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时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成长中的青少年,需要连续的历程体验和情感培育。只有经过完整童年与青少年的情感体验,才能安全地进入成人世界。品德作为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体验生成的。把道德学习的路径规定为人与世界的体验关系,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体验学习是青少年成长的基础,当下是一个注重体验的时代,道德教育倡导体验学习,就是让青少年要有机会体验,学会深度体验,促进道德生成。只有当道德知识通过体验而发生变化时,道德学习才有可能促进道德的生成与发展,也只有将道德学习的内容转化为主动体验的过程,道德学习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2.
余军 《科技信息》2010,(16):288-288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基于《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特点,我们的教学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  相似文献   

3.
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在于发现、鼓励、促进学生的道德学习。课程道德学习的课内与课外不仅缺一不可,而且需要深度整合,课内和课外必须有机地融合起来。德性的养成既要由外而内,也要由内而外;既是内外互化的开放式过程,又是体验、移情、理解、对话和反思诸环节相统一的过程。注重道德体验教育,寻找课外体验路径,纵向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横向融合统一在教学活动之中,将内外互化诸环节融合起来,是增强道德学习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生物实验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法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学习活动.本文研究了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三种教学模式,这些模式对培养学生能力,形成良好科学素养提供了便于操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法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学习活动.本文研究了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三种教学模式,这些模式对培养学生能力,形成良好科学素养提供了便于操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道德教育个体适应性在本质上是一个如何提高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问题,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青少年道德教育必须遵循青少年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必须适应青少年生理心理及其道德品德发展的特点;必须通过教育引导,培养青少年的道德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传统价值观发生剧烈嬗变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做好高校当前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自觉自愿的道德意识 ,把道德教育和审美相结合 ,使学生品德修养在审美的基础上逐步成为自觉意识是实现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孙大志 《科技咨询导报》2011,(5):152-152,154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模式的典型特征,也是我国传统道德规范性基础和要求.当代青年在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背景下形成怎样的道德人格,它既是确立健康人性道德的根本标志,也是道德教育、品德养成和建成道德社会的保证.在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多元多变,个别人身上出现耻感淡化、道德失范的情况下.深刻认识耻感文化,对于重塑青年的道德人格提高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要让地理课"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了解地理知识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更能培养学生善于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把地理课尽量设计成活动体验课,以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赏识学生、尊重学生,通过灵活多样的教法用活教材,教活学生,使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  相似文献   

10.
传统学校道德教育的强制性、灌输性压抑了学生道德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传统学校道德教育的封闭性、限制性阻碍了学生道德学习的开放性和生成性;传统学校道德教育忽视了学生道德学习的实践性和发展性.探究性道德学习则彰显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本体价值,突出了道德实践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实现了学校道德教育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构建了以自我教育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方法体系,并使学生学会了交往与合作.  相似文献   

11.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生活环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形成道德认知;注重社会现实变化,让学生在认识中激发道德情感;创设生活实践情景,让学生在体验中养成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地选择和加工,需要与其他同学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进行交流和质疑,再在彼此间作出某些调整.因此,"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对教学策略的优化和调整,使个体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产生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积极建构,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3.
庄可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1):172-172
学生品德形成具有内隐学习的特点,内隐的、下意识的学习对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探讨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并提出创建对学生品德形成有积极影响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4.
五段教学法要做到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学生能做、会做为目的,以案例的任务驱动为核心,知识内容融汇囊括在案例中,让学生在完成应用任务中体验知识的运用,同时积累经验、发现新知识.教师只起到引、辅、帮的作用,使学生成为认识知识的主动者与发现者,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以实践带动理论知识的学习,带动相关知识学科课程的巩固与加强,促使通过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其理论核心是: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个以其已有知识和经验(原有观念)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自主学习设计是整个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它的实施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构建过程也是知识网络形成的过程,即教师的自主学习设计策略的实施是对知识网络形成的外部影响,而学生自主学习设计是知识内化的必然结果,因此要特别重视发挥教师的组织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6.
儿童道德教育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儿童品德的活动过程,它致力于对儿童品德及人格素质的培养。家庭场域在儿童由自然人转变为道德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孝亲教育、礼让教育、诚信教育、勤俭教育是我国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充分发挥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功能,促进儿童道德认知、道德行为、道德品格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课件授课获益匪浅,教师尽可能的将教学内容有机的融合在动画和音乐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诱人的语言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形成稳定的学习心境,用饱满的精神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这必然会激发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18.
胡晓燕 《科技资讯》2010,(1):180-180
学习是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传统的品德教育过重于说教,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没有时间去感悟、内化道德观念。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儿童品德的形成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所以德育教学中必须强化体验,才会"有利于儿童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9.
姚春花 《科技信息》2012,(7):501-501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者、参与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何研究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个人自我发展的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参与式的活动教学”就是教师重在参与“导”,学生重在参与“学” “政治课参与式的活动教学法”注重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过程及学习的方法,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中,理解知识,促进思维,提高能力;在长期的潜移默化、逐步内化中形成一整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行之有效的独特的思维形式,从而终身受益.思想品德课参与式的活动教学,师生参与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