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2 毫秒
1.
一种四膜虫线粒体DNA提取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四膜虫线粒体DNA(mtDNA)对碱稳定这一特性,建立了一种更为简便的,能直接提取四膜虫线粒体DNA的方法。该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游离细胞材料mtD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2.
从微量血中快速制备线粒体DNA片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并鉴定用于从微量血中快速制备线粒体DNA片段的技术 .方法 采用微量血样品 ,改进提取线粒体DNA的方法 ;以不同的方法提取的血DNA为模板 ,同时扩增nDNA上的基因片段和mtDNA上的基因片段 ,PCR相对定量分析比较各种方法提取的mtDNA片段的纯度 ;结果 用华美公司生产的ReadyPCR(tm)微量全血DNA纯化系统和作者的方法都得到了mtDNA ,而用作者的方法获得的mtDNA的纯度较高 ;结论 由于线粒体DNA与核DNA存在有同源片段 ,ReadyPCR(tm)微量全血DNA纯化系统和常规酶解法提取DNA不适合用于对mtDNA的鉴定 ,作者的方法简便快捷地排除了核DNA的污染 ,非常适合于对mtDNA进行PCR分析 .  相似文献   

3.
用碱变性法和核酸酶消化法从黑斑蛙的肝脏和肌肉中提取和纯化线粒体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及OD值测定显示,所得黑斑蛙线粒体DNA的结构完整,并避免了核DNA、线粒体RNA、蛋白质、有机溶剂等的污染.结果表明:黑斑蛙mtDNA的分子量大小约为17.167kb.其得率和纯度均能满足mtDNA的各种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肉类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提取方法,对8种生肉中貂源性成分进行检测,建立生肉中貂源性成分PCR检测方法.方法 应用改良SDS碱变性法和盐析法提取肉类mtDNA,设计貂肉细胞色素b(cytochromeb, cytb)特异性引物,应用PCR对8种生肉中貂源性成分进行鉴别.结果 两种方法提取肉类mtDNA的浓度和纯度均能保证PCR要求,改良SDS碱变性法提取的貂DNA样品纯度和产率较高;貂引物可以从8种生肉中鉴别出貂源性成分;经过多次重复试验证明了貂肉引物的特异性.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为肉制品质量监控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动物mtDNA的研究及在鱼类生态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动物线粒体的主要特征、动物线粒体DNA(mtDNA)的结构特点、多态和进化;以及线粒体DNA多态研究方法,最后介绍了动物mtDNA的多态性在研究鱼类群体遗传结构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开展高原鳅属(Triplophysa)鱼类的分类鉴定、系统进化等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了37种高原鳅属鱼类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及系统发育信息.通过Clustal X对线粒体DNA(mtDNA)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对比,然后用MEGA7分析mtDNA的序列差异,并用邻接法生成系统进化树.结果发现:(1)高原鳅...  相似文献   

7.
利用mtDNA多态性进行种类鉴定是一种分子生物学常用方法,从DNA水平对白蚁进行物种鉴别并探讨物种的进化,其必要前提是提取到一定数量和质量的mtDNA.在分离得到线粒体后,分别采用CTAB、SDS2种方法提取mtDNA.紫外分光光度计检~I]DNA纯度及浓度,用mtDNA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试验证明2种方法均能成功提取白蚁的mtDNA,SDS法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旨在建立一种从牦牛乳中快速提取总DNA并扩增线粒体基因的方法.实验以20头麦洼牦牛的乳为试验材料,用Chelex-100方法提取总DNA,扩增线粒体DNA(mtDNA)的D-loop区和细胞色素b基因(Cytb).结果显示,Chelex-100法能利用20μL全乳或脱脂乳快速制备总DNA,用于mtDNA的D-loop区和Cytb基因的PCR扩增,条带清晰并能直接测序.该方法的PCR扩增一般需要45个循环,扩增效果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且全乳优于脱脂乳,半奶牦牛乳优于全奶牦牛乳.建立的方法既可使用全乳,也可采用脱脂乳大规模提取总DNA,并扩增线粒体基因用于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9.
线粒体是一种含有DNA其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近年来发现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AN、mtDNA )的的突变与核DNA突变一样能导致一些疾病,从而形成了遗传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动物线粒体的主要特征,动物线粒体DNA(mtDNA)的结构,哆态和进化及线粒体DNA多态研究方法,最后介绍了动物mtNDA的多态在鱼类群体遗传结构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光生物素标记参考菌株DNA比色法以DNA-DNA点杂交对类单胞菌属的分离菌株及参考菌株进行遗传学鉴定。在强日光灯下,光生物素标记DNA15min。以少量菌体法提取被测菌株的DNA,并将此DNA点种在硝酸纤维膜上;碱性磷酸酶偶联链霉抗生物素基物显色法DNA-DNA点杂交,颜色图形分析仪测定点杂交颜色强度。该方法鉴定结果与数值分类法的结果和复性率定量测定DNA-DNA同源性的结果基本相符。光生物素标记DNA比色法DNA-DNA点杂交鉴定类单胞菌是一种快速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种高效的树木总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30  
高质量的DNA是林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高浓度离液剂异硫氰酸胍(GuSCN)存在的条件下,核酸具有与硅珠(SiO2)颗粒结合、并能在较高温度下被低盐浓度溶液洗脱的特性。基于这一原理建立了一种新的树木叶片总DNA提取方法。此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经过浓度、纯度测定,以及PCR扩增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证明,从不同树木叶片中均得到了高质量的DNA样品。  相似文献   

