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封市职教园区建设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宏大背景下,开封市也将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在开封市新区打造开封职教园区的宏伟目标。在职教园区建设中,应创新办学体制,增强品牌意识,促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建立职教园区新型管理体制;建立职教园区与工业园区对接的机制;创新筹资机制,探索职教园区多元化投资融资体制。总之,要结合开封经济社会自身特点,创新职教园区建设模式,打造开封市职业教育品牌,为开封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吕艺 《科技资讯》2012,(27):184-184,18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因此,如何又快又好地发展职业教育是近些年来教育工作者们不断探讨的课题,本文从职业教育谈起,从教学资源共享入手,讨论天津海河职教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王敏 《科技信息》2010,(32):87-88
现代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首要和根本的要素,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如何选择人才为企业工作,已经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决定因素。企业人才需求与职教人才培养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必须更新职教观念,树立新的职教思想,培养出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随着两岸开放政策的不断放宽,两岸职业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已是大势所趋。加强闽台职业教育合作,能增进彼此友谊、促进文化融合、加强交流互动、吸收职教经验,有利于实现双方互补共赢、维系两岸同胞亲情、遏制文化台独蔓延、引进台湾高端人才。在分析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对两岸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校际交流关系愈加密切、校企合作工作不断推进等发展现状,提出深化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对策建议,即引导社会观念、强化政府作用、提升自身实力、加强平台建设、创新合作模式、开展师资互派,由此构筑闽台职教交流的长效机制和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5.
创意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已逐渐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它是实现经济发展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建设低碳性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希望。白马湖生态创意园区作为杭州创意园区的转型之作,将生态和创意有机结合,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白马湖模式"。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构建了白马湖产业生态链并且分析了目前白马湖当地居民与入驻企业和谐共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黄智科  杨馨 《科技资讯》2011,(24):233-234
目前,建设职教集团已成为助推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建设职教集团过程中,存在着认识模糊、管理无序、缺乏机制约束等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新型管理体制、实现职教集团与产业集聚区的无缝对接、重点项目带动、多元投资、多元办学等方式来创新职教集团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7.
校企联合型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功能包括信息汇聚、人才互补、科技研发、资源整合等,目前办学存在着没有充分认识到职教集团化办学的重要意义、政府的政策引导与支持力度不够、职教集团组建模式过于松散、行业企业参与职教集团的积极性程度不高、职教集团的体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需要通过加大扶持力度、明确建设思路、优化成员结构、加强集团建设、健全运行机制、促进服务能力建设、提升信息平台建设等措施加快推进校企联合型职教集团化办学.  相似文献   

8.
根据宁波市21世纪初社会经济发展的构想及规划蓝图,2020年将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的水平,人均国民产值(GDP)将达到11000美元。宁波市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外向型经济和引进开发高新技术,发展电子信息业,为此迫切要求加快实施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该工程的方略是重点扶持、建设一批与宁波经济和产业特点相适应的现代骨干专业,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逐步形成面向21世纪的宁波职教现代化专业体系。  相似文献   

9.
戚淮兵  肖顺文 《科技资讯》2012,(14):186-187
在多年电子技术教育本科专业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套满足当前电子信息类职教师资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即":职业+技能"两面并重、"课内+课外"二环节紧密相结合、"基础+综合+创新"三层次有机衔接的"223"立体型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践表明该体系能很好的满足电子类职教师资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职教理论的指导下,不仅高职教育的理念发生了极大地改变,而且教师角色也随之带来新的转变。通过分析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理念、"双师型"教师这三个因素对高职教师角色的影响,指出高职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素质的训导者、知识转化者、社会服务者、研究者和"双师型"教师的努力者。高职教师要完成从传统角色到新角色的转变,除自身努力外,也需要一定制度和外部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11.
肖新立 《科技信息》2010,(35):I0398-I0398,I0414
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的"生命工程",是强化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手段。要体现专业建设的行业特点,达到"家长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实现"学生发展、专业发展、职教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在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以"考证"为抓手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建立校企长效沟通与激励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两型社会"建设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以"两型社会"建设现状为被解释变量,以材料利用、土地利用、经济结构、环境治理、能源结构、人口状况等为解释变量,利用长沙、株洲、湘潭、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江门等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内各城市的统计数据对"两型社会"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赵莉莉  翟勇 《科技信息》2011,(11):362-362,382
2007年12月,武汉“1+8”(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城市圈被国家批准为“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这将为中部地区提供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但是,土地作为不可替代的稀缺资源,已经成为很多地区发展的瓶颈。因此,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对促进城市圈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土化“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是二战后德国创造"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为德国二战后高速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我校借助于中德两国政府在印刷包装领域职教合作的机会,探索德式职教模式在中国的本土化之路。在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手段变革、教育评价体系革新等方面全方位展开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培养出一批批印刷包装领域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战略地位与现存管理体制的符合度存在较大落差,职教发展过程中诸多现实问题的解决,需要在法制的框架下推进管理体制的创新,将原隶属于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各类职业院校实行归口管理,从立法上保障中央与地方的联动,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可用之才.  相似文献   

16.
自然—生态—经济—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综合循环系统工程;中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科学发展"的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下,经济的增长建立在资源高消耗的基础之上,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建设资源节约,生态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法律是社会的调整器,是社会的稳定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离不开自然资源法的贯彻实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也对自然资源法提出了新的指导思想,新的立法目的,促使资源法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当前,由于职教期刊在办刊理念、管理体制、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使职教期刊的发展陷入了困境。文章分析了职教期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高职院校图书馆职教特色馆藏的含义,探讨了高职院校图书馆职教特色馆藏建设的必要性和原则,提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职教化特色馆藏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教学改革是高校长期关注的热点,职教师资培养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才能促进职教师资培养教育的健康发展。针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目标和要求,结合职教师资教育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了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计划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的原则、改革的目标、改革的内容及实施方法。力求通过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培养出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20.
覃睿  杨国一 《高等职业教育》2007,16(5):20-22,26
目前东丽区职业教育存在着规模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教育培训层次偏低、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师资结构不尽合理、教育(培训)资源配置不科学等现实问题,分析其原因,创新管理体制、整合职教资源、调整职教层次和结构、加大职教投入、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