是传统AMDF函数产生加倍误判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分析并证明了当序列长度不等于周期的整数倍时,CAMDF函数具有克服加倍误判问题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AMDF的进动周期估计方法。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克服周期估计中的加倍误判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