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英语和汉语都广泛使用着隐喻这一修辞方法。源自中西两种化的隐喻大致有以下两种关系:对应关系和非对应关系。隐喻的含义与化传统有密切关系,从生活环境、价值观念、神话传说三个方面探讨英汉隐喻的化异同,寻求隐喻导致的跨化交际障碍之源,有利于英汉化的传播和交流以及促进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日益加快的今天,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传播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跨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融合,同时在存在着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民族文化交流单向传播的不平等格局。文化产业中近年来国产动画片的发展状况就是很好的例证,通过对国产动画片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处在跨文化传播境况下的民族文化的生存和传播状态进行审视、思考,这对于处理好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也是极为有利的。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由于人类活动和认知系统的相似性,英汉两种语言里隐喻的用法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但隐喻又是与民族文化密切相连的,每一种语言的隐喻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所以,英汉两种语言的隐喻都反映了各自的民族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4.
以往对叶芝诗歌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多集中在叶芝早年爱慕的女演员毛德·岗身上,多数人认为叶芝诗歌以歌颂该女士的美貌及表达对其求而不得的思念及伤感为主。但通过对叶芝诗歌创作中众多女性形象的细致分类、总结,可以看出叶芝诗歌中女性形象创作的多样性以及内容表达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第二代认知科学角度出发,运用体验哲学理论解析隐喻现象,并尝试在跨文化背景下验证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普遍方式,隐喻无处不大。  相似文献   

6.
以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相关报道为语料,运用隐喻架构理论,考察报道中使用的隐喻架构类型,并分析其对大别山红色文化传播产生的影响。相关报道主要运用了人体、颜色、建筑等12种隐喻架构类型,其激活的“奉献、奋斗、献身、团结、传承”等深层架构,是媒体对大别山红色文化宣传的有效尝试。报道中隐喻架构的使用可帮助受众更深入地了解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旨在为媒体与受众展开有效话语互动,增强大别山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提供话语策略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爱尔兰诗人叶芝的早期诗集《玫瑰》之中,诗人采取了多种不同的诗歌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诗歌中“赋”的手法的运用,二是哲理意味在诗歌中的传达,三是通过直白质朴的诗歌语言达到独特的诗歌效果。多种手法的并列使用既造成了叶芝诗歌纷繁多变、关不胜收的奇丽景致,又为我们理解叶芝后来不同时期诗歌创作风格的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马静文 《科技信息》2007,(31):238-238,246
隐喻不但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现象。文化教学是要培养学生目标语思维的能力。隐喻与文化是不可分的,隐喻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所有的经验都在文化中呈现,我们在其中体验这个世界。因此作者认为可以结合隐喻与文化教学,引导学生用英语原则去思考学习并掌握这门语言。  相似文献   

9.
隐喻是构成诗歌的最为重要的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认知方式。虽然隐喻研究从修辞到认知的转向揭示了规约性隐喻的认知功能,但是诗歌中新鲜隐喻的产生与存在于人们认知体系中的概念隐喻是有区别的,因此在诗歌解读时应当区别概念隐喻和新鲜隐喻所发挥的不同的诗性功能。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隐喻修辞仅仅强调语句的修辞作用,忽略了其文化认知内涵。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隐喻的起源和发展与人类的认知是密切联系的,人类活动中语言的使用不仅是符号特征的表现,更重要的是文化因素的具体反应。认知隐喻修辞的研究是揭开这种关系的最好佐证。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隐喻修辞仅仅强调语句的修辞作用,忽略了其文化认知内涵。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隐喻的起源和发展与人类的认知是密切联系的,人类活动中语言的使用不仅是符号特征的表现,更重要的是文化因素的具体反应。认知隐喻修辞的研究是揭开这种关系的最好佐证。  相似文献   

12.
成语的产生本质上也是一种化现象。它承载着民族化特色和化信息,包括民族化心理的信息。通过汉英成语看中西民族化心理的主要特征,并在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论述在跨化交际中成语与民族化心理的价值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隐喻是英汉语言中共有的修辞手段,也是人类认知的工具。同时,由于两个民族拥有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就使得英汉隐喻在共性基础上又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本文旨在揭示英汉隐喻在文化认知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爱尔兰诗人,叶芝一生关注爱尔兰民族命运,但是其诗歌中爱尔兰主题并非一成不变:诗人早年时热衷于民族主义,诗歌创作题材汲取了爱尔兰传统神话与民间传说,勾画出理想的爱尔兰蓝图;到中晚期时由于政局变化和诗人本人的心态逐渐成熟,叶芝对爱尔兰社会和历史进行了深刻思索,其诗歌中对爱尔兰的态度由狭隘走向成熟,他扎根于本土文化,却跳出狭隘民族主义的语境,使其文学创作成为世界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李艳丽  王丽丽 《科技信息》2013,(13):224-224,228
本文从文化认知角度探讨了隐喻,首先介绍了英汉两种语言体系中隐喻的文化重合和文化特有现象,接着研究了这些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指出英语学习者只有将英语文化结合到英语语言学习中,才能真正掌握英语中的隐喻。  相似文献   

16.
民族影像与跨文化传播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像是一个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影像承载着各自不同的文化。中国影像怎样参与全球化下的跨文化传播?发展民族影像是中国影像立足于世界影像之林的解决办法。中国要拍出真正叫好又叫座具有历史震撼性的影像,必须立足于民族的土壤,探讨其人类共通的主题,使其具有真正人类文化学的意义。具有人类学意义的民族影像在跨文化传播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让民族影像承载的民族文化拯救后现代文化语境下人们精神的失语与心灵的空白和茫然。  相似文献   

17.
周霞  郭金秀 《科技资讯》2010,(4):220-220
本文从隐喻文化认知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揭示了英汉隐喻文化认知的异同,对促进学生的外语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广义的隐喻摆脱了单纯修辞格的含义,是人类认知的方法。而认知的过程是思维,结果是文化。所以隐喻在人类大脑机能、思维认识客体的客观性以及社会交流中存在文化共核的内容,但更多的是由于地域、生产、哲学、宗教、审美、习俗、典故和时代等因素而造成的文化差异。正确理解这些差异,是理解隐喻和使用隐喻的前提,对人类认知的扩展和交流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了解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文化异同,有助于揭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我们对东西方隐喻文化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