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清初特定时代语境中,遗民曲家们为了传达其复杂而幽微的文化心态,往往在戏曲创作中采用虚拟"故国"意象、寓言和女性关照等书写策略。"故国"意象是政治伦理在清初遗民曲家心中的自觉内化,寓言旨在张扬他们作为遗民的个性价值,而女性关照则凸显他们"赏才"和"伤才"相交织的复杂、矛盾心态。这是清初特定时代思潮在遗民戏曲中的多层面折射,从而使其戏曲创作展现出不同于元明戏曲的独特文学风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布衣终其一生的孟浩然,在居家襄阳和徜徉山水之时,运用移情、拟人等手法,创作了大量的吟咏闲适生活的诗篇。孟浩然的咏闲诗,是他悠闲的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他在儒释道三教融合思想影响下,对恬淡、闲静、闲和的文化意境和美好心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闲情与闲业     
闲业是与正业、经纶事物相对而言的。它的内容包括琴棋书画等大批文人遣兴娱情的手段,通过对其中主要手段———诗赋文章之繁荣原因之一的描述,揭示贵族的闲情审美对文学创作、理论的推动作用,从而对文学发展的动因作出更为丰富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张氏遂闲堂和查氏水西庄创造了清代天津诗坛的两度繁荣。张氏家族与查氏家族之间关系密切,世代也以诗歌赠答的方式进行交游。张坦、张映辰、张虎拜等人分别与查日乾、查为仁、查礼、查善和、查淳等人之间交游所产生的诗歌,其中有一些流传至今。这些诗歌是两大家族世交情谊的见证,同时也丰富了天津诗坛的话题内容。  相似文献   

5.
论述"休"、"闲"二字的原初构形意图,梳理二者意义发展的线索及其与相关字词的意义联系。指出休的字形构意与表示哺乳的乳字有相似之处,人对自然物的依赖犹如小孩对母亲的依赖,是文章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6.
《汉语大词典》有"乞闲"词条,但书证太晚,释义也值得补正。经考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乞闲"一词的语用已较成熟。"乞闲"本指"请求闲处",引申有"请求辞职"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V+到”结构同“V+进”、“V+见”、“V+在”、“V+着”等相关结构的比较,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力求为语言使用者提供最佳选择,同时也对相关问题提供了方言方面的佐证。  相似文献   

8.
"乌蛮"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族史学界关于“乌蛮”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族属和源流、分布地域、社会发展状况等几个方面,文章对此作了简要的梳理,并指出存在的不足及应加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9.
两家闲戏属板腔体结构,以怀庆府方言演唱,具有高亢、奔放、委婉、缠绵等特点,地方色彩浓厚,具有唱腔的即兴性、唱词的原生性、搬演的草根性及演剧的民俗性等艺术特征,同时亦具有文化研究、审美、教育及地域民众文化认同标志等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美术史教育中,可采用“丰”字形教学法:即融最新科研成果介绍于人文基础知识讲授中,整合文字、图像与视频教学资料,将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它们犹如“丰”字笔画中的三横;贯穿“人文基础知识——艺术鉴赏力——专业技能”能力逐级提高的教学目标,又犹如“丰”字笔画中的一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