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诉讼时效制度是传统民法的一项基本制度。诉讼时效范围的界定和中断事由的缕析是该项制度充分发挥其功能价值的基础。本文从司法实践的角度,结合学理和立法实践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诉讼时效期间具有强制性,在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8]11号司法解释实施之前,此观点仅存在于我国的民法理论界。该司法解释的出台实现了诉讼时效期间的强制性在法律制度中的运用,具有很重要的立法意义。笔者以此为视角,从当事人协议加长或缩短诉讼时效和预先抛弃时效利益两个方面出发,对民法诉讼时效期间的强制性进行分析,并对该司法解释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诉讼时效"是罗马法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概念,其客体的界定也经历了一个从诉权到实体权利的发展过程。根据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理论划分标准可以看出,将请求权作为诉讼时效的适用对象是最为合理的,而且目前也已在学界和立法界达成了共识。但是对于各种请求权的适用问题应当区别对待,具体分析。债权请求权应当纳入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除损害赔偿请求权以外,其他人身权请求权均不宜适用诉讼时效。而且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物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也是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4.
取得时效制度是传统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有利于确定诉讼时效期满物的权利归属问题,许多国家的民法典中都有取得时效的规定。我国《民法通则》仅有诉讼时效的规定,没有规定取得时效,这种现象已经不符合我国的发展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律的实践表明,在我国建立取得时效制度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探讨民法草案中的取得时效制度,对完善即将出台的我国物权立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诚实信用是民法的“帝王条款”,它的精神必然要贯穿到诉讼时效制度中。诉讼时效的基础及其本旨和诚实信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我国民事法律关于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应加以完善 ,体现诚实信用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6.
特别诉讼时效是指适用于法律指定的某些民事权利所规定的诉讼时效.民法的适用原则之一,即是"特别规定者优先",没有特别规定的才适用一般规定.特别诉讼时效虽无普通诉讼时效那种普通效力,但对某些民事权利来说,它优先于普通诉讼时效的适用,根据<民法通则>第136条的规定,诉讼时效为一年的特别诉讼时效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自《公司法》修改以来,对于股东违反出资义务是否适用诉讼时效的问题,在学界与实务界均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从学界争议出发,剖析可以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的相关理论依据,支持"适用说"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对适用诉讼时效的起算做出更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8.
首先界定一股二卖的概念并将其与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分析。之后,运用公司法理论和传统民法理论对于一股二卖中涉及的合同效力问题和股权变动效力问题分别进行解析。最后,笔者提出了一些防范一股二卖的立法建议以及救济一股二卖的司法建议,希望对实践中彻底解决该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无财产即无人格,作为民法学上对财产与人格关系的认识命题之一,在学界有很大影响,但实际上存在瑕疵。通过对财产与人格在民法学上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重新厘定二者之间的关系,基于民法哲学上"人文主义"价值理念的考量,从理论上论证无财产即无人格的不足,又结合古今中外民法立法实践,在实践上予以反驳,并试图探寻和凸显近现代民法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即摒弃物文主义,让人文主义复归。  相似文献   

10.
吴旭 《科技咨询导报》2010,(29):217-217,219
在国内对回译的研究成果中常出现回译概念模棱两可、定义狭隘的情况。本文就其原因及结果做了客观分析,通过比较广义和狭义上的回译概念,引出"回译的目的会影响对回译概念的界定,而回译概念界定趋于狭隘则会使回译研究的层面受限"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1.
空白票据,又称空白授权票据,是指票据行为人仅在票据上签名,而将票据上的其他应记载事项,全部或一部分交由他人完成的票据。而空白票据补充权是其中的核心问题。空白票据补充权是民事权利,故应从民法角度对其进行剖析。关于空白票据补充权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委任说、代理说、契约说、授权说四种。在以民法视角比较分析相关理论及支持理由之后,可知授权说最为妥当。最后,关于权利类型问题,发现在承认其为形成权,以及适用诉讼时效之间,发生了一个两难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是民法学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权利主体制度、物权制度、债权制度这三大民法理论的联结纽带,本文通过研究法律行为概念的由来、界定及其在民法中的功能,对法律行为制度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权利客体定义的分析,运用民法的基本原理,试图对知识产权客体这个概念进行界定,从而为我国更好的保护知识产权,提供良好的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14.
"意识形态"诞生于法国思想启蒙运动,特拉西对"意识形态"的概念做出了最初的界定。随后,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得到了最为革命性的阐释,从此便引发了更多学者的关注。早期"西马"及法兰克福学派对此问题展开过广阔而深入的思考,他们的相关理论贡献为"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与视角。  相似文献   

15.
肖群 《科技信息》2009,(30):I0129-I0130
何谓"儒商"?儒商的概念应如何界定?这是学术界和企业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研究儒商文化与儒商精神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对于什么是传统儒商,传统儒商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目前尚有不同看法和分歧,缺乏明确统一的界定。本文从文化与伦理相结合的层面来探讨传统儒商,试图给传统儒商概念做出一个界定。  相似文献   

16.
诚实信用原则一直为大陆法系民法的重要原则。在我国,不少学者将其谓之"帝王条款",奉为现代民法的最高指导原则。文章诚信原则外延的界定和内涵的完整理解,以及其在民法体系中定位均提出质疑,并对问题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17.
道义经济的争论在中国乡村研究中被一些学者尝试性地进行了综合,但这些综合都没有一个统领性概念。用"风险"概念来统领有关道义经济的争论,并统一前人的综合,将道义经济和理性资本主义经济看作是不同危险情境下处理风险的不同行动策略。在不同的危险情境下,农民对风险的考虑有一定偏好。  相似文献   

18.
许艳 《科技信息》2010,(12):184-185
本文首先对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双师型"教师概念界定标准的欠缺、培训政策导向和支持的缺乏、培训体系缺乏一体化构建和整合以及忽视对兼职教师的培训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然后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三点相应的对策,包括:树立有效的政策导向和支持;优化教师培训体系;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训。期望以此推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诉讼时效是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权利不受保护的法律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否已过有时成了决定当事人胜败的关键,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国产品质量法的几个重要概念进行了说明,并对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产品责任制度、抗辩、举证责任、诉讼时效和请求权期限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