13.
绵羊全血中DNA的微量提纯   总被引:28,自引:12,他引:28  
介绍一种快速,简便地从绵羊冰冻全血中提取高纯度,大分子量DNA,并适合边远地区实际室操作的DNA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2种三疣梭子蟹居群样线粒体C弘b和S-rRNA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探讨其遗传变异,为种质资源的管理、保存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山东潍坊和福建厦门两个不同居群的三疣梭子蟹样,提取其线粒体DNA.由Genebank获得三疣梭子蟹完整线粒体DNA序列(登陆号:NC_005037),设计扩增Cyt b和S-rRNA基因片段引物,经PCR扩增获得预期产物,纯化后测序.结果:以提取的线粒体DNA为模板扩增出特异性强的Cyt b和S-rRNA基因片段,与预期条带长度429bp和465bp吻合;2个基因片段的AT含量均高于GC含量;Cyt b基因片段有3个位点发生了突变,S-rRNA只有1个位点发生了突变;在两种居群的4个突变位点中,2个位置突变为相同的碱基,且所有突变位点均呈转换方式.结论:Cyt b基因序列比S-rRNA基因序列具有相对高的突变率;研究的2个基因片段的突变位点的碱基置换主要呈转换方式;来自2个三疣梭子蟹居群样本的线粒体S-rRNA基因的突变发生在同一位点且突变为相同碱基,表明2个居群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研究了简便高效获取毕赤酵母表达系统PCR鉴定模板DNA的提取方法,采用酶消化和物理冻熔结合的方法,提取的酵母基因组DNA直接PCR扩增检测质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酵母基因组DNA具有质量高、成本低、耗时短、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枣实蝇(Carpomya vesuviana Costa)是一种新入侵检疫性有害生物。应用PCR-RFLP技术,快速区分鉴定了枣实蝇与我国口岸截获频率较高的5种检疫性实蝇。研究表明:设计出的2对引物对6种供试实蝇线粒体DNA(mtDNA)进行PCR扩增,其扩增片断大小分别为350 bp和450 bp。PCR扩增产物用2种限制性内切酶Dra I和MseI进行酶切,根据不同的酶切位点准确区分了6种供试的实蝇。此方法可用于口岸截获实蝇的快速检疫鉴定。  相似文献   

17.
雉科四种鸟类线粒体DNAR的分子进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分析了4种雉科(Phasianidae)鸟类的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基因(D-loop)415bp基因序列。4种鸟类遗传距离在5.90%--23.67%.变异位点数为116个,大石鸡和石鸡的遗传距离为5.90%,二者分歧时间大约是290万年.斑翅山鹑与环颈雉遗传距离为21.06%,分歧时间为1000万年,山鹑属与雉属的遗传距离为21.06%,与石鸡属的遗传距离为22.41%;雉属与石鸡属的遗传距离为22.85%.三者分歧时间在1000—1150万年间,与化石材料相符.在系统树中斑翅山鹑与环颈雉属同一枝,说明1)在雉科系统发生中,雉属与山鹑属是近缘属或2)环颈雉与斑翅山鹑的分化较晚,关系密切,也与Randi得出的斑翅山鹑称为小雉的结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is unusual in its rapid rate of evolution and high level of intraspecies sequence variation. The latter is thought to be related to the strict maternal inheritance of mtDNA, which effectively isolates within a species mitochondrial gene pools that accumulate mutations and vary independently. A fundamental and as yet unexplained aspect of this process is how, in the face of somatic and germ-line mtDNA ploidy of 10(3) to 10(5) (refs 4, 5), individual variant mtDNA molecules resulting from mutational events can come to dominate the large intracellular mtDNA population so rapidly. To help answer this question, we have determined here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all or part of the D-loop region in 14 maternally related Holstein cows. Four different D-loop sequences can be distinguished in the mtDNA of these animals. One explanation is that multiple mitochondrial genotypes existed in the maternal germ line and that expansion or segregation of one of these genotypes during oogenesis or early development led to the rapid genotypic shifts ob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